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0
    Loading 0
    BIE别的

    那些在自己的球鞋上画 LV 的 00 后,可能是最不在意 LV 的人

    2019.11.26 | BY 蔡菜 |
    潮流球鞋

     “我想要双大闪电,

     就把我的 AJ 1 涂蓝了” 

    “大闪电”是 2014 年 Air Jordan 1 与藤原浩的品牌 Fragment Design 联名发售的一双鞋的昵称。9孔,靛蓝色配鞋头的黑色脚趾,鞋侧有一个小小的双闪电烙印,意思是这是藤原浩的标,很高贵。从发售起到五年后的今天,“大闪电”仍未跌下神坛,价格已经从发售价格 1499 元飞到了两、三万。
    十多倍的涨价幅度在鞋圈并不罕见,限量发售与二级市场的运作造成供需不平衡、一档节目的播出、一次意外的曝光,都能成为引发价格曲线剧烈震动的那只蝴蝶。在潮流 app NICE 上,鞋的价格是有走势 K 线图的,不亚于一支股票。
    但在 Momo 看来,和鞋店互通有无、操控球鞋价格的,是“黄牛”,踉踉跄跄地跟着趋势买进卖出的,是“韭菜”和“鞋狗”。用动植物的名字指代他们是为了表达一种不屑,顺带抒发因追赶潮流泡沫这件事儿而生的徒劳无力感。
    “东西是好,闪电logo也好看,但把鞋当股票炒,还炒那么贵,值得吗?”Momo 发问,因为真买不起。 
    但最终,Momo 还是拥有了一双“大闪电”,帮他完成梦想的人叫钱钱,一名球鞋客制师。梦想的价格是 2600 元,包邮。
    在钱钱的建议下,Momo 购入了一款 AJ 1 “黑白元年”,这双鞋的版型跟 “大闪电”一模一样。两周之后,“黑白元年”改头换面。

    配色不一样但价格却差了十多倍的“黑白元年”(左)和“大闪电”(右)

    先用去膜剂把鞋表面上的保护膜擦掉,在不需改变颜色的地方贴上保护用的美纹纸,接着,用特制的丙烯颜料把蓝黑配色涂在指定的地方,点睛之笔是鞋子后侧的双闪电标志,这个印记曾跟无数品牌并排而立,用中间的叉乘为他人加冕光环。

    钱钱定制的“大闪电”们

    但在钱钱这里,闪电标不代表任何东西,它就是由一个特制电烙铁压出来的印痕。这个一边能插电,一边能发热的铜块以 100 元左右的价格在比较专业的客制师之间流通,那是洗去一层层潮流神话和营销手段的包浆后,一件物品赤条条的制作成本。

    民间发行的藤原浩电烙铁

    于是,整个改鞋市场呈现出一种潮流圈没有也永远不会有的朴实风貌 —— 据钱钱说,改鞋师定价的依据只有一个:成本。
    同样是以“黑白元年”为起点改,改成“大闪电”需要 1300 元,改成 off-white 联名款则要 700 元。这两款成品的市价在“毒”app 上难分伯仲,球鞋迷们对它们的价值判定众说纷纭,可在客制师眼里,“大闪电”定制费更贵的原因却简单得不得了 —— 因为涂成它更费颜料。

     “做不到一模一样,
    也不必一模一样” 

    “大闪电”的成品算是定制的成品中比较完美的,肉眼乍看上去几乎和真品一模一样,但如果用手一摸,就知道颜色是涂上去的。
    如果要改成“倒钩”,或者 Off-White 联名,就需要将鞋侧面的原来的“钩子”拆下来,换上自己从皮料上剪下来的钩子。稍微专业的改鞋师会把钩子缝上去,业余的直接用双面胶贴,新钩子无法完全覆盖旧钩子,会留下一排孔缝。

    官方并没有一款黑金配色的“倒钩”

