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 New Talent
    • 大艺术家
    • 新作
    • 值得一去
    • 艺术话题
    0
    Loading 0
    New Talent

    “和平制品”在漫画、平面设计和文字中找到内心的和平

    2019.05.02 | BY 陆冉 |
    台湾平面设计独立出版和平制品漫画

    和平制品,《星际爱情故事》插图,2019

    我刚刚读完 “和平制品”(Paixpro)最新创作的短篇文字集《星际爱情故事》(Universe Love Story - The Last Date),这是由数个短篇小说组成的爱情故事,时空背景设定在宇宙,故事则围绕着人们的情感表露与互动展开。一个转身、一个口气、一个吻,这些日常片段都叙述得太过写实,以至于像是电影那般立体了起来。没有夸张,我已经两次被感动到哭了。

    “和平制品”(Paixpro)诞生于2015年的暑假,由来自台湾的艺术家、设计师蔡贤臻一人主理、企划、设计与出版。他定期将漫画、设计、短篇小说、个人观察与感悟分享至 社交平台。 “一开始只是想说世界和平,很单纯。到今年才发现,其实‘和平’两个字对我来讲是指心理上的和平。每天做这些图、思考、写成文章,做这些事后,像是发泄完,我就可以达到一种‘今天好像又有做一些什么事情’的感觉。”

    1992八年 展览现场,2018,台北,credit by 朋丁pon ding

    时间倒转至去年夏天的台北概念空间朋丁(pon ding),那是我第一次与和平制品真人见面。同作品给我的感觉相似,这是个诚恳又真诚的大男孩。他当时正在准备在此发表自己的硕士毕业展《1992八年》,并带着即将展出的作品向我介绍。

    如果要用漫画的口吻来形容和平制品,大概就是一记有力的直拳吧!他的作品深受漫画影响,叙事性的掌握及比例构成都让人惊喜;同时,作品也兼具平面的理性气质,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定义他。大概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吧!如他所说:“我很难定下来,看我画图的风格就知道,我没办法专注在某一种风格上。”

    《5400 PROJECT》和平制品藉由每日图像探索与累积,期许自己达到5400幅作品的一项长期项目

    和平制品的作品大多围绕着“我”为主轴,向外延伸进行创作。从以个人为单位的自我探索,至家人间的情感冲撞,再到大范围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科技未来等,都是自身对这个世界发出求救信号,用作品传达这个世代的忧愁与不安。为了安抚这些自我的焦躁,和平製品不断重复着相同的习惯努力地前进,从中得到踏实与安定的状态,而这些过程与状态正一点一点揉捏成属于和平制品的形状。这些年,他也尝试将自己的意念落实成册,出版了《巨人王国 The Giant Kingdom》、《The Red Book Series - 走马看花》、《5400 PROJECT》等书籍。

    “和平制品”作品,帮派鳄鱼

    “和平制品”作品,纸车

    《巨人王国The Giant Kingdom》,Riso 海报

    和平制品作品的视觉风格总在发生变化,实际上,和平制品本人确实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就学期间,和平制品有机会在德国交换学习,这半年之中他经历了一次很大的思维改变。“我原本对自己的风格是什么很焦虑,有一天早上在画素描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绘画的风格是不必去追求的,只需要想着自己可以学习、可以使用多少风格就好。后来在德国,这个想法又被打破,德国的插画老师和我说,你不用去刻意追求风格,因为只要你一直画下去,风格自然而然会产生。”

    “就像是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到现在,我不会特别强调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我只想追求更深入的内容。像是,我们这个世代关心的议题是什么,再从这个议题去切入,适合什么风格,我自己再去分析。”和平制品也将设计作为手段落实在社会议题上,如同志婚姻等,如同博伊斯所实践的艺术介入社会理念,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雕塑,每个个体都是这件雕塑里进行的一份子,需要共同参与构建社会的面貌。他努力用自己的语言与力量,影响与改变同世代的我们。

