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0
    Loading 0
    BIE别的

    网红速成笔记:我花了一个月(没)把自己打造成网红

    2020.05.08 | BY 刘胖龙 |
    微博社会实验网红

    卑微起步

    我叫刘胖龙。我是 “BIE别的” 的一名编辑。
    今年初,我使用了将近十年的,好不容易通过做客 《别任性》(这期 和 这期) 而小有起色(也就是涨了七八百粉)的微博账号突然被封了,两千粉丝瞬间蒸发,六千多条原创内容(也就是一些没有价值的废话)付之一炬,我愤恨无比、心灰意冷,打算从此退出简体中文线上舞台,放弃输出我的时尚智慧、快乐哲学、打拳发言和情感谬论。尽管感到一丝可惜,但我深知网红之命与我无缘,况且我正值炸号 PTSD,对微博、甚至对一切都充满质疑。

     炸号 PTSD 持续发作  

    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法停止对网红博主们的吐槽和牢骚:
    “这位时尚博主搭配得如此普通,怎么还有这么多粉丝啊?”
    “此人天天发广告,毫无原创灵魂,怎么还有这么多粉丝啊?”
    “这人摆摆 pose 就成了 girl power 大女的榜样了啊?啥观点也没有啊!”
    长久以往,同事们终于被我成功洗脑,“大胖,你才是值得网红之名的未来之星!我们要捧红你。”
    但没想到还有一个条件,“时限一个月,你来出内容,我们用别的女孩的微博号使劲带你。看你能走多远。” 
    到底网红为何能红?怎样的内容吸粉?什么模式粉丝爱吃?为什么?就这样,我本人成了一个 “网红养成实验”。但我一点都不介意 —— 当今互联网,即使你才华横溢妙语连珠,若没有伯乐的发掘,没有大 V 的帮衬,没有团队的扶持,一个无名小卒能够崭露头角的概率几乎为零。而如今背靠 @BIE别的女孩 这个大哥号,甚至还有大哥号自己的的大哥号 @BIE别的,至少引流不成问题了。
    然而直到落笔之时,我才猛然意识到,把之前的一切称为一场社会实验听起来是如此的欠揍。因此我要先声明,尽管过程中有意识地尝试了一些额外的引流手段,但我所发布的全部内容依然是真情实感油然而生,绝非对 “公共资源” 毫无灵魂的消费与利用。对此 “实验” 微不足道的记录与说明,也仅为自嘲博君一笑,不具借鉴意义。(本段翻译:请勿取关)

    磨刀霍霍

    一番商讨,我首先对身份系统进行了调整:将名字改成了更好记的中文 “刘胖龙”,头像更换为多彩人猫合照,简介中准确提炼了我的多重人设,并据此大致规划了内容分类:1. 日常辱男,女拳出击(原本就是我的爱好之一),2. 简陋的我,时尚垃圾(我的另一块舒适领域),3. 胖言胖语,快乐真谛(像我一样没头脑,你也能够真高兴),4. Tinder 划手,荡妇知音(承袭拳师精神,诉说源源不断的倒霉经历)。

    精心制定的基础人设 

    意外惊喜旋即降临,在我向朋友分享计划之后,朋友表示:

    言出必行的朋友运筹帷幄,立刻托人去办,第二天我便接到通知,准备好迎接我人生的第一桶粉。

    朋友言出必行,我感恩戴德

    此时我获粉两千,借违规操作跻身新手村,对未来一无所知,大冒险徐徐展开。

    我发表获粉感言 

    初出茅庐

    我开始琢磨内容。质、量、独创性兼备是吸粉的保障,毫不费力进入脑海的自然是我的约会血泪史。作为 Tinder 4.5 年资深用户,配对将近 2 千人的我,无论在线上线下都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倒霉经历,简直是信手拈来的谈资。我信马由缰搜寻回忆,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形成了第一篇#知音事故会#,并号召大家一同参与,讲讲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故。可能是因为太能够引发共鸣(并且经过大哥号转发),四面八方的姐妹们纷纷留言,使用统一的文体抱怨着自己碰到过的臭弟弟,我读得津津有味,同时新增了一百多名关爱荡妇的粉丝。这条具有纪念意义的开山之作如今被置顶在我的主页,时不时仍会收到一些新的分享。

