•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0
    Loading 0
    BIE别的

    武汉酒馆老板:我们停业了,但这座城市没停摆

    2020.02.19 | BY 肖途 |
    冠状病毒武汉呼叫
    光头是精酿啤酒品牌 “18 号酒馆” 的主理人,他和他的酒馆被困在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的阴影中。和一位偶然被封锁在同一座城市的朋友一起,他们打开手机的拍摄功能,开始了一场毫无目的的城市漫游。
    两人会全副武装地行进 23 公里,骑着电动车从汉口到光谷,就因为那曾是武汉人眼中的 “宇宙中心”。从他的描述中,我见到这座城市人潮褪去后的景象,一个身处险境的城市古怪、好笑、生猛的日常。以下是他的自述。

    图源于王粒丁

    “跳东湖吗”

    我叫光头,2013 年,在武汉开了一家精酿酒馆,从未停止营业过,即使大年三十那一天晚上。

    2019 年,是我们快速发展的一年,新开了两家店铺,大家铆足了劲想冲击 2020。
    今天是我们歇业的第 29 天,跟所有的餐饮行业一样,活着成为了我们 2020 年的唯一目标。
    我们在 1 月 21 关闭了第一家店,那是疫情开始爆发的头几天,腊月二十七。店里的人慢慢变少,员工人心惶惶,又临近过年,有些外地的员工被家里人催着回家。于是,我们陆续关停了其他门店和酒厂。
    原计划春节营业期间安排了员工留守武汉,因为封城也回不去,好在后厨准备了充足的食材,够好一阵子的宅居。一起留下的还有厨师,吃饭彻底不用愁了。

    西餐厨师做起中餐也不赖|图片来源 18 号酒馆

    往年这时候,很多朋友会回来,他们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在国外上学,我们的聚会能排满整个春节。今年王粒丁是 1 月 22 日来的,在武汉转车顺便找我喝酒。隔天酒醒,才看到了封城的消息。
    我和他是 18 年底在赞斯卡认识,王粒丁在那骑车,我和朋友徒步。在一家小餐馆里碰到,我说这竟然还有中国人,那个地方是争议地区连人都很少见。闲着聊天,我说我是做啤酒的。他说跳东湖吗?我说我靠。那款精酿正是我们打出名头的酒。分开前,他说哪天要来酒馆里喝一杯,没想到一来就走不了了。
    我俩颓了三四天,觉得这样不行。我本就是个在家呆不住的人,与其惶惶度日,不如去做点什么。换了辆能跑好远的电动车,我和王粒丁一起,拿起了相机拍摄一下此时此刻的武汉。 
    “来都来了”
    我发小在武汉市肺科医院的 CT 室工作,我俩想着能拍点一线医护的故事,就商量去找他聊聊。刚到医院,没说两句,发小就招呼我俩先拍个片子(肺部 CT),“来都来了。”
    结果证明我们很健康,他指着黑白 CT 图上我的肺,说它们粉嫩粉嫩的。但我和王粒丁自己的拍片却不顺利,医院的规矩,不能采访更不能录影。
    我俩骑着电动车,绕着武汉转。封城的前两天,街上好像只有两类人,不得不出来工作的人,和 “神经病”。我们在江汉路碰到一个人三次,他骑着摩拜在宽阔的马路上,一边大笑一边唱着歌。我们骑着车跟他并排,他说着方言,一点也听不懂。那种快乐和兴奋好像是人们都躲在家里了,整个城市只属于他。
    我总觉得武汉人比其他城市的人要 “大条”,也市井一些。在空的楼宇间,我们听到喇叭放出的音乐,寻过去看到一位环卫阿姨在路边跳舞。她不想我们拍到她没在干活,担心丢了饭碗。“平常春节热闹,我们都没有休息的时候,现在连出来扔垃圾的人都没有,我想闲着就锻炼一下。” 我觉得有趣,跟她解释我们只是拍着玩,她说行,我们就把车停在一边,跟环卫阿姨还有一个附近的街坊跳了一会。
    后来我们又碰到了很多环卫工人,他们出于生计仍在为城市的运作担当着协调者的角色。

    广场舞领军者 —— 光头和临时的舞搭子|图源见水印

    街上开门的大多是那些往日里生意不佳的店铺。一家老字号热干面店所在的街区被修成过江隧道后,生意差了不少。这家二十年的老店,自开业就没关过门,24 小时营业,现在也还开着。往年酒馆春节营业的时候,一帮人晚上常去吃宵夜。老板娘,我们喊她大姐,就在门口叼着烟,偶尔炸点小吃,自己吃也卖。

