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 听的
    • 读的
    • 看的
    • 去的
    0
    Loading 0
    读的 采访

    孤独的利里是部动画 cult 片,用摇滚倾诉“北京焦虑”

    2019.11.04 | BY jingya |
    lonely leary北京音乐乐队
    “每天下午三点起床,焦虑。然后调整情绪。调整好就到晚上了,不想睡。”
    宋昂来迟了,嘴里叼着三明治,顺了包中南海扔给邱驰。他一进排练室就倒酒,分了几个纸杯,下午两点,喝上。
    “你每天就两件事,活着和调整情绪。” 邱驰损他,“起床,调整情绪,入睡。”
    孤独的莉里 是部老动画,穿着无害外衣的 cult 片:丧母的小女孩莉里终日与蜡烛为伴,恋童癖、奴役、诡异的配乐贯穿始终。莉里在梦里拯救了王子,但被国王关进监狱。美梦转噩梦醒来,画面又成了恐怖片:电闪雷鸣,唯一一支蜡烛也熄灭了。
    孤独的利里(Lonely Leary)是一支带着噪音属性的后朋乐队,一支用素雅的唱片封面来欺骗你眼睛的动画 cult 片:干净封面下的音乐是噪音摇滚里生长出来的粗粝。宋昂的吉他在效果器下扭曲变形,像望到了变形鬼魅白色的脸;李保宁的鼓紧凑有力,氛围加倍紧绷;邱驰的歌词带着怀疑和冷感的眼睛,压低喉咙,没有旋律地唱出来,没有半点友好的意思。
    利里们离开山东,沉沦北京,在茫然失措中咀嚼焦虑。他们说这是北京特产:“北京这二十年就专产这种音乐。” 他们日复一日用音乐宣泄。为什么?宋昂总抱着头说不清,柠檬水兑烈酒让他开始上头,最后直接睡倒在排练室里。

    聊着就喝多了的你见过么

    “没想到啊,也不错”

    邱驰大学毕业前三个月,觉得不玩一个乐队不行了。听了那么多许巍、刺猬和 Joyside 的磁带,才华和激情亟待施展,否则没机会了。他走在学校路上,望见一个蘑菇头,“他看起来就像玩乐队的”,上前搭讪,就认识了宋昂。彼时李保宁跟宋昂都在琴行上课,一个学鼓一个学吉他,三大件凑齐了。
    临毕业,他们准备排练两个月,给自己弄 一场校园演出 就完事了。那场演出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捧场,观众来了将近1000人,是利里们至今为止也没打破的记录,“我们出道即巅峰”。
    他们翻弹了 Joy Division、Snapline、刺猬、地下婴儿,就演了两首原创,其中一首含糊地歌颂了《孤独的莉里》这支动画片,算是扣题;但据说现场像一碗粥一样,又稠又黏:“就俩和弦,综合效果器往死里加,随便嚎”。
    “人这么多啊?”
    “学生嘛,没什么演出可看,你吉他出个声,就开始燥,人像下饺子一样。”
    乐队歇业前还演了一场慈善演出,有个朋友用 SUV 给他们拉到了临沂。这回观众没那么捧场了。利里们不知道 “返送” 是什么,没调,觉得台上声音听起来真怪,演得一塌糊涂,之后乐队歇业。
    隔了一年半,邱驰来北京念书,李保宁来北京工作,宋昂琢磨俩人都来了,自己也来吧,顺便考个研——这支乐队又重新开业,他们自己也没料到。
    利里们喜欢说“没想到”,没想到自己也能在 School 演出。2014年他们受邀演了个乐队拼盘“定番·学校霸王”。宋昂把综合效果器卖了,演出前东拼西凑出来一组效果器,新买了一把吉他。那场没几个人,但邱驰说  "感觉挺不错的"。
    “也不错”是利里们的口头禅。既然演了一场,多演几场也不错,能签厂牌也不错,出了唱片也不错,似乎一切事情都在这温温和和的“也不错” 里发生。后来有场演出在小萍,被二楼的 Micheal 听到了,夸说挺好!杨海崧同他们说 “可以去办公室坐坐”。
    “我们寻思‘坐坐’ 干什么呢?也不知道干嘛,就没去。”
    第二次杨海崧邀请他们去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2016年,这回更直接干脆,“一到办公室就把合同拿了出来”。签了合同挺不错。
    这是一张跟“动画 cult 片”气质吻合的主题照