    妈妈看了会气晕

    “让臭弟弟戴套就好比劝 5 岁小孩在万圣节造型上加件外衣,‘人家戴上就不美了5555~~~(跺脚)’”

    形势一片大好,我再接再厉,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叙述了更多的事故,但大哥号也不能每条都转,话题靠自己热度又没到出圈,后续的故事也就只是小圈子的闹腾。
    接下来试试什么呢?朋友发来一段女权系脱口秀片段,而我终于想起自己本是一个字幕翻译。事不宜迟,我立刻翻译了一段《让炮友弟弟戴个套咋就这么难?》,因为太能够引发共鸣(并且经过大哥号转发),我又新增了几百名粉丝。

    之后的另一段视频来自知名度更高的 Whitney Cummings,我事先做了一番搜索,发现一段拳如雨下的遗珠之作,大肆嘲讽了男人的性欲和身体,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没人搬运,简直让我捡了个大便宜。因为 Whitney Cummings 的舞台实在精彩(并且经过大哥号转发),视频播放量水涨船高,我再度新增了几百名粉丝。

    然而,打拳虽然吸粉,但也会招来一些不速之客。果然,这条视频很快引发了评论中的骂战。实验数据的高光时刻出现。

    我兴奋观战连连点赞 

    接着,帮转的 “别的女孩” 号也被怒指 “层次低”,一位粉丝留言 “Wtf?还以为你是层次比较高的博主” 之后果断取关。我们向这位看似深受冒犯的网友发了私信,询问他感到不爽的原因。对方将内心的思考和言托出,并强调自己 “没觉得被冒犯”。

    友善磋商 

    原来做个打拳力道张弛有度的 “大女的” 博主还挺不容易,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转念一想,我何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事已至此,女拳师刘胖龙算是正式出柜了,从前的我虽也随性打两拳,但我充其量敢称自己为 “温和女权”。因为觉得自己的声音没有力量,我从不协助传播公共议题,甚至鲜少发表意见,可我决定,从今以后我要系统地打,认真地打,理直气壮、持之以恒地打,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姐姐!背负着新的目标,我感到了一种使命感:如果我的任何一句话能对任何一个人产生影响,那就是值得的!
    没想到的是,当我收拾起胡言乱语,想认真表达点女权观点的时候,就又.......没人看了......
    唉,这真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打拳也得打得妙趣横生大家才喜闻乐见。
    这时我的粉丝数达到 2600,增长速度四平八稳、乏善可陈。

    全新挑战

    #简陋的我#是我从上一个号就持续在做的话题,主要发布一些简陋单品组合而成的日常穿搭图,也是我的热情所在。我作为贫穷时尚博主登上《别任性》探讨廉价时尚经之后还收获了一些些人气,这个人设势必继续保持。
    “简陋” 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衣服实在便宜,另一方面则是我的照片背景杂乱无章,十分有碍观瞻。以往我只是给图片随意打码了事,今次却惊喜发现,某图秀秀的自动抠图水平竟是如此高超,我有如神助将图片背景统统替换为纯色,本系列图片终于变得整齐划一。为了直观显示我的搭配是多么的不值钱,我又为每张图片都加上了单品价格,每日总价平均仅需 300 元,我不由得感叹,我真是太垃圾啦!为了保证均价水平,价格稍高的单品我其实都没算进去 —— 简陋的我也很狡猾!
    但这样的图片内容终归不温不火,老粉丝激情点赞,新粉丝充耳不闻。同事灵机一动,建议我拍拍视频。这真是个好主意,我斥巨资紧急下单了一个主播必备大型落地补光灯手机支架,誓要好好修炼,乘上短视频娱乐的风口浪尖。我求新求变,推出支线栏目 “破烂大变身”,我向网友们索取不能穿或不想穿的老土旧(也有新的)衣服,录制起垃圾改造穿搭视频来。 

