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加上几秒钟,《一秒钟》都不太行 | 不退票
在中国,最懂仪式感的,是两位老先生。
马保国,和张艺谋。
马保国喜欢追忆逝去武林的似水年华,那是一个人人尊重中国功夫、人人讲武德的年代,保国追忆到热血处,会给你表演一个闪电五连鞭;张艺谋喜欢追忆胶片时代的似水年华,那是一个人人热爱中国电影、人人爱胶片的年代,艺谋追忆到情深处,会给你安排一场洗胶片的大特写。
两人结局大不相同,马保国被年轻人钉在了“耗子尾汁”的耻辱柱上,张艺谋则被影评人们重新捧回到国师的神坛。他们顶礼膜拜,他们热泪盈眶,他们觉得《一秒钟》太短,不够,得看无删减,唯有当苦情的炸弹炸开悲伤情绪,才能抵御这部电影实质上的无聊冗长。
最懂电影的影评人,得在洗胶片的段落中如沐春风直呼过瘾,得在张译被围堵时大呼“真惨!”,得在电影结束后发豆瓣短评 “国师真敢拍!”,得加入激烈讨论 “所以这到底是不是送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末了,还得骂一句广电 “审查制度真傻逼!”
这么说吧 —— 阴森的历史阴影是张艺谋电影的庄严画框,就算画面一片空白,也值得一起步价,再冷酷的影评人,也必须对 wen-隔题材抱有不可推卸的宽容。
但有时 —— 比如在看《一秒钟》的时候——我会陷入困惑:审查制度之最恶劣处,究竟是让一大批好电影不能上映,还是为烂片们提供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蓝风筝》叙述一个家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剧史诗,语调悲伤但波澜不惊,个人经历与历史进程之间只有一丝气若游丝的联系;到了《霸王别姬》和《活着》,第五代两杆大纛一起煽情,几乎将个人悲剧完全归因于历史,这种小人物被大趋势挤压所造成的张力,不仅打动了中国影迷,更感动了戛纳电影节的外国评委,金棕榈和评审团大奖被接连送上;最另辟蹊径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一扫wen-隔暮气沉沉的历史阴影,召唤出那个狂热时代朝气蓬勃的性魅力,整部电影就像马小军吹起的避孕套一样,鼓胀、自大又迷人。
这四部电影几乎同时诞生,却又从不同侧面触摸着wen-隔的肌理,它们一股脑地冲进了中国电影英灵殿,那是中国电影的最风光的时候。
而《一秒钟》,放弃了对具体的人的关心,而是用最标准的受害者形象去还原观众们对wen-隔时代的固有印象,偷懒地用《艺术人生》般的苦情戏盖过对历史细节的还原,期待观众用没有节制的眼泪浸润情节本身的干瘪。
《一秒钟》的剧情,围绕着一卷胶片展开,而获得这卷胶片的唯一方法,是比惨。
于是你看到,你追我赶的张九声和刘闺女,一遍又一遍诉苦,卯足了劲儿向观众表达,自己是多么被辜负。
刘闺女(刘浩存饰)一出场,你就能脑补出一个虽然小偷小摸但心地善良、因为家庭不幸才不得出此下策的悲惨女孩形象。张艺谋把他所能想象到的苦情标签毫无保留地贴到了她身上——粗鲁的、家暴的父亲,必须出轨,这样才够恶毒;善良的、忠诚的母亲,必须多病,这样才够凄楚;无助的、标致的弟弟,必须爱读书,这样才够无瑕。
更何况,出轨+家暴,这是多么当代的悲剧设定,你很难想象在那个把邻里之间的道德舆论看得无比重要的集体主义年代,一个男人能两项都占,还能顺便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拒之门外。这样的人物没有跟特定的历史时期镶嵌在一起,他的功能只是降低了现代观众共情的门槛。
张九声(张译饰)更甚,当你看到他面黄肌瘦、嘴唇干裂地走在黄土地上,你就知道,在这部电影里,他不会有快乐了。一个好人,被整个时代辜负而失去亲人,这一“伤痕文学”和谢晋电影中屡屡出现的陈旧典型,在跨越了三十年之后,被张艺谋还魂般请到了今天。
在遍地都是受害者的年代,张艺谋偏偏要挑出那个最完美的样本,这一切似乎恰恰说明了他对形态各异的个人史的毫无兴趣。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你很难信服刘闺女和张九声之间所突然产生的羁绊,为什么胶片之争的动机和矛盾是如此牵强、为什么在卡车上那些“我是她爸爸”的小品化对白和角色本身彻底脱线,看到后面我懂了,这一切,都是对那场声势浩大的胶片冲洗仪式迫不及待的铺垫。