    和平制品也将设计作为手段落实在社会议题上

    和平制品一直保持着自我要求的每日练习,除此之外,他也发起了更多人共同参与的设计练习项目,如“A Week A Poster”、“Weekly Article Illustration Project”。这些平面设计的练习计划意图让设计师在相对较短的一周时间内,去集中思考指定议题与呈现方式,完成后让参与者相互交流。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到第 24 周,因为和平制品服役的关系,暂时停摆中。

    Weekly Article Illustration Project

    2016 年在一场活动中,和平制品发起了一项行为艺术《Not just an artist. 不只是一个艺术家》,他和参与者绘制彼此的肖像,过程中可以对话、沉默或任何自然反应。当天我们也画了彼此的肖像,我此前似乎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别人,而在这几分钟内,却不得不认真地看着眼前的人,并将他的眼睛、头发、细纹、斑点诚实地画下来。我大概能理解他做这件事的意图与目的,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式,但对他个人来说,从行为中得到上百幅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模样,又是一次自省进化的过程。

    Not just an Artist 不只是一个艺术家,海报

    服役的这一年,和平制品在创作上稍微放缓了脚步,但依然照着自己的节奏进行着,除了持续在图像上进行实验与探索外,也更深度地投入在文字创作中。和平制品这些年的日常累积,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及处理方式,我感觉到他更自由了。于是,出于好奇与关心,上周我简单地和他聊聊近况。

    《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计程车—于是改搭Uber》台南人剧团海报

    别的艺术:嗨!真真(蔡贤臻),服役生活如何?

    和平制品(蔡贤臻):服役生活比我想的要难受一点,虽然上班时间固定,但业务内容非常无聊和繁琐,像机器人一样在做事情,让我很不耐烦。唯一庆幸的是,能和不同领域的役男相处,同事人都蛮好的,工作起来感觉没这么差。在这边的人,有的已经考上律师,有的人准备去当实习医生,有的人学设计、画油画,有数学系、化学系及国文系的,也有学大数据探勘,还有学习剧场表演的,这大概是我人生中很特别又难忘的经验吧!以后很难再有这样一起共同生活的机会了。

    这一年的生活型态,有没有使心境上产生变化?

    规律的生活让我觉得身体健康很重要,面对身体的疾病,我会变得挫折及失望,但还是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如果未来想继续创作及从事这个行业,规律的作息、运动和情绪的控管都很重要。

    《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计程车—于是改搭Uber》台南人剧团海报

    听起来工作上的任务蛮饱和的,你都是利用什么时间进行创作?

    我负责的任务是盖印章,有时候案件量没这么多,就会有空闲时间,趁这个空挡,把一直准备在身边的白纸拿出来,一直画,通常我会把作品的核心概念或草图完成好,晚上下班后 7 点画到 10 点左右,但如果那天太累,我就什么事都不做,会去看个电影、影集或是书。每周五下班时,都会坐火车回老家台东。火车时间大概是两小时,我会在火车上想一下还有什么事要做或写写文章,大多是一些反省或纪录。

    这种状况下,时间好碎片啊。

    越碎片的时间越能拉长我的创作时间,每次偷空摸闲的时候就看一下,哪些部分还可以修改,哪边地方还可以增添一些没想到的东西,让作品更完整。

    “和平制品”作品,雪中抽烟

    要不要聊聊《星际爱情故事》?

    《星际爱情故事》围绕着宇宙、奇幻和爱情,这三大类都是比较能与大众产生共鸣的主题,以前就对宇宙、外星生物蛮好奇的,外太空应该还会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那面吧!像是最近发现的黑洞。我在想如果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那应该就是爱情吧!

    《星际爱情故事》配图

    故事的片段让人感觉很有共鸣,是和自身经验有关吗?

    Netflix最近有一部片叫《爱x死x机器人》,我有分析为什么他们会选这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和人有紧密联系的,爱与死这两件事是人类在一生之中一定会经历的阶段,它能很好地和人产生共鸣,有共鸣自然而然就产生阅读欲望,进而互相交流。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追求的目标,所以想试着写写看。另外一面,我分不清爱情、喜欢、厌恶……有的时候感受是极为复杂的,我会拒绝去理清,那是费力且耗时的,所以我透过写文章来思考,希望写作时能有新的体悟。

    The Red Book Series-走马看花

    一直想问,为什么你的创作输出主要都是纸本呈现?