    王粒丁很好奇它为什么不关门。对方很 “撩撇”(武汉方言,干脆)地说:“我们这家店就没门。” 店里的工人指给王粒丁看,门口就只有一个门框。

    硬核的热干面店|图源见水印

    我们边拍边吃点。拍到烧烤店的时候,我们自己搬了几个小板凳拼成桌子坐着吃。原本疫情期间,餐饮业规定只许外带,可打包的烧烤怎么能好吃。
    隔了两三米,我们揭了口罩,洗干净手,想着赶紧吃完赶紧走。就着乌苏,在清冷的街上,恍惚间我觉得这场疫情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做好卫生的前提下就餐,拒绝人心惶惶|图源见水印

    封城后的第一个晴天,我们骑车经过江汉桥,往下望,每隔十米就有个人在晒太阳。东湖边钓鱼的老头,戴着口罩,跟左右的人隔了五米远,特别像网上说的 “北欧式排队法”。过两天再路过的时候,已经一个人都看不见了,气氛越来越紧张。

     

    “要哪样的摇滚”

     

    我一朋友是开花店的,过年前囤了好些花,封城后,被退订也没空去打理,就叫我陪她去花房看看。好多花都臭了,一进门就闻到刺鼻的气味。她把那些还好着的花包起来给我带走,现在家里摆满了鲜花,还有一些特别贵的,我醒来的时候觉得特别幸福。
    王粒丁成了我家的沙发客,他住的小区封锁之后,就搬了过来,我俩一起过日子。早几天,我们想着法子,趁着隔壁私人影院的老板来店里做卫生的时候,拜托他给我们多开了几个小时。我们悄摸地看了两场电影,《爱尔兰人》和《寄生虫》,这种感觉就像是坐牢的人吃到了炸圆子(肉丸)。在可控的范围内,我们想尽量拓宽自己的半径,或许下次有机会能找个私人理发师到家里剪个头。

    左边的是光头,他搂着的就是王粒丁|图源自 18 号酒馆

    都说餐饮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我觉得没有那么悲观。长远看,人生中的一两个月不会把人打垮,就算是半年,它也不至于把你变成什么样子,哪怕什么都没有了,你只要有能力,还能活下去,我反正没见过人被饿死的。我们的品牌属于行业里比较头部的几家,如果连我们都没有了,可能这个行业都没了,那也不是我该担心的事。保护好员工和身边的家人朋友,比起经济财富,生命才更重要。
    头几天看到一些品牌讲述生存维艰的新闻,还有老板手撕员工降薪信的视频,我挺不理解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受灾的家庭,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打肿脸充胖子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之后我们变成了更需要帮助的人时,会有人反哺我们。我一直相信这个理。
    有的外卖小哥说,他接到好多海外的订单送到医院去,我 CT 室工作的发小说,他们收到的牛奶能喝好一阵子。我想也送点东西去,但我们最多的是酒,总感觉不太像样。

    在医院门口等订单的外卖小哥|图源见水印

    我和王粒丁的片子发在酒馆的公众号上,我把这些也都写上了,就有一哥们留言说:“ 我以后再也不买你们酒了,太主流想法了,一点都不摇滚。” 我就想 “我操你妈逼”,这句话摇不摇滚。
    我还是相信这个世界是爱组成的,如果这个事情不发生在你身上的话,它只是你生命中一个故事。很多年以后,可能我只记得,我们在疫情期间拍了一部小片,跟一个朋友一块住了十几天,那段时间生意不太好,还有人们努力地守望和相助。
    武汉人喜欢叫人 “师傅”,这是一个涵盖各行各业,不论性别的称呼。疫情期间,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 捐赠 20 万物资给医护人员送饭的餐饮店老板、流转在街头的环卫工人,他们通通被称为 “师傅”。这是一句温暖的称号。我希望这个城市的名片还能 “敞亮”,它的命运不会像那些在市场蒙尘的速食热干面那样。
    每天都有一些不好的信息冲击着我们,不知道疫情何时才能出现拐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开工。拍片跟大家接触的过程中少了一些焦虑,多了一些希望。总之,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能够喝一场大的。
    点击收看光头和王粒丁拍摄的野生纪录片《武汉守城人》:
    https://v.qq.com/x/page/e3064qfzp5w.html
    光头是精酿啤酒品牌 “18 号酒馆” 的主理人,他和他的酒馆被困在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的阴影中。和一位偶然被封锁在同一座城市的朋友一起,他们打开手机的拍摄功能,开始了一场毫无目的的城市漫游。
    两人会全副武装地行进 23 公里,骑着电动车从汉口到光谷,就因为那曾是武汉人眼中的 “宇宙中心”。从他的描述中,我见到这座城市人潮褪去后的景象,一个身处险境的城市古怪、好笑、生猛的日常。以下是他的自述。

    图源于王粒丁

    “跳东湖吗”