    我在摸索中拍素材、剪辑、配音,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制作视频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缺乏计划的我有如无头苍蝇,没有妆发,没有脚本,不断卡壳,不断重拍,原计划的每周一发可想而知是无法实现。看着我手中拙劣的成品,我预感,我所追求的 “真实简陋时尚” 定将淹没在其他博主看似天然实则讲究的视频潮水里。

    果不其然,经过千修改万检视的视频发出不久,我的粉丝数量不增反降。我开导自己,没有经历过悄然掉粉的博主不是合格的媒体人,大家因为某条微博前来关注,随即却发现这位博主并非专注该领域的专家(或是发现你的面孔原来并非美若天仙),愤而离去情有可原。由此可见,找准定位是粉丝留存的关键。而我做不到舍弃任何一项现有的内容分支,只好舍弃一小部分粉丝,这就是有得必有失。 
    话虽如此,我的自尊心难免受损,我四顾茫然,长吁短叹,心想既然我的视频已经这么傻了,不如一以贯之,让我来采访一下大家是为何脱粉吧。我从近七日取关粉丝中,选了几位发去我的疑问,至今无人理睬。

    不怕说傻话也是我的快乐哲学之一

    不过同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人们对 “转发” 按钮的态度是流动的,如果人们喜欢一个原创草根内容,人们会积极地点赞评论,但绝不会主动转发,即使偶有随机的转发也不可能产生扩散效应,故而 “转不起来”。而一旦草根内容被某个大 V 转发(这往往也是有协商和代价的),人们便突然不再吝啬,而是趋之若鹜地积极接龙,同样的内容仿佛镀了一层金,将一传十十传百呈爆发式传播。这一点我一直没想明白,只有大 V 认证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内容吗?人们对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真的有自己的判断吗?没有转发就没有曝光,没有曝光就没有影响力;大 V 愈转愈强,草根恒定垫底,我称之为 “微博马太”。 
    穿搭视频看来不是一条速成之路,我的锦囊中还剩下最后一计:转发抽奖。这是每个上升期账号都会采取的引流方式,弊端也很明显:粉丝是为奖品而不是为你而来,但求粉心切的我已不择手段!我在家中环视一周,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倒是在同事桌上发现了一本《82 年的金智英》,真不错!无门槛,低成本,能够裨益他人,抽中了不会得意忘形,没抽中也不会伤心欲绝。我发出抽奖微博,特别担心得不到响应,再次请求大哥号帮转,这才不至于丢了面子,并获得了第五次集中涨粉。

    决定就是你了!金智英!

    苟延残喘

    能试的内容都试过一遍了,当我的粉丝数再次进入沉寂,我只好另辟蹊径,尝试一些歪门邪道。
    经过同事 素鸡 的科普,我决定加入微博上隐秘流行的一种 “互助粉丝群”。你需要先找到运营此类粉丝群的博主,关注之后申请加入。也许是我的申请消息太过简略(只有一个流口水的 emoji 🤤),名字又太像一名男士,因此我被 “一群美女” 拒绝了。

    我坚称这绝非因为我不是美女 

    微博帮帮群看起来是这样的 

    我顺利进入了其他两个互助群展开暗中观察。这些群规模庞大,动辄三四千人,随意点进几个主页,看起来都是比我更加无人问津的小透明。这里的男孩女孩每天呼喊群友们 “诚信互粉” 或者为自己新发的微博点赞,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大部分求点赞的微博只是一些图文不符(并且貌不惊人)的自拍。看了几天,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行为十分古怪,终归是自欺欺人,我实在不好意思发言,索性悄悄退出了。