    纸本的温度感永远都胜过数位这种直接又鲜艳的媒介,纸本的纤细也是目前数位媒介无法取代的。对我而言,纸本是最快速、最廉价的手法,能够大量复制自己的作品。如果作品只是放在网路上,反而被限制住,但如果能把它印出来,透过市集或书店来展售,即便没有卖出去,它也是被看见、被阅读的一种方式。

    纸本的页面空间和翻阅体验容易合为一体,成为传达概念的载体,但终究是二维呈现,有没有想尝试使用其他媒介来呈现作品?

    那大概是展览这个形式吧!在一个空间里,透过不同的想法去设计、摆设、布置氛围或使看展的人有另一种体验。简单来说就是从 2D 变到 3D 或 4D,4D 也包含像是香味、气味或触觉,把空间装饰后最终所呈现的面貌,那都会是我想要尝试的。

    其实二维也能有无限想像,因为每个人背景和经验不同,感受也不一样,如果能在有限的媒介中创造多种感官也很不赖吧!

    对的,没有错。

    展览真的是不错的沉浸方式,至少能在短时间里进入到你的故事,感受和体验。

    但这些或许比较适合集大成,需要一段累积之后再尝试。

    比较适合面向大众,就像你说过不希望艺术、设计离生活太遥远。

    是。

    和平制品,红书

    最近有没有什么不错推荐?

    最近在网路上看到一个毛巾操的影片,就是拿一条毛巾,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体操,有兴趣可以上网找找看,对长期需要坐在电脑前面的各个行业,我想这是一个对身体很好的保养。

    有够实用,等等找来看。

    对了,之前幸运被邀请,年底我会在台南的Error22,一个叫做鼹鼠的空间,办个人展览。时间还没确定,只有确定免费的空间而已,哈哈哈。

    服役到夏天结束吗?

    服役到9月12日。我每天都幻想退伍的那天,现在都快忘记同梯的姓名了。……我会慢慢跟他们熟络起来啦~!

    还有什么要分享的吗?

    有,6月8日、9日的小志市集,我会在现场展售一些旧作和未曝光的作品。

    非常期待!

    谢谢!

    一直以来,和平制品不断与自身的内心拉扯对抗。直到最近,我能感受到他努力与自己和解及沟通,用更巨大的能量和大众进行交流及对话。我很好奇以个人为单位的创作者究竟还有多大的可能性,但和平制品对于未来充满想像:“我未来的想像是,身边都是很有趣的人,可以互相产生连结跟互动,这样就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小生态圈。每个人都自成一个世界,却也互相流通、影响。”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真的会到达他心中所想的内心和平状态。

    ——采访后记,yuchenghsiao

    和平制品将会有一些新作品释出,会在今年台北的 “Not Big Issue 小志 / 独立刊物市集“亮相,人在台北一定要去玩,也许还能捕捉本人。

    *Not Big Issue 小志/ 独立刊物市集是台湾第一个以独立刊物为主的市集(某种意义上是台北最早的艺术书展),于2013年由京都塑胶人和摇摆少女主办,推广 zine 文化与 DIY 精神。第六届小志市集将于 2019 年 6 月 8 日- 6 月 9 日在台北湿地 B1F 举办。

    查看和平制品的个人主页,或者在 Instagram 上关注他的动态。

    和平制品,《星际爱情故事》插图,2019

    我刚刚读完 “和平制品”(Paixpro)最新创作的短篇文字集《星际爱情故事》(Universe Love Story - The Last Date),这是由数个短篇小说组成的爱情故事,时空背景设定在宇宙,故事则围绕着人们的情感表露与互动展开。一个转身、一个口气、一个吻,这些日常片段都叙述得太过写实,以至于像是电影那般立体了起来。没有夸张,我已经两次被感动到哭了。

