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2+
    Loading 0
    BIE别的

    《花木兰》口碑不及格,谁该为我们的失望负责?

    2020.09.16 | BY Rice |
    buy local by local国潮时代天猫国潮玩美传承

    上周五,造势已久的《花木兰》终于在中国上映。原本期待已久的我在看到电影的第一幕时就傻眼了:等等,这北魏时期的福建土楼是怎么回事? 

    木兰电影中的福建土楼场景 | 图源网络 

    在中国历史上,福建土楼是直到宋元时期才产生客家人聚居建筑,兴于明清时期,也就比《花木兰》故事设定的北魏时期晚个一千多年。 
    在北魏时期,中原大陆上确实有一种类似福建土楼的建筑,叫作 “坞堡”,只不过它是方形的。坞堡作为一种在北方常见的民间防卫性建筑,正是用来防御电影中出现的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何况要抵御来自蒙古草原的柔然人,从北方征兵显然也是更合理的举措。

    坞堡示意图 | 图源:微博 @空愁居

    福建土楼只是《花木兰》中随处可见、胡乱拼凑的中国元素之一。在真人版电影中,花木兰成了天生 “气功大师”,在一切危机时刻都有祖传的 “凤凰” 庇佑,更广为诟病的是木兰相亲时画的“额黄妆”,远看犹如色块分明的调色盘……

    《花木兰》电影中刘亦菲的额黄妆与郑佩佩饰演的媒婆妆容,昏黄的色调也非常符合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神秘图景 | 图源网络

    然而,当有人对《花木兰》中的中国元素提出质疑时,更多的声音却是在说着:“不要苛责老外”。 

    豆瓣谈论电影史实的帖子下,高赞答案基本都是这样的态度 | 图源豆瓣 

    真的只是 “苛责” 吗?

    好莱坞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涉足到东方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获奖无数的电影。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了政治、种族、语言、历史等多种文化因素,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好莱坞电影中所展现的中国形象,形成了一种新的 “东方幻觉”。电影《大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电影《大地》(1937)海报 | 图源网络

    1937 年的美国电影《大地》,改编自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同名作品。该片是好莱坞早期东方题材的代表性作品,曾获得 5 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获得两项大奖。
    电影讲述了中国农村夫妇的悲剧故事,而饰演他们的分别是第 9 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的获奖者,保罗·穆尼和路易丝·赖纳。其中女主角路易丝·赖纳更是凭借本片,再次荣膺第 10 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37 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保罗·穆尼(Paul Muni)、最佳女主角路易丝·赖纳(Luise Rainer ),和最佳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在颁奖典礼后的合影。图左的两人正是本片的主角。| 图源:oscars.org 

    电影中的两位影帝经过剧组严谨的化妆和道具改造,再加上精湛的演技,看起来就像两个普通的中国农民。| 图源网络

    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是曾经在中国生活过近 40 年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她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背景,创作了这部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了是 1931 年和 1932 年全美最畅销的书。
    1932 年,赛珍珠凭借这本小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 1938 年以此获得了美国历史上第三个诺贝尔文学奖。

    1967 年,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她家的书房里,面前是她曾经担任编辑的杂志《亚洲》。| 图源:美联社

    普利策奖作品《大地》初版 | 图源:raptisrarebooks.com

    至于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大地》,它虽然如实的反映了中国在当时的历史状况,但在美国当时的排华政策下,电影的主要角色(尤其是正面角色)都由白人担当,真正的东方面孔在片中仅能以配角存在。

    《大地》剧照,配角是不知名的亚裔演员,而主角都由白人担当 | 图源网络

    在同一时期的美国,首位好莱坞的华裔电影明星黄柳霜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在 20 世纪初,受美国的排华政策影响,即使主角设定是中国人,她也只能作为主角身边的丫鬟出现。在丑化中国的政治号召下,她所接到的角色大多是仆人、妓女、傅满洲的手下、东方欲望的化身。出演一个个像龙夫人(dragon lady)那样邪恶又充满诱惑的角色,这也是一个东方女演员在好莱坞仅存的生存空间。

    黄柳霜在《月宫宝盒》(1924)中的扮相。她是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华人演员。| 图源网络

    黄柳霜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一位东方婢女,这是她第一次被主流西方观众所记住。| 图源网络

    在电影《海逝》(1922)中,她饰演中国版的 “蝴蝶夫人”:在海岸救下美国人艾伦,她和艾伦相爱又惨遭抛弃,只能带着孩子在中国无望等待,却等到曾经的爱人和他的妻子一同出现。| 图源网络 

