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 听的
    • 读的
    • 看的
    • 去的
    0
    Loading 0
    读的 采访

    绝对纯洁的老友记:混在一起,一块活

    2020.01.03 | BY 别的次元 |
    绝对纯洁音乐人
    那里有个死的蜻蜓是吗?
    不是。
    是吧?
    不是。是一钉子。
    文隽近视,不然一定不会怀疑四五平米的小录音室里能出现蜻蜓,毕竟连夏天的蚊子都不太擅长那个屋子里生存。
    2010 年,文隽离开北京,打包带走了属于怪力和 D-22 朋友们的一些不舍得的回忆,没想到在上海组个乐队这么难,花了六年。这期 别的电波 请来绝对纯洁,文隽和汤庭本意来聊聊音乐,最后变成跟杨子江的老友记,一道回忆 “活在一起” 的生存状态和通县土桥的出租屋里头,地漏旁边螺旋状的烟蒂。
    别的电波:2013 年我去上海找你的时候你就说想组乐队,但是找不到人?
    文隽:对,我 2010 年搬到上海,一直想组乐队。因为我不会乐器,必须找乐手,但那个时候大家都去玩电子、做DJ,我找不到人,就开始干别的事情 —— 6 年就过去了。
    有一天晚上杨帆跟刘舸的乐队 TOW 去上海,我去看他们演出,喝多了很兴奋,到处跟人说话。有一个尼泊尔的朋友德斯道,在武汉上学,跟陆炎、左翼他们混,我就狂跟他说我在上海6年了没有找到人一起玩乐队,我说汤庭会弹吉他,但是我们就没有鼓手,然后他就给我介绍了一个贝斯手。
    你缺鼓手,他介绍给你一贝斯手?
    文隽:反正那天晚上我认识了张云,我也喝多了,说我们来排练,张云就很开心地答应了。
    汤庭:我开始做绝对纯洁之前看过两个印象比较深的演出,一个是杨帆组的新乐队来上海,另外一个就是工工工,这两个乐队对我刺激挺大的。去看现场特别让人兴奋,给我本身带来刺激。
    为什么叫绝对纯洁?
    文隽:我有一天从迪卡侬开车出去,是一个地下车库,开出去的时候视野很窄,只看到对面高楼上竖着写的四个大字:“绝对纯洁”。红色的,非常严肃的字体。我觉得很魔幻,很荒唐,非常庄严的四个大字竖在那,你仔细一想这四个字是没有办法达到的,它很残酷,因为它太庄严,又无法达到,特别像一个玩笑。反正我被震撼了,就记住了这么一个名字。

    绝对纯洁,摄影:申佩玉

    现在你们做的东西感觉比较完整和深入,怪力和绝对纯洁的创作思路有什么差别?
    文隽:前几天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了一个 U 盘,里面有一场怪力暂停之前的演出视频。全国巡演最后一站,在北京 MAO。视频里头发现几首歌录得声音都爆了,你只能听到一个大概歌曲段落和感觉,但我觉得特别好,所以我现在在找怪力的人,接下去可能还要录单曲。
    好像徐盛在电脑里也找到一些以前录音的资料。这些资料拼不成一个完整的歌,但就有一些东西我觉得特别棒。我觉得怪力有一个点很特殊,它的色彩。徐盛这个人弹吉他技术可以说非常的烂,但是他感觉很好,这是他的色彩,他有天赋。
    前几年我跟一个朋友 —— 一个当代艺术家 —— 做了个行为艺术,当时我去给他拍照片。因为是在一个山里,我就开始采样山里的各种声音,那是 15 年的事情,我跟学生一起完成了一首歌给他,他叫唐狄鑫。后来这首歌徐盛做了一些编曲配器,然后我编了唱。
    汤庭:后来这首歌听到后面我总觉得奇怪,最后发现往下降了半音,到最后整首歌降了半音。
    文隽:我觉得他(徐盛)最好的地方就不管,他真的不管。节奏、拍子也都不管,什么时候谁想进谁就进,什么时候谁想停谁就停,也没有什么整的,乐句也不管你几遍。