    “和平制品”(Paixpro)诞生于2015年的暑假,由来自台湾的艺术家、设计师蔡贤臻一人主理、企划、设计与出版。他定期将漫画、设计、短篇小说、个人观察与感悟分享至 社交平台。 “一开始只是想说世界和平,很单纯。到今年才发现,其实‘和平’两个字对我来讲是指心理上的和平。每天做这些图、思考、写成文章,做这些事后,像是发泄完,我就可以达到一种‘今天好像又有做一些什么事情’的感觉。”

    1992八年 展览现场,2018,台北,credit by 朋丁pon ding

    时间倒转至去年夏天的台北概念空间朋丁(pon ding),那是我第一次与和平制品真人见面。同作品给我的感觉相似,这是个诚恳又真诚的大男孩。他当时正在准备在此发表自己的硕士毕业展《1992八年》,并带着即将展出的作品向我介绍。

    如果要用漫画的口吻来形容和平制品,大概就是一记有力的直拳吧!他的作品深受漫画影响,叙事性的掌握及比例构成都让人惊喜;同时,作品也兼具平面的理性气质,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定义他。大概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吧!如他所说:“我很难定下来,看我画图的风格就知道,我没办法专注在某一种风格上。”

    《5400 PROJECT》和平制品藉由每日图像探索与累积,期许自己达到5400幅作品的一项长期项目

    和平制品的作品大多围绕着“我”为主轴,向外延伸进行创作。从以个人为单位的自我探索,至家人间的情感冲撞,再到大范围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科技未来等,都是自身对这个世界发出求救信号,用作品传达这个世代的忧愁与不安。为了安抚这些自我的焦躁,和平製品不断重复着相同的习惯努力地前进,从中得到踏实与安定的状态,而这些过程与状态正一点一点揉捏成属于和平制品的形状。这些年,他也尝试将自己的意念落实成册,出版了《巨人王国 The Giant Kingdom》、《The Red Book Series - 走马看花》、《5400 PROJECT》等书籍。

    “和平制品”作品,帮派鳄鱼

    “和平制品”作品,纸车

    《巨人王国The Giant Kingdom》,Riso 海报

    和平制品作品的视觉风格总在发生变化,实际上,和平制品本人确实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就学期间,和平制品有机会在德国交换学习,这半年之中他经历了一次很大的思维改变。“我原本对自己的风格是什么很焦虑,有一天早上在画素描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绘画的风格是不必去追求的,只需要想着自己可以学习、可以使用多少风格就好。后来在德国,这个想法又被打破,德国的插画老师和我说,你不用去刻意追求风格,因为只要你一直画下去,风格自然而然会产生。”

    “就像是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到现在,我不会特别强调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我只想追求更深入的内容。像是,我们这个世代关心的议题是什么,再从这个议题去切入,适合什么风格,我自己再去分析。”和平制品也将设计作为手段落实在社会议题上,如同志婚姻等,如同博伊斯所实践的艺术介入社会理念,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雕塑,每个个体都是这件雕塑里进行的一份子,需要共同参与构建社会的面貌。他努力用自己的语言与力量,影响与改变同世代的我们。

    和平制品也将设计作为手段落实在社会议题上

    和平制品一直保持着自我要求的每日练习,除此之外,他也发起了更多人共同参与的设计练习项目,如“A Week A Poster”、“Weekly Article Illustration Project”。这些平面设计的练习计划意图让设计师在相对较短的一周时间内,去集中思考指定议题与呈现方式,完成后让参与者相互交流。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到第 24 周,因为和平制品服役的关系,暂时停摆中。

    Weekly Article Illustration Project

    2016 年在一场活动中,和平制品发起了一项行为艺术《Not just an artist. 不只是一个艺术家》,他和参与者绘制彼此的肖像,过程中可以对话、沉默或任何自然反应。当天我们也画了彼此的肖像,我此前似乎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别人,而在这几分钟内,却不得不认真地看着眼前的人,并将他的眼睛、头发、细纹、斑点诚实地画下来。我大概能理解他做这件事的意图与目的,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式,但对他个人来说,从行为中得到上百幅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模样,又是一次自省进化的过程。

    Not just an Artist 不只是一个艺术家,海报

    服役的这一年,和平制品在创作上稍微放缓了脚步,但依然照着自己的节奏进行着,除了持续在图像上进行实验与探索外,也更深度地投入在文字创作中。和平制品这些年的日常累积,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及处理方式,我感觉到他更自由了。于是,出于好奇与关心,上周我简单地和他聊聊近况。

    《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计程车—于是改搭Uber》台南人剧团海报

    别的艺术:嗨!真真(蔡贤臻),服役生活如何?