    在这些好莱坞东方电影中,中国元素就像一味好用的调味剂,满足着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那些创作者只能不知餍足地用神秘的东方色彩填充着他们的市场空白。

    《花木兰》的创作团队对东方民间传说所展现出的敷衍与傲慢,也并非 “苛责”。这部用中国元素拼凑出的好莱坞电影,只会不断加深着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而对中国人而言,《花木兰》是我们从小全文背诵、烂熟于心的故事,她来自历史,属于民间,和我们有共同的祖先,也和我们分享着相似的道德原则和审美价值。这种东方的美,只能由我们自己表达。
    随着国潮复兴,真正的传统东方美也越发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大众视野里。像是近些年大热的古装剧《延禧攻略》里,剧组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更真实,却也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清朝宫廷图景。 

    《延禧攻略》中的主角魏璎珞与原型人物清高宗乾隆帝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对比图 | 图源:GETTY IMAGES

    在造型设计上,负责人宋晓涛则在查阅典籍后发现传统的服饰审美并非像传统古装剧那样大红大绿,而是除宫廷专用的明黄色袍服外,宫廷内其余服装色系均饱和度较低,也因此带动了当年莫兰迪色系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流行。实际上,剧中所采用的并非标准的莫兰迪色系,而是还原了中彩度、低明度的 “中国传统色”。

    还原后的色彩反而更符合现代人 “性冷淡” 的色彩审美 | 图源:微博@电视剧延禧攻略

    为了更好地还原服装的刺绣细节,剧组则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传承人张红叶,她带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 50 多名绣工,一针一线还原了我们在剧中看到的华美宫廷服饰。其中一件乾隆的龙袍,更是花费了 8 位刺绣匠人半年的时间才完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中国影视创作者和匠人们的执着和努力,才能让 “京绣” 这种曾经几近失传的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延禧攻略》中的刺绣细节 | 图源:微博@于正 

    在塑造中国历史形象的话语权争夺战上,需要国人艺术家和品牌相信和坚持东方之美,不断从传统中寻找灵感,引领国风时尚的回潮。
    服装品牌 “密扇” 的创始人韩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她推出的每一季服装都经过她和团队长达几个月的调研,以确保每一件衣服的灵感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她希望让中国人的服饰也如历史的演变一般,发展出适应新时代的中国风。

    今年 6 月,密扇在苏州园林里办了一场服装秀 | 图源:微博@韩雯katehan

    韩雯不断尝试将东方美应用在现代服饰中,让传统元素从博物馆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中。在她刚刚创立密扇的时候,就想要创造出一款改良旗袍,让年轻人可以穿着它搭配自己的运动鞋、牛仔裤和更多潮流配饰,让旗袍这种中国的特色服饰回归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密扇的纽约大秀上,展示了可以搭配牛仔裤和牛仔长靴的中国传统改良服饰 | 图源:微博@韩雯katehan

    在 BIE别的 与天猫国潮联合出品的《国潮时代》系列视频第七集中,我们找到了张红叶、韩雯和街舞舞者盖盖三位国风艺术家,她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讲述着自己的东方故事,就像特仑苏一样,致力于让传统的东方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点击观看 BIE别的 与天猫国潮联合出品的《国潮时代》系列视频第七集:《玩美传承》。 

    《国潮时代》系列视频第七集:《玩美传承》

    Buy local, by local —— BIE别的与天猫国潮联合出品的《国潮时代》系列视频已经正式上线(第六集《潮味造浪》看 这里)。这系列视频不但是关于本土品牌,更是关于本土消费和本土创造。
    我们会用八集内容呈现中国年轻人对 “潮流” 的不同理解和创造:“潮人” 会是什么样的父母,“极简” 和 “自我” 有什么关系,都市人怎样守护自己的童年角落,街舞和说唱与仡佬族山王面具和苗寨蚩尤古酒会碰撞出什么。
    潮流由你拥抱、取舍或对抗,但永远不会被彻底掌握,因为它奔流不息。

    上周五,造势已久的《花木兰》终于在中国上映。原本期待已久的我在看到电影的第一幕时就傻眼了:等等,这北魏时期的福建土楼是怎么回事? 