    汤庭拍的怪力乐队

    绝对纯洁刚开始玩的时候动机比较多出自汤庭,他会在家里弹一些,用采样,或键盘,或吉他,然后拿到排练室,我们几个人就开始即兴,他放他编好的那一小段东西,我们就开始排他的动机。后来换了鼓手以后,这个情况就变得非常少了。现在变成我们每次排练动不动就在即兴。我们现在真的有十万个动机,太多动机了,没时间把它编完。
    是不是要录新专辑了,准备怎么做?
    文隽:一开始有一个方案是跟李青一起去日本录,去 Snapline 之前录专辑的棚录音。上回李青他们去录,体验特别好,觉得我们值得去感受一下,李青也跑到上海跟我们排练了,给我们提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建议。
    但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个方案和可能性,我们也试着去联系了一下国外制作人,我刚刚说 Liars 的主唱安格斯 —— 我们都特别喜欢那个乐队 —— 他很感兴趣,现在就在不停地推进这个事情,最后有可能他来中国跟我们一起录。

    摄影:汤庭

    你 2010 年离开北京,那会儿我们状态应该差不多,提不起太多劲?
    文隽:因为没有什么新东西出来,不管是以前的那批人做的东西也好,新的小孩出来做的乐队也好,就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所以没有兴趣,也包括生活状态。
    我离开北京以后,六年当中就工作来出差过一次,其他时间没有回过北京,因为觉得太伤感了。我想到有一次我看到,好像是詹盼还是谁的朋友圈,经过 D-22,拍了一个照片,说现在是一个披萨店,我当时看特别难受,还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的青春期,是成长期。那个时候所有的朋友就会半夜突然打个电话 ,大家出来,沈玥有车,咱们去通县河边,就在通县的一座桥底下钻一个铁丝网的大狗洞,然后我们就到桥墩底下玩去了,还半夜打麻将什么的。那个时候是没有什么界限,也没事,然后也没钱。
    确实,我当时住过没敢住过你们家,多晚我都得走。
    文隽:那房子特别便宜,600 块钱一个月,在一个湿地,但是我们还是交不起房租。租的算是一个一居室,就是一个方块,也没有厅也没有什么东西,有一个厕所开间。两张床中间有一个沙发,然后一张茶几,还中间凭空地竖着一个电冰箱。
    对,什么都不靠,立在中间,四边都没东西。
    文隽:在我床脚那边的墙上有两张电脑桌,然后上面有两台电脑。
    你那沙发上有几个衣服山,然后最牛逼的是厕所,那个地漏旁边是好几圈烟头,已经被自然冲刷,冲成螺旋状。他们家抽完烟以后就往地上扔,也不管,常年的洗澡水冲刷,就把烟头冲成一个漩涡状,巨牛逼,你自己摆都摆不了那么齐,摆一半你就烦了。
    文隽:真的,我住的地方就是这样,到处都堆满了东西,然后而且各种东西混在一起。AV 大久保来北京演出,陆炎和谭超还住过我们家,我们就 4 个人挤两张床,晚上一片打呼声。后来施旭东还一个人住在梨园还是玉桥,他有一天半夜给我们打电话说爆炸了,家里的玻璃全碎了。我跟徐盛就赶紧骑自行车跑到他那边去看,原来他隔壁小区高楼有一家真的是煤气爆炸,然后起火了,把他们这边小区的玻璃窗全震碎了。
    陆炎和汤庭
    当时沈玥给徐盛介绍了一个工作,好像是在天娱做企宣?面试回来给他留了个作业,让他做一个李宇春演唱会的策划案。然后我们所有人来开会,一堆摇滚乐手,坐那想李宇春的策划案。
    文隽:我们懂个屁,就是狗屁不懂,但是都大家都动员上了,反正有人写文案,有人想方案。
    我做PPT美化。
    文隽:我在干嘛?
    你在家里头给他打气!
    杨子江和徐盛
    汤庭和徐盛
    文隽:我觉得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只要你在这个地方演过,之后你去看演出,所有人都放你进去,就特别好,氛围好,也加上不专业,像我们之前说的生活状态,就是混在一起,也不分彼此,没有什么人跟人之间物资上的区分。不光是物资上,包括情感上、规则上没有界限,我觉得界限感非常模糊。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大家要么各玩各的,要么就是咱俩可能都是出来玩,在一个趴上见着了,没有生活的交融。我前面说的什么青春期成长期,大概是这个意思,当时没有 “我的生活是这样的,我要保持这个生活,然后我跟你偶尔见面”,不是这种感觉,是大家一起生活的感觉。