    奇怪的机会纷至沓来,一天我在编辑照片时,某图秀秀跳出了 “网红达人招募计划” 的广告,这个标题是如此的直白而诱人,我不假思索扫码进入了一个微信群。群管理殷切欢迎着每一位新成员,在填写问卷后,群中的工作人员添加我为好友,让我发送一段自我介绍小视频。试拍了几次都不满意,我奉劝自己还是少掺和这种 “精致美人赛”,后来便逐渐忘记了这件事。现在再看群中消息,活动似乎早已进行了几轮,不知如果我当初成功参与,是否现在已经如愿成为 “百万红人”。

    不知有没有成功变身的百万红人

    至此,我算是黔驴技穷了。我邀请同事与我进行头脑风暴,一同抓耳挠腮。大家出谋献策百花齐放:“疯狂引战!” “相亲流水席!” “扒皮黑历史!” “拍精品裸照!” “和西海皇帝传绯闻!” 这些想象力有余而操作性不足的馊主意最终无一入选。
    我也想过将一些其他平台的视频或金句挪为己用,只要豁出去做一只不怕开水烫的死猪你便能一蹴而就,许多流行大号正是这样做的,但我终究还是敌不过浓厚的版权意识,离不开我小小的道德高地,放弃了这些方案。

    我震惊四座连连发问

    一筹莫展中,压垮我奋进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我的吹水群友。更气人的是他声称自己并未争取丝毫,这只是一个 “摸鱼号”!我自惭形秽,黯然神伤,妒火中烧,一怒之下离群索居。

    复盘感悟

    这场 “实验” 最终令我收获了三千余名粉丝,去掉水分仅为一千多个,这个数字对急功近利的我来说不值一提,但我也无能为力。

    努力了这么久,就这?

    我的粉丝数目再次止步不前,但我已不再为此心急。我看到抱团的营销号互相转发着无聊的土味视频,发出夸张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我也关注了一些唠叨日常的朋友,他们的微博或平和或幽默或深邃,各有各的趣味,但共同的特点是无人知晓。我对此感到认命,这就是我们的社交媒体环境。
    对那些我不服的博主,我也许仍然不服,但我意识到每一个平平无奇的内容生产者,在背后都要付出很多努力,抛开内容质量不谈,光是保证持续生产,就已经是一项绝不简单的任务。

    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运作自己,看似是最投机取巧的奋斗方式,却也是最需要全力以赴的业余兼职 —— 不对,这明明就是一份 full time job。焦头烂额了一个月之后,我决定还是算了,顺其自然吧。

    在这一个月里,有朋友找上我合作视频(因为我的原因还是搁浅了,隔空抱歉),有陌生男网友企图私信约炮,有名不见经传的 MCN 引诱我签约。
    我为发愁内容而频频失眠,为逃避繁琐的视频剪辑而不断拖延,因过度焦虑而梦见我被人追着骂,我的文件传输助手里布满了深夜突发奇想记下的词句。
    我花了更多的钱购买不必要的新衣,每当犹豫时我都告诉自己,这是为了事业,别再挣扎,说买就买!我甚至以此为由换了个新手机。
    而我究竟为什么想红呢?是想被更多人看见和认可吗?我明明不是个外向爱现的人,被人注目审视只会令我感到局促,所以这是自相矛盾。那我是想传播观点,教育受众吗?但我缺乏学术底蕴又惰于思考,狗嘴里吐不出洞见,这是自取其辱。即使不兜圈子地说是为了变现,我这样身无长技的平庸之辈,想靠发微博赚钱可能还要向天再借至少五百年。
    可是呢,知道有人支持着你,这真的很让人开心。一想到毫不起眼的自己也能为别人提供一些力量,就感到幸福和充满勇气(日剧魂附体)。有粉丝送给我肖像画,有粉丝发来约稿邀请,我诚惶诚恐地接收了许多夸赞。渐渐的我也开始收到一些私信,女孩们向我吐露心事或者投稿吐槽,感受到被信任令我觉得一切都充满意义。
    我并没有成功成为网红,不过 “网红养成实验” 却不能说失败了。大哥号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但无论如何,我的表达欲不会枯竭,胖龙不会停止活跃!我还是会继续产出我的垃圾内容,虽然我也更加明白了,默默耕耘很难看到奇迹。