    钱钱说,其实可以把孔浇铸上,但没必要那么干,因为 “我们没法把鞋子改成一模一样的,也不想改成一模一样,我们做的大部分款式,都是真品鞋款没有的配色。” 
    这句话,一下子把 “买不起/着我改一双” 式的艳羡、追赶、模仿,和民间 DIY 的野生、解构、自造自足缝在了一起。
    “既然会被看出来是假的,那为什么还要改?”我问。
    “你觉得他们(改鞋)就是为了装逼吗?如果真这么想,直接买一个联名鞋款的 A 货不就好了?何必还买来正品、找改鞋师、再花手工费,然后等上两个星期,甚至去定制成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配色呢?”
    他又补了一句:“你问这个问题,是不了解球鞋定制。”

     “我喜欢这些logo, 

     因为觉得它们好看” 

    钱钱是广州人,被一个朋友带着入了行,大学毕业就开始了自己的改鞋生意。也许是因为拆掉了太多的“钩子”,他对做球鞋精神股东这件事儿的兴趣早已经冷却。“我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不是’椰子’或者 AJ,而是版型和配色。我不会说非要做到,新鞋一出来就去冲,一出来就去冲。”
    冲,是 sneakerhead 们的高频使用动词,买鞋必须得叫“冲鞋”,相当于李毅吧的“护”,和北方人的“整”,能包罗一切在圈内发生的行为和动作,并为其增添一种独一无二的亢奋感。球鞋买手群群名后缀统一:“XXX 冲冲群”,口号更统一:“冲就完事了”。
    一边,“Travis Scott X AJ 1”这样的官方联名一鞋难求,另一边,球鞋定制工作室们源源不断地 DIY 出了更加重磅乃至离奇的联名。钱钱的工作室曾产出过不少“LV X OFF-WHITE X AJ”,这双鞋混搭了外露标签、字母喷漆、LV 印花等元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看上去像是一本以鞋为载体的品牌 logo 图鉴。

    钱钱工作室产出的“LV X OW X AJ 1”

    类似的,还有匡威 X KAWS,VANS X LV 之类子虚乌有的联名。这就像一道一边是鞋,一边是品牌 logo 的排列组合连线题,而对其他品牌 logo 进行挪用,构成了球鞋定制市场的一大块版图。
    正在念高二的美术生炸橘子已经改鞋一年了,最初在 NIKE 的官网上发现定制服务之后,萌生了自己动手改的想法。现在,他自己穿的鞋全是经过二次加工的。球鞋客制群里,一个人把定制失败的 AJ 4 以两百块钱卖给他,炸橘子把不能修复的染色纺织面全涂黑了,鞋上画了 Bape 标志性的迷彩和牙齿。 

     但实际上 AJ 4 从来没有和 Bape 产生过关系 

    “有很多同学找我,问我能不能给他们改,但最后他们还是不愿意。他们是怕穿着定制出去,别人会说你这是假的。花钱改了,还不如原来的看起来贵。”
    “你不怕吗?”我问他。
    “我天天穿的都是自己改的鞋,只要是跟球鞋定制沾边的,你就不应该去在意别人会不会觉得它山寨。”
    “可是你这鞋也不是 Bape 联名,用了他们的元素,这不山寨吗?”
    “我只是觉得这个牙和这个迷彩在这个鞋面上会很好看,所以就把这些 Bape 的元素放上去了。这双鞋就没有真的,我怎么装真货。说到底,我只在乎画成这样好不好看,有没有人会跟我撞鞋,就这些。因为我觉得 logo 的意义就是能让鞋好看点。”

     “谁给我寄假鞋,

     我就给他寄回去” 

    尽管对 logo 的挪用百无禁忌,但在球鞋定制圈,用真鞋定制,却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你花 1299 买个 AJ 1,再加 1300 做个大闪电,总共 2000 多的样子可以拿到。你拿正品改,我不会觉得什么,但你要是拿一双 faker 来改颜色,我会看不起你,”钱钱说。
    同样在广州的改鞋师文太,自己创立了一个三人工作室,把“只收真鞋”的规定放上了明面,有客人曾经不当回事寄来假鞋,文太又原封不动地寄了回去。

    rules 

    “真的喜欢球鞋的人不可能买假鞋,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想给喜欢球鞋的客户改鞋。另外,也是防止有些人故意寄假鞋给你,又偏说自己当初寄的是真的,让你赔他。”
    真,是一种操守,钱是操守的门槛。但热爱这事儿又跟钱本身无关,“十万的鞋我也不一定喜欢,我就爱那双几百的。”
    文太所说的几百块的挚爱,是 2006 年 NIKE 发售的一双 Air Force 1,名叫 “旧金山地震”,这双鞋的鞋面爬满了地裂的纹路,后跟上缝着心电图的刺绣。“这双鞋子的钩都灰灰的,像扬起来的雾霾,天都暗下来了的那种意境,为了缅怀 1906 年旧金山大地震。虽然它不火也不贵,但有细节,有感情。”