    陆炎和文隽

    徐盛和施旭东
    你觉得现在跟我们当时一个年纪的小孩,能理解这种感觉吗?
    汤庭:我不知道。昨天李妖妖说现在小孩都是边吃饭边看弹幕。比如他们看一个电视节目,一定要开弹幕,不然会觉得孤独,还有十几岁的小孩写作业,有一个 APP 陪同写作业,比如说两个都是 10 岁出头的小孩,就开着 APP,俩人也不认识,一起写作业不说话。
    我觉得可能还是因为现在通讯过于发达了,导致全是这种赛博交流。
    文隽:我是从北京搬到上海,不知道是地域性,还是说大家可能成长到一个年龄以后,生活轨迹就会发生变化。
    汤庭:比如今天 5 个乐队演出,可能前 4 个乐队演出完都走了,不像以前一样,演完之后大家都在一块待着再喝会儿,再聊会,很少主动去跟人交流。
    文隽:我主要是觉得大家本来就一起活,动不动我们到谁家来过夜,半夜谁有个什么我们就想出来玩。你可能真的是没有事情干,大家无论是个人事业也好,还是别的,都处在混沌期,不会以一个 “我乐队出来演出,我们今天晚上就要有 party 要玩”,不是这种形式,而是我们时时刻刻就在一起,其实那个时候的生活就那样。
    聊聊汤庭之前在北京给 D-22 拍的很多照片,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汤庭:06 年育音堂刚开始办起来,我开始接触上海本地的一些乐队。到 08 年,感觉整个中国摇滚乐的新一轮浪潮起来了,有很多国外的乐队来中国做巡演。那时候 Fucked Up —— 一个加拿大的 hardcore 乐队 —— 来日本巡演,顺便从大阪坐个船坐到上海,来中国演。我就跟着 S.T.D 的那些朋友一块,带着他们去南京上海巡演。
    我因为喜欢跟这些人混,拍照又是我比较擅长的事情,我就顺便拍。2009 年的五一是我第一次去 D-22,前前后后认识了这些乐队。我当时在给一个杂志供稿,他们也开始做一些关于中国摇滚乐的内容,有乐队来上海我都会去看他们演出或者拍一些东西,认识,然后一起玩。
    大家都是 “一个地方” 的人,只不过我玩乐队,他是摄影,乐队演出相当于一个聚在一起的由头。
    文隽:大家就这样活。
    绝对纯洁,在回忆过往的漫谈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生活方式,或许有人怀念和羡慕,也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但这个真切存在的,热烈的生活方式,是 “乐队” 还需要存在的意义之一。