    卑微起步

    我叫刘胖龙。我是 “BIE别的” 的一名编辑。
    今年初,我使用了将近十年的,好不容易通过做客 《别任性》(这期 和 这期) 而小有起色(也就是涨了七八百粉)的微博账号突然被封了,两千粉丝瞬间蒸发,六千多条原创内容(也就是一些没有价值的废话)付之一炬,我愤恨无比、心灰意冷,打算从此退出简体中文线上舞台,放弃输出我的时尚智慧、快乐哲学、打拳发言和情感谬论。尽管感到一丝可惜,但我深知网红之命与我无缘,况且我正值炸号 PTSD,对微博、甚至对一切都充满质疑。

     炸号 PTSD 持续发作  

    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法停止对网红博主们的吐槽和牢骚:
    “这位时尚博主搭配得如此普通,怎么还有这么多粉丝啊?”
    “此人天天发广告,毫无原创灵魂,怎么还有这么多粉丝啊?”
    “这人摆摆 pose 就成了 girl power 大女的榜样了啊?啥观点也没有啊!”
    长久以往,同事们终于被我成功洗脑,“大胖,你才是值得网红之名的未来之星!我们要捧红你。”
    但没想到还有一个条件,“时限一个月,你来出内容,我们用别的女孩的微博号使劲带你。看你能走多远。” 
    到底网红为何能红?怎样的内容吸粉?什么模式粉丝爱吃?为什么?就这样,我本人成了一个 “网红养成实验”。但我一点都不介意 —— 当今互联网,即使你才华横溢妙语连珠,若没有伯乐的发掘,没有大 V 的帮衬,没有团队的扶持,一个无名小卒能够崭露头角的概率几乎为零。而如今背靠 @BIE别的女孩 这个大哥号,甚至还有大哥号自己的的大哥号 @BIE别的,至少引流不成问题了。
    然而直到落笔之时,我才猛然意识到,把之前的一切称为一场社会实验听起来是如此的欠揍。因此我要先声明,尽管过程中有意识地尝试了一些额外的引流手段,但我所发布的全部内容依然是真情实感油然而生,绝非对 “公共资源” 毫无灵魂的消费与利用。对此 “实验” 微不足道的记录与说明,也仅为自嘲博君一笑,不具借鉴意义。(本段翻译:请勿取关)

    磨刀霍霍

    一番商讨,我首先对身份系统进行了调整:将名字改成了更好记的中文 “刘胖龙”,头像更换为多彩人猫合照,简介中准确提炼了我的多重人设,并据此大致规划了内容分类:1. 日常辱男,女拳出击(原本就是我的爱好之一),2. 简陋的我,时尚垃圾(我的另一块舒适领域),3. 胖言胖语,快乐真谛(像我一样没头脑,你也能够真高兴),4. Tinder 划手,荡妇知音(承袭拳师精神,诉说源源不断的倒霉经历)。

    精心制定的基础人设 

    意外惊喜旋即降临,在我向朋友分享计划之后,朋友表示:

    朋友言出必行,我感恩戴德

    言出必行的朋友运筹帷幄,立刻托人去办,第二天我便接到通知,准备好迎接我人生的第一桶粉。

    此时我获粉两千,借违规操作跻身新手村,对未来一无所知,大冒险徐徐展开。

    我发表获粉感言 

    初出茅庐

    我开始琢磨内容。质、量、独创性兼备是吸粉的保障,毫不费力进入脑海的自然是我的约会血泪史。作为 Tinder 4.5 年资深用户,配对将近 2 千人的我,无论在线上线下都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倒霉经历,简直是信手拈来的谈资。我信马由缰搜寻回忆,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形成了第一篇#知音事故会#,并号召大家一同参与,讲讲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故。可能是因为太能够引发共鸣(并且经过大哥号转发),四面八方的姐妹们纷纷留言,使用统一的文体抱怨着自己碰到过的臭弟弟,我读得津津有味,同时新增了一百多名关爱荡妇的粉丝。这条具有纪念意义的开山之作如今被置顶在我的主页,时不时仍会收到一些新的分享。