    逃离山东贫瘠,选择北京焦虑

    北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问题和抱怨也层出不穷。“首屈一指” 的房价把外地年轻人的生活成本拉高了老远,整个城市笼罩在青年焦虑里。但利里们还是离开了山东,选择驻扎北京,就像你听过的每一个义无反顾的音乐青年的故事。
    宋昂说,上高中的时候要是能遇到一个听摇滚乐的,那简直是奇迹。所以奇迹没发生,宋昂一个都没遇到。
    他上大学读的山艺,跟邱驰成为同学。但山艺的学生不爱听摇滚乐,勉强扒拉出来还分了“三派”:Beyond、五月天和谢天笑。Beyond 荣膺山东各大琴行的弹琴范本,老师们都拿他们教,“哪儿有听外国乐队的啊,没有。”
    演出太少了。有回一家超市开业,喜庆的大红色地毯铺开,花篮摆得花团锦簇,一支琴行乐队在门口愣唱一首谢天笑,邱驰就觉得挺牛逼了。
    “那你们艺术生大学毕业都做什么?”
    “开艺考班啊,我那届同学一半都在做艺考班。或者技术好的去开琴行,教人家弹 Beyond。”
    “学艺术的不创作?”
    “山东高考分太高了,大家都是为了读本科去念的艺术院校。出来了就教人家怎么艺考,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艺术学院晚上九点还要查房,挨个刷指纹。宋昂为了晚上不回宿舍出去看演出绞尽了脑汁,“我做了一个硅胶手套,上面有我的指纹,可以让同学代刷”。但即使这样,山东也没什么演出可看,Livehouse 贩卖酒水为生,场地费开得不谦逊。你就知道为什么校园演出能有1000人了,“演出太少了,能在学校里办,不用翻墙出去,肯定受欢迎。”
    山东的 Livehouse 到如今开价也不谦虚,让独立乐队们望而却步。他们不敢随便把巡演开到山东,过于入不敷出面上也不好看。让人几近恐惧的高考分数和闭塞的应试教育把人的精神需求降到最低,娱乐活动约等于 “打球”和“打游戏”,有想象力的乐队在这片土壤里长不出来。
    利里们觉得自己没做选择,仿佛他们早就知道,自己一定不会呆在山东,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这是一种必然。“最有意思的是不确定性,不知道未来在哪儿,不知道自己会走向哪个方向。”

    属于北京的自由表达

    刚来北京三个月的邱驰没有朋友,孤身一人,觉得难过又不知所终。他写了《Stay Ugly》。歌里他躺在铺满碎屑灰尘的床上,无目的。喝红星二锅头兑雪碧,烂醉。融不进街上的时尚青年。没人 call,没联系。最后他发出怒吼,不如 Stay Ugly,保持丑陋。
    《后马厂》像素描,描绘了他在鼓楼小破房间里住的日子,歌词里那句“剥裂的墙皮像跌落的风景” 是真的,“我每天早晨起床一床都是墙皮。”
    宋昂在2016年辞了职,他“觉得”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拿到面试通知就放人鸽子,“我去了也不会通过的”。他窝在家看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枪火》,在白天起床后陷入焦虑,找不到当下状态的意义。他又用柠檬水兑了小半杯酒,“我觉得工作挺浪费时间的,也会耽误我玩乐队。” 柠檬水兑烈酒爽口,宋昂一杯接一杯,敦促邱驰去看《黑社会》,“你快去看。”
    有回宋昂说,“我觉得我卡在了青春期和成年中间”。他坐在滑滑梯的地板上,眼睛不知望向何处,只是抬头望着。