    文太的“旧金山地震”

    就算是用正品改鞋,文太心里也有个鄙视链。曾有顾客想把一双 AJ 1 “红白”改成“芝加哥”,文太觉得这多少有点无聊。“把一双鞋改成已经有的另一双鞋,有什么意思?你在鞋上画 LV 标,画 KAWS 公仔,弄个倒钩,引用个别人的 logo 就不一样,这是挪用和拼贴,属于创作。logo,就是拼贴画里的一包烟、一条底裤、一包纸巾、一片叶子,我把它拿来是因为需要它,需要那个纹路那个颜色。”
    “那你到底改没改那双 AJ 1‘红白’?”
    “改了,那客户拿钱砸我怎么办,不过这种一般我都不拍照片啊,没劲。”
    这也是改鞋师身处下沉市场的身不由己之处 —— 仿佛在百无禁忌地采撷着消费主义符号,但实际上,也在回应着内生主流市场的引力。改鞋师们的创作空间夹在来图定制和自由发挥之间,火了的定制会迅速变成客人手里的另一张图,和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 logo 们一起被迅速复制和传播。拼贴是手法,似乎也是唯一的结果,规则,就跟最初是谁先这么改的一样无迹可循。
    于是,在客制市场与客制艺术中间,就这么有了一条混沌的分割线。 

    前几天经权志龙定制的 Air Force 1 Para-noise 一经发售就被抢购一空 图片来源:NIKE 官网

    文太告诉我,他自己限定的作品是原创,别人用的话肯定也介意,但给客人做还是得看客人的需求 —— 矛盾,但确实是改鞋师们普遍的想法。

    客人想跟大多数改鞋款一样,直接画带着 KAWS 双叉的芝麻街公仔,文太说服他用低调特别一点的方式去运用 logo。

    “鞋才是主角,不能喧宾夺主,要考虑到搭配,这是设计,不是画画好嘛。”

    文太为富起来的板仔们打造的 VANS

    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一度陷入疑惑:如果说他们虚荣,他们坦然地穿着明显不存在的款式,有的还带着显而易见的颜料和 DIY 痕迹;如果说他们没有版权意识 ,他们坚持必须用真鞋来改,即便改完之后还是免不了沦为一双大多数改鞋圈外人眼中比莆田系更离谱的“假”鞋。
    可能注定“假”的结果反倒是一种率先的如释重负,logo 自行卸下品牌的意义,成为了图库中的素材。穿鞋的人在决定定制的时候,就双手上缴了球鞋文化里炫耀的应有之义。但同时,他们得以作出另一种独一无二的宣言。失去所指的 logo 涂在货真价实的 AJ 1 上,商家利益与民间 DIY 握手言和。也许在消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反而更能抛开消费主义,把流传在 sneakerheads 间的 “冲冲冲” 解构成对配色、图案的朴素喜爱——所以,剩下的只有一个疑问了:你就说这鞋,改得好不好看吧?
    “‘LV’是烟、底裤、纸巾和叶子。”也许真的是,这些穿着 LV X OFF-WHITE X Supreme X AJ 1 的年轻人们不怕别人笑,因为他们并不在意脚上的 “LV”。

     “我想要双大闪电,

     就把我的 AJ 1 涂蓝了” 