    木兰电影中的福建土楼场景 | 图源网络 

    在中国历史上,福建土楼是直到宋元时期才产生客家人聚居建筑,兴于明清时期,也就比《花木兰》故事设定的北魏时期晚个一千多年。 
    在北魏时期,中原大陆上确实有一种类似福建土楼的建筑,叫作 “坞堡”,只不过它是方形的。坞堡作为一种在北方常见的民间防卫性建筑,正是用来防御电影中出现的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何况要抵御来自蒙古草原的柔然人,从北方征兵显然也是更合理的举措。

    坞堡示意图 | 图源:微博 @空愁居

    福建土楼只是《花木兰》中随处可见、胡乱拼凑的中国元素之一。在真人版电影中,花木兰成了天生 “气功大师”,在一切危机时刻都有祖传的 “凤凰” 庇佑,更广为诟病的是木兰相亲时画的“额黄妆”,远看犹如色块分明的调色盘……

    《花木兰》电影中刘亦菲的额黄妆与郑佩佩饰演的媒婆妆容,昏黄的色调也非常符合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神秘图景 | 图源网络

    然而,当有人对《花木兰》中的中国元素提出质疑时,更多的声音却是在说着:“不要苛责老外”。 

    豆瓣谈论电影史实的帖子下,高赞答案基本都是这样的态度 | 图源豆瓣 

    真的只是 “苛责” 吗?

    好莱坞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涉足到东方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获奖无数的电影。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了政治、种族、语言、历史等多种文化因素,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好莱坞电影中所展现的中国形象,形成了一种新的 “东方幻觉”。电影《大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电影《大地》(1937)海报 | 图源网络

    1937 年的美国电影《大地》,改编自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同名作品。该片是好莱坞早期东方题材的代表性作品,曾获得 5 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获得两项大奖。
    电影讲述了中国农村夫妇的悲剧故事,而饰演他们的分别是第 9 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的获奖者,保罗·穆尼和路易丝·赖纳。其中女主角路易丝·赖纳更是凭借本片,再次荣膺第 10 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37 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保罗·穆尼(Paul Muni)、最佳女主角路易丝·赖纳(Luise Rainer ),和最佳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在颁奖典礼后的合影。图左的两人正是本片的主角。| 图源:oscars.org 

    电影中的两位影帝经过剧组严谨的化妆和道具改造,再加上精湛的演技,看起来就像两个普通的中国农民。| 图源网络

    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是曾经在中国生活过近 40 年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她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背景,创作了这部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了是 1931 年和 1932 年全美最畅销的书。
    1932 年,赛珍珠凭借这本小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 1938 年以此获得了美国历史上第三个诺贝尔文学奖。

    1967 年,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她家的书房里,面前是她曾经担任编辑的杂志《亚洲》。| 图源:美联社

    普利策奖作品《大地》初版 | 图源:raptisrarebooks.com

    至于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大地》,它虽然如实的反映了中国在当时的历史状况,但在美国当时的排华政策下,电影的主要角色(尤其是正面角色)都由白人担当,真正的东方面孔在片中仅能以配角存在。

    《大地》剧照,配角是不知名的亚裔演员,而主角都由白人担当 | 图源网络

    在同一时期的美国,首位好莱坞的华裔电影明星黄柳霜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在 20 世纪初,受美国的排华政策影响,即使主角设定是中国人,她也只能作为主角身边的丫鬟出现。在丑化中国的政治号召下,她所接到的角色大多是仆人、妓女、傅满洲的手下、东方欲望的化身。出演一个个像龙夫人(dragon lady)那样邪恶又充满诱惑的角色,这也是一个东方女演员在好莱坞仅存的生存空间。

    黄柳霜在《月宫宝盒》(1924)中的扮相。她是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华人演员。| 图源网络

    黄柳霜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一位东方婢女,这是她第一次被主流西方观众所记住。| 图源网络

    在电影《海逝》(1922)中,她饰演中国版的 “蝴蝶夫人”:在海岸救下美国人艾伦,她和艾伦相爱又惨遭抛弃,只能带着孩子在中国无望等待,却等到曾经的爱人和他的妻子一同出现。| 图源网络 

    在这些好莱坞东方电影中,中国元素就像一味好用的调味剂,满足着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那些创作者只能不知餍足地用神秘的东方色彩填充着他们的市场空白。

    《花木兰》的创作团队对东方民间传说所展现出的敷衍与傲慢,也并非 “苛责”。这部用中国元素拼凑出的好莱坞电影,只会不断加深着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而对中国人而言,《花木兰》是我们从小全文背诵、烂熟于心的故事,她来自历史,属于民间,和我们有共同的祖先,也和我们分享着相似的道德原则和审美价值。这种东方的美,只能由我们自己表达。
    随着国潮复兴,真正的传统东方美也越发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大众视野里。像是近些年大热的古装剧《延禧攻略》里,剧组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更真实,却也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清朝宫廷图景。 

    《延禧攻略》中的主角魏璎珞与原型人物清高宗乾隆帝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对比图 | 图源:GETTY IMAGES