这些浮在空中的仪式没有跟时代共振,没有升华为一种叫做 “情怀” 的东西,所以观众偏偏不买账。
在中国,最懂仪式感的,是两位老先生。
马保国,和张艺谋。
马保国喜欢追忆逝去武林的似水年华,那是一个人人尊重中国功夫、人人讲武德的年代,保国追忆到热血处,会给你表演一个闪电五连鞭;张艺谋喜欢追忆胶片时代的似水年华,那是一个人人热爱中国电影、人人爱胶片的年代,艺谋追忆到情深处,会给你安排一场洗胶片的大特写。
两人结局大不相同,马保国被年轻人钉在了“耗子尾汁”的耻辱柱上,张艺谋则被影评人们重新捧回到国师的神坛。他们顶礼膜拜,他们热泪盈眶,他们觉得《一秒钟》太短,不够,得看无删减,唯有当苦情的炸弹炸开悲伤情绪,才能抵御这部电影实质上的无聊冗长。
最懂电影的影评人,得在洗胶片的段落中如沐春风直呼过瘾,得在张译被围堵时大呼“真惨!”,得在电影结束后发豆瓣短评 “国师真敢拍!”,得加入激烈讨论 “所以这到底是不是送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末了,还得骂一句广电 “审查制度真傻逼!”
这么说吧 —— 阴森的历史阴影是张艺谋电影的庄严画框,就算画面一片空白,也值得一起步价,再冷酷的影评人,也必须对 wen-隔题材抱有不可推卸的宽容。
但有时 —— 比如在看《一秒钟》的时候——我会陷入困惑:审查制度之最恶劣处,究竟是让一大批好电影不能上映,还是为烂片们提供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蓝风筝》叙述一个家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剧史诗,语调悲伤但波澜不惊,个人经历与历史进程之间只有一丝气若游丝的联系;到了《霸王别姬》和《活着》,第五代两杆大纛一起煽情,几乎将个人悲剧完全归因于历史,这种小人物被大趋势挤压所造成的张力,不仅打动了中国影迷,更感动了戛纳电影节的外国评委,金棕榈和评审团大奖被接连送上;最另辟蹊径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一扫wen-隔暮气沉沉的历史阴影,召唤出那个狂热时代朝气蓬勃的性魅力,整部电影就像马小军吹起的避孕套一样,鼓胀、自大又迷人。
这四部电影几乎同时诞生,却又从不同侧面触摸着wen-隔的肌理,它们一股脑地冲进了中国电影英灵殿,那是中国电影的最风光的时候。
而《一秒钟》,放弃了对具体的人的关心,而是用最标准的受害者形象去还原观众们对wen-隔时代的固有印象,偷懒地用《艺术人生》般的苦情戏盖过对历史细节的还原,期待观众用没有节制的眼泪浸润情节本身的干瘪。
《一秒钟》的剧情,围绕着一卷胶片展开,而获得这卷胶片的唯一方法,是比惨。
于是你看到,你追我赶的张九声和刘闺女,一遍又一遍诉苦,卯足了劲儿向观众表达,自己是多么被辜负。
刘闺女(刘浩存饰)一出场,你就能脑补出一个虽然小偷小摸但心地善良、因为家庭不幸才不得出此下策的悲惨女孩形象。张艺谋把他所能想象到的苦情标签毫无保留地贴到了她身上——粗鲁的、家暴的父亲,必须出轨,这样才够恶毒;善良的、忠诚的母亲,必须多病,这样才够凄楚;无助的、标致的弟弟,必须爱读书,这样才够无瑕。
更何况,出轨+家暴,这是多么当代的悲剧设定,你很难想象在那个把邻里之间的道德舆论看得无比重要的集体主义年代,一个男人能两项都占,还能顺便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拒之门外。这样的人物没有跟特定的历史时期镶嵌在一起,他的功能只是降低了现代观众共情的门槛。
张九声(张译饰)更甚,当你看到他面黄肌瘦、嘴唇干裂地走在黄土地上,你就知道,在这部电影里,他不会有快乐了。一个好人,被整个时代辜负而失去亲人,这一“伤痕文学”和谢晋电影中屡屡出现的陈旧典型,在跨越了三十年之后,被张艺谋还魂般请到了今天。
在遍地都是受害者的年代,张艺谋偏偏要挑出那个最完美的样本,这一切似乎恰恰说明了他对形态各异的个人史的毫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