    妈妈看了会气晕

    “让臭弟弟戴套就好比劝 5 岁小孩在万圣节造型上加件外衣,‘人家戴上就不美了5555~~~(跺脚)’”

    形势一片大好,我再接再厉,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叙述了更多的事故,但大哥号也不能每条都转,话题靠自己热度又没到出圈,后续的故事也就只是小圈子的闹腾。
    接下来试试什么呢?朋友发来一段女权系脱口秀片段,而我终于想起自己本是一个字幕翻译。事不宜迟,我立刻翻译了一段《让炮友弟弟戴个套咋就这么难?》,因为太能够引发共鸣(并且经过大哥号转发),我又新增了几百名粉丝。

    之后的另一段视频来自知名度更高的 Whitney Cummings,我事先做了一番搜索,发现一段拳如雨下的遗珠之作,大肆嘲讽了男人的性欲和身体,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没人搬运,简直让我捡了个大便宜。因为 Whitney Cummings 的舞台实在精彩(并且经过大哥号转发),视频播放量水涨船高,我再度新增了几百名粉丝。

    然而,打拳虽然吸粉,但也会招来一些不速之客。果然,这条视频很快引发了评论中的骂战。实验数据的高光时刻出现。

    我兴奋观战连连点赞 

    接着,帮转的 “别的女孩” 号也被怒指 “层次低”,一位粉丝留言 “Wtf?还以为你是层次比较高的博主” 之后果断取关。我们向这位看似深受冒犯的网友发了私信,询问他感到不爽的原因。对方将内心的思考和言托出,并强调自己 “没觉得被冒犯”。

    友善磋商 

    原来做个打拳力道张弛有度的 “大女的” 博主还挺不容易,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转念一想,我何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事已至此,女拳师刘胖龙算是正式出柜了,从前的我虽也随性打两拳,但我充其量敢称自己为 “温和女权”。因为觉得自己的声音没有力量,我从不协助传播公共议题,甚至鲜少发表意见,可我决定,从今以后我要系统地打,认真地打,理直气壮、持之以恒地打,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姐姐!背负着新的目标,我感到了一种使命感:如果我的任何一句话能对任何一个人产生影响,那就是值得的!
    没想到的是,当我收拾起胡言乱语,想认真表达点女权观点的时候,就又.......没人看了......
    唉,这真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打拳也得打得妙趣横生大家才喜闻乐见。
    这时我的粉丝数达到 2600,增长速度四平八稳、乏善可陈。

    全新挑战

    #简陋的我#是我从上一个号就持续在做的话题,主要发布一些简陋单品组合而成的日常穿搭图,也是我的热情所在。我作为贫穷时尚博主登上《别任性》探讨廉价时尚经之后还收获了一些些人气,这个人设势必继续保持。
    “简陋” 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衣服实在便宜,另一方面则是我的照片背景杂乱无章,十分有碍观瞻。以往我只是给图片随意打码了事,今次却惊喜发现,某图秀秀的自动抠图水平竟是如此高超,我有如神助将图片背景统统替换为纯色,本系列图片终于变得整齐划一。为了直观显示我的搭配是多么的不值钱,我又为每张图片都加上了单品价格,每日总价平均仅需 300 元,我不由得感叹,我真是太垃圾啦!为了保证均价水平,价格稍高的单品我其实都没算进去 —— 简陋的我也很狡猾!
    但这样的图片内容终归不温不火,老粉丝激情点赞,新粉丝充耳不闻。同事灵机一动,建议我拍拍视频。这真是个好主意,我斥巨资紧急下单了一个主播必备大型落地补光灯手机支架,誓要好好修炼,乘上短视频娱乐的风口浪尖。我求新求变,推出支线栏目 “破烂大变身”,我向网友们索取不能穿或不想穿的老土旧(也有新的)衣服,录制起垃圾改造穿搭视频来。 
    果不其然,经过千修改万检视的视频发出不久,我的粉丝数量不增反降。我开导自己,没有经历过悄然掉粉的博主不是合格的媒体人,大家因为某条微博前来关注,随即却发现这位博主并非专注该领域的专家(或是发现你的面孔原来并非美若天仙),愤而离去情有可原。由此可见,找准定位是粉丝留存的关键。而我做不到舍弃任何一项现有的内容分支,只好舍弃一小部分粉丝,这就是有得必有失。 
    话虽如此,我的自尊心难免受损,我四顾茫然,长吁短叹,心想既然我的视频已经这么傻了,不如一以贯之,让我来采访一下大家是为何脱粉吧。我从近七日取关粉丝中,选了几位发去我的疑问,至今无人理睬。