    和平制品(蔡贤臻):服役生活比我想的要难受一点,虽然上班时间固定,但业务内容非常无聊和繁琐,像机器人一样在做事情,让我很不耐烦。唯一庆幸的是,能和不同领域的役男相处,同事人都蛮好的,工作起来感觉没这么差。在这边的人,有的已经考上律师,有的人准备去当实习医生,有的人学设计、画油画,有数学系、化学系及国文系的,也有学大数据探勘,还有学习剧场表演的,这大概是我人生中很特别又难忘的经验吧!以后很难再有这样一起共同生活的机会了。

    这一年的生活型态,有没有使心境上产生变化?

    规律的生活让我觉得身体健康很重要,面对身体的疾病,我会变得挫折及失望,但还是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如果未来想继续创作及从事这个行业,规律的作息、运动和情绪的控管都很重要。

    《在世界中心叫不到计程车—于是改搭Uber》台南人剧团海报

    听起来工作上的任务蛮饱和的,你都是利用什么时间进行创作?

    我负责的任务是盖印章,有时候案件量没这么多,就会有空闲时间,趁这个空挡,把一直准备在身边的白纸拿出来,一直画,通常我会把作品的核心概念或草图完成好,晚上下班后 7 点画到 10 点左右,但如果那天太累,我就什么事都不做,会去看个电影、影集或是书。每周五下班时,都会坐火车回老家台东。火车时间大概是两小时,我会在火车上想一下还有什么事要做或写写文章,大多是一些反省或纪录。

    这种状况下,时间好碎片啊。

    越碎片的时间越能拉长我的创作时间,每次偷空摸闲的时候就看一下,哪些部分还可以修改,哪边地方还可以增添一些没想到的东西,让作品更完整。

    “和平制品”作品,雪中抽烟

    要不要聊聊《星际爱情故事》?

    《星际爱情故事》围绕着宇宙、奇幻和爱情,这三大类都是比较能与大众产生共鸣的主题,以前就对宇宙、外星生物蛮好奇的,外太空应该还会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那面吧!像是最近发现的黑洞。我在想如果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那应该就是爱情吧!

    《星际爱情故事》配图

    故事的片段让人感觉很有共鸣,是和自身经验有关吗?

    Netflix最近有一部片叫《爱x死x机器人》,我有分析为什么他们会选这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和人有紧密联系的,爱与死这两件事是人类在一生之中一定会经历的阶段,它能很好地和人产生共鸣,有共鸣自然而然就产生阅读欲望,进而互相交流。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追求的目标,所以想试着写写看。另外一面,我分不清爱情、喜欢、厌恶……有的时候感受是极为复杂的,我会拒绝去理清,那是费力且耗时的,所以我透过写文章来思考,希望写作时能有新的体悟。

    The Red Book Series-走马看花

    一直想问,为什么你的创作输出主要都是纸本呈现?

    纸本的温度感永远都胜过数位这种直接又鲜艳的媒介,纸本的纤细也是目前数位媒介无法取代的。对我而言,纸本是最快速、最廉价的手法,能够大量复制自己的作品。如果作品只是放在网路上,反而被限制住,但如果能把它印出来,透过市集或书店来展售,即便没有卖出去,它也是被看见、被阅读的一种方式。

    纸本的页面空间和翻阅体验容易合为一体,成为传达概念的载体,但终究是二维呈现,有没有想尝试使用其他媒介来呈现作品?

    那大概是展览这个形式吧!在一个空间里,透过不同的想法去设计、摆设、布置氛围或使看展的人有另一种体验。简单来说就是从 2D 变到 3D 或 4D,4D 也包含像是香味、气味或触觉,把空间装饰后最终所呈现的面貌,那都会是我想要尝试的。

    其实二维也能有无限想像,因为每个人背景和经验不同,感受也不一样,如果能在有限的媒介中创造多种感官也很不赖吧!