    摄影:文隽

    那里有个死的蜻蜓是吗?
    不是。
    是吧?
    不是。是一钉子。
    文隽近视,不然一定不会怀疑四五平米的小录音室里能出现蜻蜓,毕竟连夏天的蚊子都不太擅长那个屋子里生存。
    2010 年,文隽离开北京,打包带走了属于怪力和 D-22 朋友们的一些不舍得的回忆,没想到在上海组个乐队这么难,花了六年。这期 别的电波 请来绝对纯洁,文隽和汤庭本意来聊聊音乐,最后变成跟杨子江的老友记,一道回忆 “活在一起” 的生存状态和通县土桥的出租屋里头,地漏旁边螺旋状的烟蒂。
    别的电波:2013 年我去上海找你的时候你就说想组乐队,但是找不到人?
    文隽:对,我 2010 年搬到上海,一直想组乐队。因为我不会乐器,必须找乐手,但那个时候大家都去玩电子、做DJ,我找不到人,就开始干别的事情 —— 6 年就过去了。
    有一天晚上杨帆跟刘舸的乐队 TOW 去上海,我去看他们演出,喝多了很兴奋,到处跟人说话。有一个尼泊尔的朋友德斯道,在武汉上学,跟陆炎、左翼他们混,我就狂跟他说我在上海6年了没有找到人一起玩乐队,我说汤庭会弹吉他,但是我们就没有鼓手,然后他就给我介绍了一个贝斯手。
    你缺鼓手,他介绍给你一贝斯手?
    文隽:反正那天晚上我认识了张云,我也喝多了,说我们来排练,张云就很开心地答应了。
    汤庭:我开始做绝对纯洁之前看过两个印象比较深的演出,一个是杨帆组的新乐队来上海,另外一个就是工工工,这两个乐队对我刺激挺大的。去看现场特别让人兴奋,给我本身带来刺激。
    为什么叫绝对纯洁?
    文隽:我有一天从迪卡侬开车出去,是一个地下车库,开出去的时候视野很窄,只看到对面高楼上竖着写的四个大字:“绝对纯洁”。红色的,非常严肃的字体。我觉得很魔幻,很荒唐,非常庄严的四个大字竖在那,你仔细一想这四个字是没有办法达到的,它很残酷,因为它太庄严,又无法达到,特别像一个玩笑。反正我被震撼了,就记住了这么一个名字。

    绝对纯洁,摄影:申佩玉

    现在你们做的东西感觉比较完整和深入,怪力和绝对纯洁的创作思路有什么差别?
    文隽:前几天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了一个 U 盘,里面有一场怪力暂停之前的演出视频。全国巡演最后一站,在北京 MAO。视频里头发现几首歌录得声音都爆了,你只能听到一个大概歌曲段落和感觉,但我觉得特别好,所以我现在在找怪力的人,接下去可能还要录单曲。
    好像徐盛在电脑里也找到一些以前录音的资料。这些资料拼不成一个完整的歌,但就有一些东西我觉得特别棒。我觉得怪力有一个点很特殊,它的色彩。徐盛这个人弹吉他技术可以说非常的烂,但是他感觉很好,这是他的色彩,他有天赋。
    前几年我跟一个朋友 —— 一个当代艺术家 —— 做了个行为艺术,当时我去给他拍照片。因为是在一个山里,我就开始采样山里的各种声音,那是 15 年的事情,我跟学生一起完成了一首歌给他,他叫唐狄鑫。后来这首歌徐盛做了一些编曲配器,然后我编了唱。
    汤庭:后来这首歌听到后面我总觉得奇怪,最后发现往下降了半音,到最后整首歌降了半音。
    文隽:我觉得他(徐盛)最好的地方就不管,他真的不管。节奏、拍子也都不管,什么时候谁想进谁就进,什么时候谁想停谁就停,也没有什么整的,乐句也不管你几遍。

    汤庭拍的怪力乐队

    绝对纯洁刚开始玩的时候动机比较多出自汤庭,他会在家里弹一些,用采样,或键盘,或吉他,然后拿到排练室,我们几个人就开始即兴,他放他编好的那一小段东西,我们就开始排他的动机。后来换了鼓手以后,这个情况就变得非常少了。现在变成我们每次排练动不动就在即兴。我们现在真的有十万个动机,太多动机了,没时间把它编完。
    是不是要录新专辑了,准备怎么做?
    文隽:一开始有一个方案是跟李青一起去日本录,去 Snapline 之前录专辑的棚录音。上回李青他们去录,体验特别好,觉得我们值得去感受一下,李青也跑到上海跟我们排练了,给我们提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建议。
    但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个方案和可能性,我们也试着去联系了一下国外制作人,我刚刚说 Liars 的主唱安格斯 —— 我们都特别喜欢那个乐队 —— 他很感兴趣,现在就在不停地推进这个事情,最后有可能他来中国跟我们一起录。