    不怕说傻话也是我的快乐哲学之一

    不过同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人们对 “转发” 按钮的态度是流动的,如果人们喜欢一个原创草根内容,人们会积极地点赞评论,但绝不会主动转发,即使偶有随机的转发也不可能产生扩散效应,故而 “转不起来”。而一旦草根内容被某个大 V 转发(这往往也是有协商和代价的),人们便突然不再吝啬,而是趋之若鹜地积极接龙,同样的内容仿佛镀了一层金,将一传十十传百呈爆发式传播。这一点我一直没想明白,只有大 V 认证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内容吗?人们对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真的有自己的判断吗?没有转发就没有曝光,没有曝光就没有影响力;大 V 愈转愈强,草根恒定垫底,我称之为 “微博马太”。 
    穿搭视频看来不是一条速成之路,我的锦囊中还剩下最后一计:转发抽奖。这是每个上升期账号都会采取的引流方式,弊端也很明显:粉丝是为奖品而不是为你而来,但求粉心切的我已不择手段!我在家中环视一周,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倒是在同事桌上发现了一本《82 年的金智英》,真不错!无门槛,低成本,能够裨益他人,抽中了不会得意忘形,没抽中也不会伤心欲绝。我发出抽奖微博,特别担心得不到响应,再次请求大哥号帮转,这才不至于丢了面子,并获得了第五次集中涨粉。

    决定就是你了!金智英!

    苟延残喘

    能试的内容都试过一遍了,当我的粉丝数再次进入沉寂,我只好另辟蹊径,尝试一些歪门邪道。
    经过同事 素鸡 的科普,我决定加入微博上隐秘流行的一种 “互助粉丝群”。你需要先找到运营此类粉丝群的博主,关注之后申请加入。也许是我的申请消息太过简略(只有一个流口水的 emoji 🤤),名字又太像一名男士,因此我被 “一群美女” 拒绝了。

    我坚称这绝非因为我不是美女 

    微博帮帮群看起来是这样的 

    我顺利进入了其他两个互助群展开暗中观察。这些群规模庞大,动辄三四千人,随意点进几个主页,看起来都是比我更加无人问津的小透明。这里的男孩女孩每天呼喊群友们 “诚信互粉” 或者为自己新发的微博点赞,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大部分求点赞的微博只是一些图文不符(并且貌不惊人)的自拍。看了几天,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行为十分古怪,终归是自欺欺人,我实在不好意思发言,索性悄悄退出了。

    奇怪的机会纷至沓来,一天我在编辑照片时,某图秀秀跳出了 “网红达人招募计划” 的广告,这个标题是如此的直白而诱人,我不假思索扫码进入了一个微信群。群管理殷切欢迎着每一位新成员,在填写问卷后,群中的工作人员添加我为好友,让我发送一段自我介绍小视频。试拍了几次都不满意,我奉劝自己还是少掺和这种 “精致美人赛”,后来便逐渐忘记了这件事。现在再看群中消息,活动似乎早已进行了几轮,不知如果我当初成功参与,是否现在已经如愿成为 “百万红人”。