    对的,没有错。

    展览真的是不错的沉浸方式,至少能在短时间里进入到你的故事,感受和体验。

    但这些或许比较适合集大成,需要一段累积之后再尝试。

    比较适合面向大众,就像你说过不希望艺术、设计离生活太遥远。

    是。

    和平制品,红书

    最近有没有什么不错推荐?

    最近在网路上看到一个毛巾操的影片,就是拿一条毛巾,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体操,有兴趣可以上网找找看,对长期需要坐在电脑前面的各个行业,我想这是一个对身体很好的保养。

    有够实用,等等找来看。

    对了,之前幸运被邀请,年底我会在台南的Error22,一个叫做鼹鼠的空间,办个人展览。时间还没确定,只有确定免费的空间而已,哈哈哈。

    服役到夏天结束吗?

    服役到9月12日。我每天都幻想退伍的那天,现在都快忘记同梯的姓名了。……我会慢慢跟他们熟络起来啦~!

    还有什么要分享的吗?

    有,6月8日、9日的小志市集,我会在现场展售一些旧作和未曝光的作品。

    非常期待!

    谢谢!

    一直以来,和平制品不断与自身的内心拉扯对抗。直到最近,我能感受到他努力与自己和解及沟通,用更巨大的能量和大众进行交流及对话。我很好奇以个人为单位的创作者究竟还有多大的可能性,但和平制品对于未来充满想像:“我未来的想像是,身边都是很有趣的人,可以互相产生连结跟互动,这样就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小生态圈。每个人都自成一个世界,却也互相流通、影响。”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真的会到达他心中所想的内心和平状态。

    ——采访后记,yuchenghsiao

    和平制品将会有一些新作品释出,会在今年台北的 “Not Big Issue 小志 / 独立刊物市集“亮相,人在台北一定要去玩,也许还能捕捉本人。

    *Not Big Issue 小志/ 独立刊物市集是台湾第一个以独立刊物为主的市集(某种意义上是台北最早的艺术书展),于2013年由京都塑胶人和摇摆少女主办,推广 zine 文化与 DIY 精神。第六届小志市集将于 2019 年 6 月 8 日- 6 月 9 日在台北湿地 B1F 举办。

    查看和平制品的个人主页,或者在 Instagram 上关注他的动态。

    2019.05.02 | BY 陆冉 |
      台湾平面设计独立出版和平制品漫画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值得一去 艺术话题
      1+
      Loading 0
      在《百年国漫大展 Y-COMIC-X?》上,我重新梳理了一下国漫发展的路线

      在《百年国漫大展 Y-COMIC-X?》上,我重新梳理了一下国漫发展的路线

      插画深圳漫画国漫插画漫画
      New Talent 新作 艺术话题
      0
      Loading 0
      新书 |《Closing Ceremony》第二期为什么和美国干上了?

      新书 |《Closing Ceremony》第二期为什么和美国干上了?

      摄影新书独立出版摄影美国
      New Talent 值得一去
      1+
      Loading 1
      特别呈现 | 黑白城 LA CITÉ—— Stéphane BALAGNA 漫画手稿展

      特别呈现 | 黑白城 LA CITÉ—— Stéphane BALAGNA 漫画手稿展

      展览法国插画未来漫画科幻
      New Talent 值得一去 新作
      1+
      Loading 0
      与魂同行 | 去看高田唯展“一花一日”

      与魂同行 | 去看高田唯展“一花一日”

      与魂同行展览平面设计日本设计高田唯
      New Talent 值得一去 新作
      0
      Loading 0
      市井文人 anusman

      市井文人 anusman

      画廊周北京2019漫画
      New Talent 新作
      0
      Loading 0
      新书推荐 | “c-SITE#1”带来了 10 位创造者之间的接龙对话

      新书推荐 | “c-SITE#1”带来了 10 位创造者之间的接龙对话

      书籍设计对话独立出版独立杂志设计书籍设计对话独立出版独立杂志设计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