    在造型设计上,负责人宋晓涛则在查阅典籍后发现传统的服饰审美并非像传统古装剧那样大红大绿,而是除宫廷专用的明黄色袍服外,宫廷内其余服装色系均饱和度较低,也因此带动了当年莫兰迪色系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流行。实际上,剧中所采用的并非标准的莫兰迪色系,而是还原了中彩度、低明度的 “中国传统色”。

    还原后的色彩反而更符合现代人 “性冷淡” 的色彩审美 | 图源:微博@电视剧延禧攻略

    为了更好地还原服装的刺绣细节,剧组则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传承人张红叶,她带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 50 多名绣工,一针一线还原了我们在剧中看到的华美宫廷服饰。其中一件乾隆的龙袍,更是花费了 8 位刺绣匠人半年的时间才完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中国影视创作者和匠人们的执着和努力,才能让 “京绣” 这种曾经几近失传的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延禧攻略》中的刺绣细节 | 图源:微博@于正 

    在塑造中国历史形象的话语权争夺战上,需要国人艺术家和品牌相信和坚持东方之美,不断从传统中寻找灵感,引领国风时尚的回潮。
    服装品牌 “密扇” 的创始人韩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她推出的每一季服装都经过她和团队长达几个月的调研,以确保每一件衣服的灵感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她希望让中国人的服饰也如历史的演变一般,发展出适应新时代的中国风。

    今年 6 月,密扇在苏州园林里办了一场服装秀 | 图源:微博@韩雯katehan

    韩雯不断尝试将东方美应用在现代服饰中,让传统元素从博物馆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中。在她刚刚创立密扇的时候,就想要创造出一款改良旗袍,让年轻人可以穿着它搭配自己的运动鞋、牛仔裤和更多潮流配饰,让旗袍这种中国的特色服饰回归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密扇的纽约大秀上,展示了可以搭配牛仔裤和牛仔长靴的中国传统改良服饰 | 图源:微博@韩雯katehan

    在 BIE别的 与天猫国潮联合出品的《国潮时代》系列视频第七集中,我们找到了张红叶、韩雯和街舞舞者盖盖三位国风艺术家,她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讲述着自己的东方故事,就像特仑苏一样,致力于让传统的东方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点击观看 BIE别的 与天猫国潮联合出品的《国潮时代》系列视频第七集:《玩美传承》。 

    《国潮时代》系列视频第七集:《玩美传承》

    Buy local, by local —— BIE别的与天猫国潮联合出品的《国潮时代》系列视频已经正式上线(第六集《潮味造浪》看 这里)。这系列视频不但是关于本土品牌,更是关于本土消费和本土创造。
    我们会用八集内容呈现中国年轻人对 “潮流” 的不同理解和创造:“潮人” 会是什么样的父母,“极简” 和 “自我” 有什么关系,都市人怎样守护自己的童年角落,街舞和说唱与仡佬族山王面具和苗寨蚩尤古酒会碰撞出什么。
    潮流由你拥抱、取舍或对抗,但永远不会被彻底掌握,因为它奔流不息。
    2020.09.16 | BY Rice |
    • 编辑:Alexwood
    • 设计:冬甩
    buy local by local国潮时代天猫国潮玩美传承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BIE别的
    2+
    Loading 1
    马伯骞:工作中我最不想听到的词就是“潮流”

    马伯骞:工作中我最不想听到的词就是“潮流”

    buy local by local国潮时代文化潮流
    BIE别的
    0
    Loading 0
    现代娱乐作品中的妖魔鬼怪都是哪来的?

    现代娱乐作品中的妖魔鬼怪都是哪来的?

    buy local by local国潮时代天猫国潮潮味造浪
    BIE别的
    0
    Loading 0
    回到家乡的 rapper Ranzer,在湖湘苗寨的米酒里尝到了传统文化的后劲

    回到家乡的 rapper Ranzer,在湖湘苗寨的米酒里尝到了传统文化的后劲

    buy local by local国潮时代天猫国潮
    BIE别的
    0
    Loading 0
    我是一位广州独居女郎,我想学咏春

    我是一位广州独居女郎,我想学咏春

    buy local by local咏春天猫国潮
    BIE别的
    0
    Loading 0
    玩具收藏者张贼贼:玩具是童年的延续,但这不是我收集玩具的原因

    玩具收藏者张贼贼:玩具是童年的延续,但这不是我收集玩具的原因

    buy local by local天猫国潮玩具
    BIE别的
    2+
    Loading 0
    试试这些极简生活小妙招,保证累垮你

    试试这些极简生活小妙招,保证累垮你

    buy local by local国潮时代天猫国潮极简主义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