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0
    Loading 0
    BIE别的

    线上拜佛能灵验吗?

    2021.05.14 | BY Yuerr |
    拜佛艺术赛博

    你是否最近感到心神不宁?无法逃脱永世奔劳的宿命?是否犯下恶行需要忏悔?又或许希望自己与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们发现了个好地方,帮你省下了去寺庙半小时的车程,点击链接一秒钟便可以到达一座 “虚构的庙宇” 。这里供奉着 14 位神,可驱鬼辟邪,可化天地万物之气为己所用,可保未来光明,可保健康永驻。你想拜的,这里都有,只是不保证灵不灵。点击这里,进入虚构的庙宇。

    观众可以通过快速点击鼠标数十次完成身体/肉体的劳作,作为回报,屏幕中将会跳出朝拜者的图标代替真人进行叩拜。佛教不认肉身,线上拜佛则是将这一说法在无实体的数字网络中演绎至极端,而手部点击鼠标的动作把人们再次通过肉身拉回现实。

    粉碎世俗与日常的世界规则,越界…让绝对的不确定性任意流淌。拜 “自在天” 神,祈求从社会规则中解脱,得以自在逍遥。

    在人类缺席的世界,万物肆意昂扬地生长。笃信 “我们的未来很光明” ,将会自由自在飘游于天地之间,健康永驻。

    携阴调阳,集天地元气,中和万物两极。拜 “替罪羊” ,化天地万物之气为己所用,财富恒流。

    是宗教还是玩笑?

    “超级赛博拜佛网” 是一个从线上佛教传播平台嫁接过来的影子。如今,很多寺庙都开设了网站,可以观看线上做法,参加佛学院的网课。在西藏,一些寺庙只允许藏人进入,游客和汉人很难踏足,甚至在疫情期间,许多寺庙都完全关闭。相比之下,灵活的线上宗教传播能更轻易地普及到大众。

    网站中所有的神都源自于陈天灼先前的作品,不同的元素重新被策展人吴月和何竞飞整合在一起,放置在互联网的神庙之中。那些用金属或粘土制成的雕塑被附上象征神性的光晕(Aura),在戏谑旧神的同时成为新神。 “尘埃尸场主” 的原型是藏传佛教中的 “尸陀林主” ,他们负责掌管并保护八大寒林作为弃尸的处所,能增财富,可得福寿,消除大难。只不过在这座庙宇中,原本的意义被消解,新神的作用是保护朝圣者 “在梦醒时分依旧安详” ,不被噩梦惊醒,不被起床气烦恼。

    尸陀林主

    尘埃尸场主

    “尘埃尸场主” 、 “尘埃胚胎蛇“ 、 “尘埃面具” 等神皆来自于陈天灼近期的新作《尘埃》。疫情期间,他前往西藏,记录下空荡的寺庙、玉树的天葬台、结束的法会,创作出一场人类缺席的表演。所有参演的皆是神像,以及天葬台祭祀后保留下的头骨。真实场景的拍摄与 3D cgi 混合在一起,现场法会的录音与 33EMYBW 的音乐相互交响,讲述了一个从生命起源、成长进化、欲望盛开到身体死亡的周期。

    “千世界的中心 / 十亿河沙交汇而出世的生灵 / 地球的心脏 / 燃烧 釉彩 / 万物漂浮于感官的以太之中/ 山峦把自己的名字赠予河流 / 河流把自己的隽永刺青于岩体之上 / 黄金为触碰;/ 白银为天籁;/ 水晶为泪珠;/ 琉璃为轻缓偶发之死” (节选自《尘埃》)

    “千世间古老的灵体 / 畅饮他们的血液如醇酿 / 咀嚼他们的肉身如珍肴 / 吞食他们的痛苦虚化为史前记忆 ——— / 这些悠远的灵体从液态长眠中惶惶而醒 / 在那些狂喜躯体的黄昏中孕育出黎明 / 一种纯粹异质的生命形式 / 如今燃烧至无垠色尘 / 偿还他们自身演绎的杀戮。” (节选自《尘埃》)
    图片皆来源于陈天灼作品 ”The Dust/ 尘埃“ (2021)

    然而,陈天灼并不想以一个 “造物主” 的身份存在。这座庙宇中不存在谱系的问题,每一个元素都是来自于不同的作品,最终交织成一个荒诞的多重世界。不同于漫威宇宙那样的完整体系,这些神的存在更多的是对宗教中存在的个人经验的思考,比如对于自身的焦虑: 

    “一方面我是一个佛教信徒,另一方面我又生活在翻滚的世俗世界里。想要成为一个超脱的人,但是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促使着欲望膨胀 —— 想要的更多,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艺术家,作品被人关注到,被人更多人爱。这一切促成了痛苦复杂的欲望,即使你知道这些东西不是真实的,但却又无法超脱这个世界。所以这些又进一步转化成对于 ‘活着’ 的焦虑、对于所相信事物的怀疑。这种复杂多面的情感也是我想在作品中表达的。“

    粗糙、疯癫、怪异的亚文化元素与古老神秘的宗教融合在一起,是否有着消费宗教的嫌疑?陈天灼向我解释道,“我觉得不存在宗教被不被消费的问题。你在雍和宫烧香,周围四处都在卖祈福用品,琳琅满目的佛像复制品,它本身早就成为一种消费了。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消费和传播之间的界限也很模糊。我师傅觉得我做的一些东西其实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传播宗教,他觉得挺好的。之前朋友的师傅,仁波切也来看过我在木木美术馆的 ‘入迷’ 个展。在一个一切都可以被消费的世界里,也谈不上某一种消费是亵渎了。“