    我叫光头,2013 年,在武汉开了一家精酿酒馆,从未停止营业过,即使大年三十那一天晚上。

    2019 年,是我们快速发展的一年,新开了两家店铺,大家铆足了劲想冲击 2020。
    今天是我们歇业的第 29 天,跟所有的餐饮行业一样,活着成为了我们 2020 年的唯一目标。
    我们在 1 月 21 关闭了第一家店,那是疫情开始爆发的头几天,腊月二十七。店里的人慢慢变少,员工人心惶惶,又临近过年,有些外地的员工被家里人催着回家。于是,我们陆续关停了其他门店和酒厂。
    原计划春节营业期间安排了员工留守武汉,因为封城也回不去,好在后厨准备了充足的食材,够好一阵子的宅居。一起留下的还有厨师,吃饭彻底不用愁了。

    西餐厨师做起中餐也不赖|图片来源 18 号酒馆

    往年这时候,很多朋友会回来,他们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在国外上学,我们的聚会能排满整个春节。今年王粒丁是 1 月 22 日来的,在武汉转车顺便找我喝酒。隔天酒醒,才看到了封城的消息。
    我和他是 18 年底在赞斯卡认识,王粒丁在那骑车,我和朋友徒步。在一家小餐馆里碰到,我说这竟然还有中国人,那个地方是争议地区连人都很少见。闲着聊天,我说我是做啤酒的。他说跳东湖吗?我说我靠。那款精酿正是我们打出名头的酒。分开前,他说哪天要来酒馆里喝一杯,没想到一来就走不了了。
    我俩颓了三四天,觉得这样不行。我本就是个在家呆不住的人,与其惶惶度日,不如去做点什么。换了辆能跑好远的电动车,我和王粒丁一起,拿起了相机拍摄一下此时此刻的武汉。 
    “来都来了”
    我发小在武汉市肺科医院的 CT 室工作,我俩想着能拍点一线医护的故事,就商量去找他聊聊。刚到医院,没说两句,发小就招呼我俩先拍个片子(肺部 CT),“来都来了。”
    结果证明我们很健康,他指着黑白 CT 图上我的肺,说它们粉嫩粉嫩的。但我和王粒丁自己的拍片却不顺利,医院的规矩,不能采访更不能录影。
    我俩骑着电动车,绕着武汉转。封城的前两天,街上好像只有两类人,不得不出来工作的人,和 “神经病”。我们在江汉路碰到一个人三次,他骑着摩拜在宽阔的马路上,一边大笑一边唱着歌。我们骑着车跟他并排,他说着方言,一点也听不懂。那种快乐和兴奋好像是人们都躲在家里了,整个城市只属于他。
    我总觉得武汉人比其他城市的人要 “大条”,也市井一些。在空的楼宇间,我们听到喇叭放出的音乐,寻过去看到一位环卫阿姨在路边跳舞。她不想我们拍到她没在干活,担心丢了饭碗。“平常春节热闹,我们都没有休息的时候,现在连出来扔垃圾的人都没有,我想闲着就锻炼一下。” 我觉得有趣,跟她解释我们只是拍着玩,她说行,我们就把车停在一边,跟环卫阿姨还有一个附近的街坊跳了一会。
    后来我们又碰到了很多环卫工人,他们出于生计仍在为城市的运作担当着协调者的角色。

    广场舞领军者 —— 光头和临时的舞搭子|图源见水印

    街上开门的大多是那些往日里生意不佳的店铺。一家老字号热干面店所在的街区被修成过江隧道后,生意差了不少。这家二十年的老店,自开业就没关过门,24 小时营业,现在也还开着。往年酒馆春节营业的时候,一帮人晚上常去吃宵夜。老板娘,我们喊她大姐,就在门口叼着烟,偶尔炸点小吃,自己吃也卖。

    王粒丁很好奇它为什么不关门。对方很 “撩撇”(武汉方言,干脆)地说:“我们这家店就没门。” 店里的工人指给王粒丁看,门口就只有一个门框。

    硬核的热干面店|图源见水印

    我们边拍边吃点。拍到烧烤店的时候,我们自己搬了几个小板凳拼成桌子坐着吃。原本疫情期间,餐饮业规定只许外带,可打包的烧烤怎么能好吃。
    隔了两三米,我们揭了口罩,洗干净手,想着赶紧吃完赶紧走。就着乌苏,在清冷的街上,恍惚间我觉得这场疫情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做好卫生的前提下就餐,拒绝人心惶惶|图源见水印

    封城后的第一个晴天,我们骑车经过江汉桥,往下望,每隔十米就有个人在晒太阳。东湖边钓鱼的老头,戴着口罩,跟左右的人隔了五米远,特别像网上说的 “北欧式排队法”。过两天再路过的时候,已经一个人都看不见了,气氛越来越紧张。

     

    “要哪样的摇滚”

     