    宋昂说不清的时候喜欢双手抱头

    要是演完一整张《穿过公园就到了》,他们往往筋疲力尽,观众也蹦得筋疲力尽。从头燥到尾,耸动的节奏和极少旋律的吉他还原了深陷焦虑的青年们神经紧绷的状态,在邱驰的歌词里他们都能找到共鸣:地下室逼仄,每月房租,工作压力,无法融入,城市灰暗的街景在大脑里快速掠过,他们跟着利里们在汗水中释放焦虑。
    也有到一半燥不动的人,有时候演到后半段人会越来越少。社畜第二天还得早起在门关前的最后一秒挤上地铁,靠的是体力,晚上不能都蹦光了,毕竟当代焦虑青年的另一种标配是红枸杞和保温杯。
    他们近两年的音乐也有所变化。在北京的第五年快要过去,利里们终于冲出了后朋克的框架,变得越来越自由。
    后来邱驰看完了《黑社会》,对结尾任达华跟梁家辉钓鱼那段印象深刻。“任达华把梁家辉给砸死了,配上湖边那个安逸的场景,太妙了”。他喜欢这种反差的张力,想把这种张力也放到下一张专辑里,“比如编曲会更柔和,但歌词会更尖锐有力。”

    醉酒前的排练室灯光挺浪漫的

    我问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去,他们说没有。因为这股焦虑就像是潮水涌动,推着他们向前走,“在北京,不用费多大力,你跟着走就行了。但在山东,你可能需要自己推动自己。” 没了这股潮水,家乡像是静无波澜的湖面。
    “回到山东最大的焦虑,其实是无话可说。”
    “每天下午三点起床,焦虑。然后调整情绪。调整好就到晚上了,不想睡。”
    宋昂来迟了,嘴里叼着三明治,顺了包中南海扔给邱驰。他一进排练室就倒酒,分了几个纸杯,下午两点,喝上。
    “你每天就两件事,活着和调整情绪。” 邱驰损他,“起床,调整情绪,入睡。”
    孤独的莉里 是部老动画,穿着无害外衣的 cult 片:丧母的小女孩莉里终日与蜡烛为伴,恋童癖、奴役、诡异的配乐贯穿始终。莉里在梦里拯救了王子,但被国王关进监狱。美梦转噩梦醒来,画面又成了恐怖片:电闪雷鸣,唯一一支蜡烛也熄灭了。
    孤独的利里(Lonely Leary)是一支带着噪音属性的后朋乐队,一支用素雅的唱片封面来欺骗你眼睛的动画 cult 片:干净封面下的音乐是噪音摇滚里生长出来的粗粝。宋昂的吉他在效果器下扭曲变形,像望到了变形鬼魅白色的脸;李保宁的鼓紧凑有力,氛围加倍紧绷;邱驰的歌词带着怀疑和冷感的眼睛,压低喉咙,没有旋律地唱出来,没有半点友好的意思。
    利里们离开山东,沉沦北京,在茫然失措中咀嚼焦虑。他们说这是北京特产:“北京这二十年就专产这种音乐。” 他们日复一日用音乐宣泄。为什么?宋昂总抱着头说不清,柠檬水兑烈酒让他开始上头,最后直接睡倒在排练室里。

    聊着就喝多了的你见过么

    “没想到啊,也不错”