    摄影:汤庭

    你 2010 年离开北京,那会儿我们状态应该差不多,提不起太多劲?
    文隽:因为没有什么新东西出来,不管是以前的那批人做的东西也好,新的小孩出来做的乐队也好,就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所以没有兴趣,也包括生活状态。
    我离开北京以后,六年当中就工作来出差过一次,其他时间没有回过北京,因为觉得太伤感了。我想到有一次我看到,好像是詹盼还是谁的朋友圈,经过 D-22,拍了一个照片,说现在是一个披萨店,我当时看特别难受,还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的青春期,是成长期。那个时候所有的朋友就会半夜突然打个电话 ,大家出来,沈玥有车,咱们去通县河边,就在通县的一座桥底下钻一个铁丝网的大狗洞,然后我们就到桥墩底下玩去了,还半夜打麻将什么的。那个时候是没有什么界限,也没事,然后也没钱。
    确实,我当时住过没敢住过你们家,多晚我都得走。
    文隽:那房子特别便宜,600 块钱一个月,在一个湿地,但是我们还是交不起房租。租的算是一个一居室,就是一个方块,也没有厅也没有什么东西,有一个厕所开间。两张床中间有一个沙发,然后一张茶几,还中间凭空地竖着一个电冰箱。
    对,什么都不靠,立在中间,四边都没东西。
    文隽:在我床脚那边的墙上有两张电脑桌,然后上面有两台电脑。
    你那沙发上有几个衣服山,然后最牛逼的是厕所,那个地漏旁边是好几圈烟头,已经被自然冲刷,冲成螺旋状。他们家抽完烟以后就往地上扔,也不管,常年的洗澡水冲刷,就把烟头冲成一个漩涡状,巨牛逼,你自己摆都摆不了那么齐,摆一半你就烦了。
    文隽:真的,我住的地方就是这样,到处都堆满了东西,然后而且各种东西混在一起。AV 大久保来北京演出,陆炎和谭超还住过我们家,我们就 4 个人挤两张床,晚上一片打呼声。后来施旭东还一个人住在梨园还是玉桥,他有一天半夜给我们打电话说爆炸了,家里的玻璃全碎了。我跟徐盛就赶紧骑自行车跑到他那边去看,原来他隔壁小区高楼有一家真的是煤气爆炸,然后起火了,把他们这边小区的玻璃窗全震碎了。
    陆炎和汤庭
    当时沈玥给徐盛介绍了一个工作,好像是在天娱做企宣?面试回来给他留了个作业,让他做一个李宇春演唱会的策划案。然后我们所有人来开会,一堆摇滚乐手,坐那想李宇春的策划案。
    文隽:我们懂个屁,就是狗屁不懂,但是都大家都动员上了,反正有人写文案,有人想方案。
    我做PPT美化。
    文隽:我在干嘛?
    你在家里头给他打气!
    杨子江和徐盛
    汤庭和徐盛
    文隽:我觉得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只要你在这个地方演过,之后你去看演出,所有人都放你进去,就特别好,氛围好,也加上不专业,像我们之前说的生活状态,就是混在一起,也不分彼此,没有什么人跟人之间物资上的区分。不光是物资上,包括情感上、规则上没有界限,我觉得界限感非常模糊。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大家要么各玩各的,要么就是咱俩可能都是出来玩,在一个趴上见着了,没有生活的交融。我前面说的什么青春期成长期,大概是这个意思,当时没有 “我的生活是这样的,我要保持这个生活,然后我跟你偶尔见面”,不是这种感觉,是大家一起生活的感觉。