    我一朋友是开花店的,过年前囤了好些花,封城后,被退订也没空去打理,就叫我陪她去花房看看。好多花都臭了,一进门就闻到刺鼻的气味。她把那些还好着的花包起来给我带走,现在家里摆满了鲜花,还有一些特别贵的,我醒来的时候觉得特别幸福。
    王粒丁成了我家的沙发客,他住的小区封锁之后,就搬了过来,我俩一起过日子。早几天,我们想着法子,趁着隔壁私人影院的老板来店里做卫生的时候,拜托他给我们多开了几个小时。我们悄摸地看了两场电影,《爱尔兰人》和《寄生虫》,这种感觉就像是坐牢的人吃到了炸圆子(肉丸)。在可控的范围内,我们想尽量拓宽自己的半径,或许下次有机会能找个私人理发师到家里剪个头。

    左边的是光头,他搂着的就是王粒丁|图源自 18 号酒馆

    都说餐饮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我觉得没有那么悲观。长远看,人生中的一两个月不会把人打垮,就算是半年,它也不至于把你变成什么样子,哪怕什么都没有了,你只要有能力,还能活下去,我反正没见过人被饿死的。我们的品牌属于行业里比较头部的几家,如果连我们都没有了,可能这个行业都没了,那也不是我该担心的事。保护好员工和身边的家人朋友,比起经济财富,生命才更重要。
    头几天看到一些品牌讲述生存维艰的新闻,还有老板手撕员工降薪信的视频,我挺不理解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受灾的家庭,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打肿脸充胖子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之后我们变成了更需要帮助的人时,会有人反哺我们。我一直相信这个理。
    有的外卖小哥说,他接到好多海外的订单送到医院去,我 CT 室工作的发小说,他们收到的牛奶能喝好一阵子。我想也送点东西去,但我们最多的是酒,总感觉不太像样。

    在医院门口等订单的外卖小哥|图源见水印

    我和王粒丁的片子发在酒馆的公众号上,我把这些也都写上了,就有一哥们留言说:“ 我以后再也不买你们酒了,太主流想法了,一点都不摇滚。” 我就想 “我操你妈逼”,这句话摇不摇滚。
    我还是相信这个世界是爱组成的,如果这个事情不发生在你身上的话,它只是你生命中一个故事。很多年以后,可能我只记得,我们在疫情期间拍了一部小片,跟一个朋友一块住了十几天,那段时间生意不太好,还有人们努力地守望和相助。
    武汉人喜欢叫人 “师傅”,这是一个涵盖各行各业,不论性别的称呼。疫情期间,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 捐赠 20 万物资给医护人员送饭的餐饮店老板、流转在街头的环卫工人,他们通通被称为 “师傅”。这是一句温暖的称号。我希望这个城市的名片还能 “敞亮”,它的命运不会像那些在市场蒙尘的速食热干面那样。
    每天都有一些不好的信息冲击着我们,不知道疫情何时才能出现拐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开工。拍片跟大家接触的过程中少了一些焦虑,多了一些希望。总之,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能够喝一场大的。
    点击收看光头和王粒丁拍摄的野生纪录片《武汉守城人》:
    https://v.qq.com/x/page/e3064qfzp5w.html
    2020.02.19 | BY 肖途 |
    • 编辑:Alexwood
    • 合作者:光头
    冠状病毒武汉呼叫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BIE别的
    0
    Loading 0
    别的简报|雄性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导致秃头男人更易感染 COVID-19

    别的简报|雄性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导致秃头男人更易感染 COVID-19

    冠状病毒别的简报
    BIE别的
    0
    Loading 0
    别的简报|大学生举办新冠派对的新闻毫无根据,纯属谣传

    别的简报|大学生举办新冠派对的新闻毫无根据,纯属谣传

    冠状病毒别的简报
    BIE别的
    0
    Loading 0
    另一种病毒和抗体:我在欧洲新冠重灾区意大利,目睹人们与反华种族主义对抗

    另一种病毒和抗体:我在欧洲新冠重灾区意大利,目睹人们与反华种族主义对抗

    华人意大利新冠肺炎武汉呼叫疫情种族歧视
    BIE别的
    0
    Loading 0
    我在武汉隔离区做安保,偶尔想想女儿、家乡和狱中往事

    我在武汉隔离区做安保,偶尔想想女儿、家乡和狱中往事

    武汉呼叫狱中往事
    BIE别的
    0
    Loading 0
    惊魂记:我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两周

    惊魂记:我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两周

    事儿冠状病毒武汉呼叫
    BIE别的
    0
    Loading 0
    深爱中国的外宾朋友,复工不成反“被辞职”

    深爱中国的外宾朋友,复工不成反“被辞职”

    复工外宾新冠肺炎武汉呼叫炒鱿鱼疫情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9)3893-3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