    邱驰大学毕业前三个月,觉得不玩一个乐队不行了。听了那么多许巍、刺猬和 Joyside 的磁带,才华和激情亟待施展,否则没机会了。他走在学校路上,望见一个蘑菇头,“他看起来就像玩乐队的”,上前搭讪,就认识了宋昂。彼时李保宁跟宋昂都在琴行上课,一个学鼓一个学吉他,三大件凑齐了。
    临毕业,他们准备排练两个月,给自己弄 一场校园演出 就完事了。那场演出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捧场,观众来了将近1000人,是利里们至今为止也没打破的记录,“我们出道即巅峰”。
    他们翻弹了 Joy Division、Snapline、刺猬、地下婴儿,就演了两首原创,其中一首含糊地歌颂了《孤独的莉里》这支动画片,算是扣题;但据说现场像一碗粥一样,又稠又黏:“就俩和弦,综合效果器往死里加,随便嚎”。
    “人这么多啊?”
    “学生嘛,没什么演出可看,你吉他出个声,就开始燥,人像下饺子一样。”
    乐队歇业前还演了一场慈善演出,有个朋友用 SUV 给他们拉到了临沂。这回观众没那么捧场了。利里们不知道 “返送” 是什么,没调,觉得台上声音听起来真怪,演得一塌糊涂,之后乐队歇业。
    隔了一年半,邱驰来北京念书,李保宁来北京工作,宋昂琢磨俩人都来了,自己也来吧,顺便考个研——这支乐队又重新开业,他们自己也没料到。
    利里们喜欢说“没想到”,没想到自己也能在 School 演出。2014年他们受邀演了个乐队拼盘“定番·学校霸王”。宋昂把综合效果器卖了,演出前东拼西凑出来一组效果器,新买了一把吉他。那场没几个人,但邱驰说  "感觉挺不错的"。
    “也不错”是利里们的口头禅。既然演了一场,多演几场也不错,能签厂牌也不错,出了唱片也不错,似乎一切事情都在这温温和和的“也不错” 里发生。后来有场演出在小萍,被二楼的 Micheal 听到了,夸说挺好!杨海崧同他们说 “可以去办公室坐坐”。
    “我们寻思‘坐坐’ 干什么呢?也不知道干嘛,就没去。”
    第二次杨海崧邀请他们去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2016年,这回更直接干脆,“一到办公室就把合同拿了出来”。签了合同挺不错。
    这是一张跟“动画 cult 片”气质吻合的主题照

    逃离山东贫瘠,选择北京焦虑

    北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问题和抱怨也层出不穷。“首屈一指” 的房价把外地年轻人的生活成本拉高了老远,整个城市笼罩在青年焦虑里。但利里们还是离开了山东,选择驻扎北京,就像你听过的每一个义无反顾的音乐青年的故事。
    宋昂说,上高中的时候要是能遇到一个听摇滚乐的,那简直是奇迹。所以奇迹没发生,宋昂一个都没遇到。
    他上大学读的山艺,跟邱驰成为同学。但山艺的学生不爱听摇滚乐,勉强扒拉出来还分了“三派”:Beyond、五月天和谢天笑。Beyond 荣膺山东各大琴行的弹琴范本,老师们都拿他们教,“哪儿有听外国乐队的啊,没有。”
    演出太少了。有回一家超市开业,喜庆的大红色地毯铺开,花篮摆得花团锦簇,一支琴行乐队在门口愣唱一首谢天笑,邱驰就觉得挺牛逼了。
    “那你们艺术生大学毕业都做什么?”
    “开艺考班啊,我那届同学一半都在做艺考班。或者技术好的去开琴行,教人家弹 Beyond。”
    “学艺术的不创作?”
    “山东高考分太高了,大家都是为了读本科去念的艺术院校。出来了就教人家怎么艺考,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艺术学院晚上九点还要查房,挨个刷指纹。宋昂为了晚上不回宿舍出去看演出绞尽了脑汁,“我做了一个硅胶手套,上面有我的指纹,可以让同学代刷”。但即使这样,山东也没什么演出可看,Livehouse 贩卖酒水为生,场地费开得不谦逊。你就知道为什么校园演出能有1000人了,“演出太少了,能在学校里办,不用翻墙出去,肯定受欢迎。”
    山东的 Livehouse 到如今开价也不谦虚,让独立乐队们望而却步。他们不敢随便把巡演开到山东,过于入不敷出面上也不好看。让人几近恐惧的高考分数和闭塞的应试教育把人的精神需求降到最低,娱乐活动约等于 “打球”和“打游戏”,有想象力的乐队在这片土壤里长不出来。
    利里们觉得自己没做选择,仿佛他们早就知道,自己一定不会呆在山东,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这是一种必然。“最有意思的是不确定性,不知道未来在哪儿,不知道自己会走向哪个方向。”