    “大闪电”是 2014 年 Air Jordan 1 与藤原浩的品牌 Fragment Design 联名发售的一双鞋的昵称。9孔,靛蓝色配鞋头的黑色脚趾,鞋侧有一个小小的双闪电烙印,意思是这是藤原浩的标,很高贵。从发售起到五年后的今天,“大闪电”仍未跌下神坛,价格已经从发售价格 1499 元飞到了两、三万。
    十多倍的涨价幅度在鞋圈并不罕见,限量发售与二级市场的运作造成供需不平衡、一档节目的播出、一次意外的曝光,都能成为引发价格曲线剧烈震动的那只蝴蝶。在潮流 app NICE 上,鞋的价格是有走势 K 线图的,不亚于一支股票。
    但在 Momo 看来,和鞋店互通有无、操控球鞋价格的,是“黄牛”,踉踉跄跄地跟着趋势买进卖出的,是“韭菜”和“鞋狗”。用动植物的名字指代他们是为了表达一种不屑,顺带抒发因追赶潮流泡沫这件事儿而生的徒劳无力感。
    “东西是好,闪电logo也好看,但把鞋当股票炒,还炒那么贵,值得吗?”Momo 发问,因为真买不起。 
    但最终,Momo 还是拥有了一双“大闪电”,帮他完成梦想的人叫钱钱,一名球鞋客制师。梦想的价格是 2600 元,包邮。
    在钱钱的建议下,Momo 购入了一款 AJ 1 “黑白元年”,这双鞋的版型跟 “大闪电”一模一样。两周之后,“黑白元年”改头换面。

    配色不一样但价格却差了十多倍的“黑白元年”(左)和“大闪电”(右)

    先用去膜剂把鞋表面上的保护膜擦掉,在不需改变颜色的地方贴上保护用的美纹纸,接着,用特制的丙烯颜料把蓝黑配色涂在指定的地方,点睛之笔是鞋子后侧的双闪电标志,这个印记曾跟无数品牌并排而立,用中间的叉乘为他人加冕光环。

    钱钱定制的“大闪电”们

    但在钱钱这里,闪电标不代表任何东西,它就是由一个特制电烙铁压出来的印痕。这个一边能插电,一边能发热的铜块以 100 元左右的价格在比较专业的客制师之间流通,那是洗去一层层潮流神话和营销手段的包浆后,一件物品赤条条的制作成本。

    民间发行的藤原浩电烙铁

    于是,整个改鞋市场呈现出一种潮流圈没有也永远不会有的朴实风貌 —— 据钱钱说,改鞋师定价的依据只有一个:成本。
    同样是以“黑白元年”为起点改,改成“大闪电”需要 1300 元,改成 off-white 联名款则要 700 元。这两款成品的市价在“毒”app 上难分伯仲,球鞋迷们对它们的价值判定众说纷纭,可在客制师眼里,“大闪电”定制费更贵的原因却简单得不得了 —— 因为涂成它更费颜料。

     “做不到一模一样,
    也不必一模一样” 

    “大闪电”的成品算是定制的成品中比较完美的,肉眼乍看上去几乎和真品一模一样,但如果用手一摸,就知道颜色是涂上去的。
    如果要改成“倒钩”,或者 Off-White 联名,就需要将鞋侧面的原来的“钩子”拆下来,换上自己从皮料上剪下来的钩子。稍微专业的改鞋师会把钩子缝上去,业余的直接用双面胶贴,新钩子无法完全覆盖旧钩子,会留下一排孔缝。

    官方并没有一款黑金配色的“倒钩”

    钱钱说,其实可以把孔浇铸上,但没必要那么干,因为 “我们没法把鞋子改成一模一样的,也不想改成一模一样,我们做的大部分款式,都是真品鞋款没有的配色。” 
    这句话,一下子把 “买不起/着我改一双” 式的艳羡、追赶、模仿,和民间 DIY 的野生、解构、自造自足缝在了一起。
    “既然会被看出来是假的,那为什么还要改?”我问。
    “你觉得他们(改鞋)就是为了装逼吗?如果真这么想,直接买一个联名鞋款的 A 货不就好了?何必还买来正品、找改鞋师、再花手工费,然后等上两个星期,甚至去定制成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配色呢?”
    他又补了一句:“你问这个问题,是不了解球鞋定制。”

     “我喜欢这些logo, 

     因为觉得它们好看” 