    不知有没有成功变身的百万红人

    至此,我算是黔驴技穷了。我邀请同事与我进行头脑风暴,一同抓耳挠腮。大家出谋献策百花齐放:“疯狂引战!” “相亲流水席!” “扒皮黑历史!” “拍精品裸照!” “和西海皇帝传绯闻!” 这些想象力有余而操作性不足的馊主意最终无一入选。
    我也想过将一些其他平台的视频或金句挪为己用,只要豁出去做一只不怕开水烫的死猪你便能一蹴而就,许多流行大号正是这样做的,但我终究还是敌不过浓厚的版权意识,离不开我小小的道德高地,放弃了这些方案。

    我震惊四座连连发问

    一筹莫展中,压垮我奋进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我的吹水群友。更气人的是他声称自己并未争取丝毫,这只是一个 “摸鱼号”!我自惭形秽,黯然神伤,妒火中烧,一怒之下离群索居。

    复盘感悟

    这场 “实验” 最终令我收获了三千余名粉丝,去掉水分仅为一千多个,这个数字对急功近利的我来说不值一提,但我也无能为力。

    努力了这么久,就这?

    我的粉丝数目再次止步不前,但我已不再为此心急。我看到抱团的营销号互相转发着无聊的土味视频,发出夸张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我也关注了一些唠叨日常的朋友,他们的微博或平和或幽默或深邃,各有各的趣味,但共同的特点是无人知晓。我对此感到认命,这就是我们的社交媒体环境。
    对那些我不服的博主,我也许仍然不服,但我意识到每一个平平无奇的内容生产者,在背后都要付出很多努力,抛开内容质量不谈,光是保证持续生产,就已经是一项绝不简单的任务。

    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运作自己,看似是最投机取巧的奋斗方式,却也是最需要全力以赴的业余兼职 —— 不对,这明明就是一份 full time job。焦头烂额了一个月之后,我决定还是算了,顺其自然吧。

    在这一个月里,有朋友找上我合作视频(因为我的原因还是搁浅了,隔空抱歉),有陌生男网友企图私信约炮,有名不见经传的 MCN 引诱我签约。
    我为发愁内容而频频失眠,为逃避繁琐的视频剪辑而不断拖延,因过度焦虑而梦见我被人追着骂,我的文件传输助手里布满了深夜突发奇想记下的词句。
    我花了更多的钱购买不必要的新衣,每当犹豫时我都告诉自己,这是为了事业,别再挣扎,说买就买!我甚至以此为由换了个新手机。
    而我究竟为什么想红呢?是想被更多人看见和认可吗?我明明不是个外向爱现的人,被人注目审视只会令我感到局促,所以这是自相矛盾。那我是想传播观点,教育受众吗?但我缺乏学术底蕴又惰于思考,狗嘴里吐不出洞见,这是自取其辱。即使不兜圈子地说是为了变现,我这样身无长技的平庸之辈,想靠发微博赚钱可能还要向天再借至少五百年。
    可是呢,知道有人支持着你,这真的很让人开心。一想到毫不起眼的自己也能为别人提供一些力量,就感到幸福和充满勇气(日剧魂附体)。有粉丝送给我肖像画,有粉丝发来约稿邀请,我诚惶诚恐地接收了许多夸赞。渐渐的我也开始收到一些私信,女孩们向我吐露心事或者投稿吐槽,感受到被信任令我觉得一切都充满意义。
    我并没有成功成为网红,不过 “网红养成实验” 却不能说失败了。大哥号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但无论如何,我的表达欲不会枯竭,胖龙不会停止活跃!我还是会继续产出我的垃圾内容,虽然我也更加明白了,默默耕耘很难看到奇迹。
    2020.05.08 | BY 刘胖龙 |
    • 编辑:Alexwood
    • 设计:冬甩
    微博社会实验网红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BIE别的
    2+
    Loading 0
    沧州妇女郭老师简史

    沧州妇女郭老师简史

    互联网互联网太棒了网红郭老师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