    属于北京的自由表达

    刚来北京三个月的邱驰没有朋友,孤身一人,觉得难过又不知所终。他写了《Stay Ugly》。歌里他躺在铺满碎屑灰尘的床上,无目的。喝红星二锅头兑雪碧,烂醉。融不进街上的时尚青年。没人 call,没联系。最后他发出怒吼,不如 Stay Ugly,保持丑陋。
    《后马厂》像素描,描绘了他在鼓楼小破房间里住的日子,歌词里那句“剥裂的墙皮像跌落的风景” 是真的,“我每天早晨起床一床都是墙皮。”
    宋昂在2016年辞了职,他“觉得”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拿到面试通知就放人鸽子,“我去了也不会通过的”。他窝在家看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枪火》,在白天起床后陷入焦虑,找不到当下状态的意义。他又用柠檬水兑了小半杯酒,“我觉得工作挺浪费时间的,也会耽误我玩乐队。” 柠檬水兑烈酒爽口,宋昂一杯接一杯,敦促邱驰去看《黑社会》,“你快去看。”
    有回宋昂说,“我觉得我卡在了青春期和成年中间”。他坐在滑滑梯的地板上,眼睛不知望向何处,只是抬头望着。

    宋昂说不清的时候喜欢双手抱头

    要是演完一整张《穿过公园就到了》,他们往往筋疲力尽,观众也蹦得筋疲力尽。从头燥到尾,耸动的节奏和极少旋律的吉他还原了深陷焦虑的青年们神经紧绷的状态,在邱驰的歌词里他们都能找到共鸣:地下室逼仄,每月房租,工作压力,无法融入,城市灰暗的街景在大脑里快速掠过,他们跟着利里们在汗水中释放焦虑。
    也有到一半燥不动的人,有时候演到后半段人会越来越少。社畜第二天还得早起在门关前的最后一秒挤上地铁,靠的是体力,晚上不能都蹦光了,毕竟当代焦虑青年的另一种标配是红枸杞和保温杯。
    他们近两年的音乐也有所变化。在北京的第五年快要过去,利里们终于冲出了后朋克的框架,变得越来越自由。
    后来邱驰看完了《黑社会》,对结尾任达华跟梁家辉钓鱼那段印象深刻。“任达华把梁家辉给砸死了,配上湖边那个安逸的场景,太妙了”。他喜欢这种反差的张力,想把这种张力也放到下一张专辑里,“比如编曲会更柔和,但歌词会更尖锐有力。”

    醉酒前的排练室灯光挺浪漫的

    我问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去,他们说没有。因为这股焦虑就像是潮水涌动,推着他们向前走,“在北京,不用费多大力,你跟着走就行了。但在山东,你可能需要自己推动自己。” 没了这股潮水,家乡像是静无波澜的湖面。
    “回到山东最大的焦虑,其实是无话可说。”
    2019.11.04 | BY jingya |
      lonely leary北京音乐乐队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读的 采访
      2+
      Loading 0
      田鹏觉得音乐是一种解码方式,而人需要想想自己的逻辑是不是假的

      田鹏觉得音乐是一种解码方式,而人需要想想自己的逻辑是不是假的

      田鹏超级市场音乐
      现场 看的 首发
      1+
      Loading 0
      Fishdoll 《水下月潜》音乐短片

      Fishdoll 《水下月潜》音乐短片

      Fishdolljazz别的音乐首发北京爵士乐音乐现场
      读的 采访
      0
      Loading 0
      放松的《北京吗》让小老虎更加远离了 “那个” 嘻哈圈

      放松的《北京吗》让小老虎更加远离了 “那个” 嘻哈圈

      北京新专辑访谈Soulspeak小老虎
      读的 长文/话题
      0
      Loading 0
      武汉呼叫 | “搞点东西”:用抢早鸟票的劲头做物资援助的摇滚乐迷们

      武汉呼叫 | “搞点东西”:用抢早鸟票的劲头做物资援助的摇滚乐迷们

      丢莱卡武汉呼叫涂俊南乐队音乐人
      现场 看的
      0
      Loading 0
      BIELIVE #18:“新·灵·器” 篇之狗狗(Naja Naja)

      BIELIVE #18:“新·灵·器” 篇之狗狗(Naja Naja)

      bié RecordsbieliveNaja NajaNovation北京合成器狗狗音乐人音乐现场
      快讯
      0
      Loading 0
      芝加哥传奇音乐人新专试听会,International Anthem 官方活动开启预约!

      芝加哥传奇音乐人新专试听会,International Anthem 官方活动开启预约!

      Charles StepneyfRUITYSHOPInternational AnthemStep on StepSummer of Stepney别的音乐北京放克灵魂乐爵士芝加哥线下活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