    钱钱是广州人,被一个朋友带着入了行,大学毕业就开始了自己的改鞋生意。也许是因为拆掉了太多的“钩子”,他对做球鞋精神股东这件事儿的兴趣早已经冷却。“我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不是’椰子’或者 AJ,而是版型和配色。我不会说非要做到,新鞋一出来就去冲,一出来就去冲。”
    冲,是 sneakerhead 们的高频使用动词,买鞋必须得叫“冲鞋”,相当于李毅吧的“护”,和北方人的“整”,能包罗一切在圈内发生的行为和动作,并为其增添一种独一无二的亢奋感。球鞋买手群群名后缀统一:“XXX 冲冲群”,口号更统一:“冲就完事了”。
    一边,“Travis Scott X AJ 1”这样的官方联名一鞋难求,另一边,球鞋定制工作室们源源不断地 DIY 出了更加重磅乃至离奇的联名。钱钱的工作室曾产出过不少“LV X OFF-WHITE X AJ”,这双鞋混搭了外露标签、字母喷漆、LV 印花等元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看上去像是一本以鞋为载体的品牌 logo 图鉴。

    钱钱工作室产出的“LV X OW X AJ 1”

    类似的,还有匡威 X KAWS,VANS X LV 之类子虚乌有的联名。这就像一道一边是鞋,一边是品牌 logo 的排列组合连线题,而对其他品牌 logo 进行挪用,构成了球鞋定制市场的一大块版图。
    正在念高二的美术生炸橘子已经改鞋一年了,最初在 NIKE 的官网上发现定制服务之后,萌生了自己动手改的想法。现在,他自己穿的鞋全是经过二次加工的。球鞋客制群里,一个人把定制失败的 AJ 4 以两百块钱卖给他,炸橘子把不能修复的染色纺织面全涂黑了,鞋上画了 Bape 标志性的迷彩和牙齿。 

     但实际上 AJ 4 从来没有和 Bape 产生过关系 

    “有很多同学找我,问我能不能给他们改,但最后他们还是不愿意。他们是怕穿着定制出去,别人会说你这是假的。花钱改了,还不如原来的看起来贵。”
    “你不怕吗?”我问他。
    “我天天穿的都是自己改的鞋,只要是跟球鞋定制沾边的,你就不应该去在意别人会不会觉得它山寨。”
    “可是你这鞋也不是 Bape 联名,用了他们的元素,这不山寨吗?”
    “我只是觉得这个牙和这个迷彩在这个鞋面上会很好看,所以就把这些 Bape 的元素放上去了。这双鞋就没有真的,我怎么装真货。说到底,我只在乎画成这样好不好看,有没有人会跟我撞鞋,就这些。因为我觉得 logo 的意义就是能让鞋好看点。”

     “谁给我寄假鞋,

     我就给他寄回去” 

    尽管对 logo 的挪用百无禁忌,但在球鞋定制圈,用真鞋定制,却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你花 1299 买个 AJ 1,再加 1300 做个大闪电,总共 2000 多的样子可以拿到。你拿正品改,我不会觉得什么,但你要是拿一双 faker 来改颜色,我会看不起你,”钱钱说。
    同样在广州的改鞋师文太,自己创立了一个三人工作室,把“只收真鞋”的规定放上了明面,有客人曾经不当回事寄来假鞋,文太又原封不动地寄了回去。

    rules 

    “真的喜欢球鞋的人不可能买假鞋,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想给喜欢球鞋的客户改鞋。另外,也是防止有些人故意寄假鞋给你,又偏说自己当初寄的是真的,让你赔他。”
    真,是一种操守,钱是操守的门槛。但热爱这事儿又跟钱本身无关,“十万的鞋我也不一定喜欢,我就爱那双几百的。”
    文太所说的几百块的挚爱,是 2006 年 NIKE 发售的一双 Air Force 1,名叫 “旧金山地震”,这双鞋的鞋面爬满了地裂的纹路,后跟上缝着心电图的刺绣。“这双鞋子的钩都灰灰的,像扬起来的雾霾,天都暗下来了的那种意境,为了缅怀 1906 年旧金山大地震。虽然它不火也不贵,但有细节,有感情。”

    文太的“旧金山地震”