    陆炎和文隽

    徐盛和施旭东
    你觉得现在跟我们当时一个年纪的小孩,能理解这种感觉吗?
    汤庭:我不知道。昨天李妖妖说现在小孩都是边吃饭边看弹幕。比如他们看一个电视节目,一定要开弹幕,不然会觉得孤独,还有十几岁的小孩写作业,有一个 APP 陪同写作业,比如说两个都是 10 岁出头的小孩,就开着 APP,俩人也不认识,一起写作业不说话。
    我觉得可能还是因为现在通讯过于发达了,导致全是这种赛博交流。
    文隽:我是从北京搬到上海,不知道是地域性,还是说大家可能成长到一个年龄以后,生活轨迹就会发生变化。
    汤庭:比如今天 5 个乐队演出,可能前 4 个乐队演出完都走了,不像以前一样,演完之后大家都在一块待着再喝会儿,再聊会,很少主动去跟人交流。
    文隽:我主要是觉得大家本来就一起活,动不动我们到谁家来过夜,半夜谁有个什么我们就想出来玩。你可能真的是没有事情干,大家无论是个人事业也好,还是别的,都处在混沌期,不会以一个 “我乐队出来演出,我们今天晚上就要有 party 要玩”,不是这种形式,而是我们时时刻刻就在一起,其实那个时候的生活就那样。
    聊聊汤庭之前在北京给 D-22 拍的很多照片,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汤庭:06 年育音堂刚开始办起来,我开始接触上海本地的一些乐队。到 08 年,感觉整个中国摇滚乐的新一轮浪潮起来了,有很多国外的乐队来中国做巡演。那时候 Fucked Up —— 一个加拿大的 hardcore 乐队 —— 来日本巡演,顺便从大阪坐个船坐到上海,来中国演。我就跟着 S.T.D 的那些朋友一块,带着他们去南京上海巡演。
    我因为喜欢跟这些人混,拍照又是我比较擅长的事情,我就顺便拍。2009 年的五一是我第一次去 D-22,前前后后认识了这些乐队。我当时在给一个杂志供稿,他们也开始做一些关于中国摇滚乐的内容,有乐队来上海我都会去看他们演出或者拍一些东西,认识,然后一起玩。
    大家都是 “一个地方” 的人,只不过我玩乐队,他是摄影,乐队演出相当于一个聚在一起的由头。
    文隽:大家就这样活。
    绝对纯洁,在回忆过往的漫谈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生活方式,或许有人怀念和羡慕,也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但这个真切存在的,热烈的生活方式,是 “乐队” 还需要存在的意义之一。

    摄影:文隽

    2020.01.03 | BY 别的次元 |
    • 编辑:jingya
    绝对纯洁音乐人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看的 视频采访
    0
    Loading 0
    BIE别的音乐专访 Bohan Phoenix:有1000亿元,你还会不会做音乐?

    BIE别的音乐专访 Bohan Phoenix:有1000亿元,你还会不会做音乐?

    Bohan PhoenixVans采访音乐人
    现场 看的
    0
    Loading 0
    BIELIVE #17:“新·灵·器” 篇之大叶

    BIELIVE #17:“新·灵·器” 篇之大叶

    bié RecordsNovation合成器大叶扬州音乐人音乐现场
    快讯
    2+
    Loading 0
    Lindy Lin《Her Insula 她的脑岛》磁带现货发售

    Lindy Lin《Her Insula 她的脑岛》磁带现货发售

    bié Recordsindie popLindy Lin厂牌发行流行磁带音乐音乐人
    读的 长文/话题
    0
    Loading 0
    属于 bié Records 乐迷的音乐人朋友圈时刻

    属于 bié Records 乐迷的音乐人朋友圈时刻

    2022bié Records朋友圈音乐人音乐音乐人
    现场 看的
    0
    Loading 0
    BIELIVE #18:“新·灵·器” 篇之狗狗(Naja Naja)

    BIELIVE #18:“新·灵·器” 篇之狗狗(Naja Naja)

    bié RecordsbieliveNaja NajaNovation北京合成器狗狗音乐人音乐现场
    看的 首发
    0
    Loading 0
    「1,2,3?」和「一小时的失踪」正在展出

    「1,2,3?」和「一小时的失踪」正在展出

    bié Records小曲儿辑小画儿展杨帆不眠者乐园线上展览音乐人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