    就算是用正品改鞋,文太心里也有个鄙视链。曾有顾客想把一双 AJ 1 “红白”改成“芝加哥”,文太觉得这多少有点无聊。“把一双鞋改成已经有的另一双鞋,有什么意思?你在鞋上画 LV 标,画 KAWS 公仔,弄个倒钩,引用个别人的 logo 就不一样,这是挪用和拼贴,属于创作。logo,就是拼贴画里的一包烟、一条底裤、一包纸巾、一片叶子,我把它拿来是因为需要它,需要那个纹路那个颜色。”
    “那你到底改没改那双 AJ 1‘红白’?”
    “改了,那客户拿钱砸我怎么办,不过这种一般我都不拍照片啊,没劲。”
    这也是改鞋师身处下沉市场的身不由己之处 —— 仿佛在百无禁忌地采撷着消费主义符号,但实际上,也在回应着内生主流市场的引力。改鞋师们的创作空间夹在来图定制和自由发挥之间,火了的定制会迅速变成客人手里的另一张图,和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 logo 们一起被迅速复制和传播。拼贴是手法,似乎也是唯一的结果,规则,就跟最初是谁先这么改的一样无迹可循。
    于是,在客制市场与客制艺术中间,就这么有了一条混沌的分割线。 

    前几天经权志龙定制的 Air Force 1 Para-noise 一经发售就被抢购一空 图片来源:NIKE 官网

    文太告诉我,他自己限定的作品是原创,别人用的话肯定也介意,但给客人做还是得看客人的需求 —— 矛盾,但确实是改鞋师们普遍的想法。

    客人想跟大多数改鞋款一样,直接画带着 KAWS 双叉的芝麻街公仔,文太说服他用低调特别一点的方式去运用 logo。

    “鞋才是主角,不能喧宾夺主,要考虑到搭配,这是设计,不是画画好嘛。”

    文太为富起来的板仔们打造的 VANS

    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一度陷入疑惑:如果说他们虚荣,他们坦然地穿着明显不存在的款式,有的还带着显而易见的颜料和 DIY 痕迹;如果说他们没有版权意识 ,他们坚持必须用真鞋来改,即便改完之后还是免不了沦为一双大多数改鞋圈外人眼中比莆田系更离谱的“假”鞋。
    可能注定“假”的结果反倒是一种率先的如释重负,logo 自行卸下品牌的意义,成为了图库中的素材。穿鞋的人在决定定制的时候,就双手上缴了球鞋文化里炫耀的应有之义。但同时,他们得以作出另一种独一无二的宣言。失去所指的 logo 涂在货真价实的 AJ 1 上,商家利益与民间 DIY 握手言和。也许在消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反而更能抛开消费主义,把流传在 sneakerheads 间的 “冲冲冲” 解构成对配色、图案的朴素喜爱——所以,剩下的只有一个疑问了:你就说这鞋,改得好不好看吧?
    “‘LV’是烟、底裤、纸巾和叶子。”也许真的是,这些穿着 LV X OFF-WHITE X Supreme X AJ 1 的年轻人们不怕别人笑,因为他们并不在意脚上的 “LV”。
    2019.11.26 | BY 蔡菜 |
    • 编辑:陆冉
    潮流球鞋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BIE别的
    2+
    Loading 0
    你所定义的秩序,才是秩序

    你所定义的秩序,才是秩序

    别看品牌合作文化潮流纪录片视频设计
    BIE别的
    0
    Loading 0
    我在三里屯葬爱

    我在三里屯葬爱

    杀马特潮流葬爱
    BIE别的
    2+
    Loading 1
    马伯骞:工作中我最不想听到的词就是“潮流”

    马伯骞:工作中我最不想听到的词就是“潮流”

    buy local by local国潮时代文化潮流
    BIE别的
    0
    Loading 0
    最不靠谱的事都在伦敦遇到了!| 潮流手记:派对(下)

    最不靠谱的事都在伦敦遇到了!| 潮流手记:派对(下)

    导演手记派对潮流
    BIE别的
    0
    Loading 0
    在东欧蹦迪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在东欧蹦迪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东欧派对潮流蹦迪
    BIE别的
    1+
    Loading 1
    我们问了问派对里的年轻人们,蹦迪应该怎么穿

    我们问了问派对里的年轻人们,蹦迪应该怎么穿

    派对潮流蹦迪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