    在互联网中失神

    尽管 “赛博拜佛网” 旨在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呈现出陈天灼以往的作品,而非创建一个完整的宗教体系,线上拜佛仍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如此,线上空间包含着无限的可能,任何作品都可以用数字媒体的形式展示,线上展览的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超级赛博拜佛网” 来自于 PSA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 “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 展览中的十四个作品之一。在这场由吴月、何竞飞所策划的展览中,一切内容都以线上的形式出现。

    展览地址: https://ecp2020-flatland.powerstationofart.com/

    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 —— “平面” 、 “游击” 、 “失神” 总结了这场展览的特征。

     “平面” 代表的是网络世界,灵感来自于埃德温·艾勃特的小说《平面国》。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生活被网络所霸占,三维世界降成二维。吴月告诉我,即使现在美术馆都衍生出了 app ,网站,社交平台,但是线上的部分仍然只是实体空间的辅助功能,并没有做到真正的 “线上展览” 。而这一次,他们想要做的是一个独立存在于线上,不依托于现实,并且真实模拟互联网生态的展览。

    “游击” 体现在他们将所有的网络页面嵌入展览,产生一个绵密的互联网空间。点开满是浮窗的页面仿佛掉入爱丽丝的兔子洞,繁杂的互联网页面一股脑呈现在你的面前。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你永远不知道会误碰到什么窗口,或是勒索网站,或是购票窗口,或是关都关不掉的游戏页面。

    而 “失神” 想必观众已经早有体验。在短视频猖獗的当下,人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越来越短,最终迷失在繁复互联网之中。两位策展人还提到,“ Virilio 认为人类文化历史中一直存在 ‘失神’ 状态, ‘失神’ 是醒与梦的矛盾状态,是意识的突然离去,大脑的暂时放空的瞬间。他警惕技术是因为虽然技术进步,信息增加,但是人们并未获取更多,反而来不及感受,这便是高速之下的 ‘消失’ 。”

    除了文章前面提到的拜佛网站,在这里,你可以跟随 “美学大师诚安哥” 学习土味美学的精髓。

    在今日头条看人工智能编写的虚构东京奥运会新闻。

    或是点开监控直播,在 “村口 7 号” 与艺术家葛宇路对视,观看 “上海肖燕国际大酒店高配间“ 里人的一举一动,彻底满足你的偷窥欲。

    更多惊喜和隐藏彩蛋还等着你去自己探寻。

    失神者的疗愈会,我们向你发出邀请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一头雾水,迷失在无限的线上空间,加入了互联网 “失神者” 的大部队。没关系, 5 月  16 日周日,我们与 “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 一同联合,邀请观众参与 “失神者” 的疗愈会。

    点击此处,翻至文末观看视频 

    这是一个由艺术家武子杨与夏诚安打造的沉浸式工作坊,在这场聚会中,你可以听到来自部落手工乐器的即兴演奏、和音乐人一起进行手碟表演,与陌生的朋友一同书写、对谈,或是来一场 contact improvisation 舞蹈。更多具体安排请点击这里。

    武子杨《美西去了哪里?》(2021)

    你是否最近感到心神不宁?无法逃脱永世奔劳的宿命?是否犯下恶行需要忏悔?又或许希望自己与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们发现了个好地方,帮你省下了去寺庙半小时的车程,点击链接一秒钟便可以到达一座 “虚构的庙宇” 。这里供奉着 14 位神,可驱鬼辟邪,可化天地万物之气为己所用,可保未来光明,可保健康永驻。你想拜的,这里都有,只是不保证灵不灵。点击这里,进入虚构的庙宇。

    观众可以通过快速点击鼠标数十次完成身体/肉体的劳作,作为回报,屏幕中将会跳出朝拜者的图标代替真人进行叩拜。佛教不认肉身,线上拜佛则是将这一说法在无实体的数字网络中演绎至极端,而手部点击鼠标的动作把人们再次通过肉身拉回现实。

    粉碎世俗与日常的世界规则,越界…让绝对的不确定性任意流淌。拜 “自在天” 神,祈求从社会规则中解脱,得以自在逍遥。

    在人类缺席的世界,万物肆意昂扬地生长。笃信 “我们的未来很光明” ,将会自由自在飘游于天地之间,健康永驻。

    携阴调阳,集天地元气,中和万物两极。拜 “替罪羊” ,化天地万物之气为己所用,财富恒流。

    是宗教还是玩笑?

    “超级赛博拜佛网” 是一个从线上佛教传播平台嫁接过来的影子。如今,很多寺庙都开设了网站,可以观看线上做法,参加佛学院的网课。在西藏,一些寺庙只允许藏人进入,游客和汉人很难踏足,甚至在疫情期间,许多寺庙都完全关闭。相比之下,灵活的线上宗教传播能更轻易地普及到大众。

    网站中所有的神都源自于陈天灼先前的作品,不同的元素重新被策展人吴月和何竞飞整合在一起,放置在互联网的神庙之中。那些用金属或粘土制成的雕塑被附上象征神性的光晕(Aura),在戏谑旧神的同时成为新神。 “尘埃尸场主” 的原型是藏传佛教中的 “尸陀林主” ,他们负责掌管并保护八大寒林作为弃尸的处所,能增财富,可得福寿,消除大难。只不过在这座庙宇中,原本的意义被消解,新神的作用是保护朝圣者 “在梦醒时分依旧安详” ,不被噩梦惊醒,不被起床气烦恼。

    尸陀林主

    尘埃尸场主

    “尘埃尸场主” 、 “尘埃胚胎蛇“ 、 “尘埃面具” 等神皆来自于陈天灼近期的新作《尘埃》。疫情期间,他前往西藏,记录下空荡的寺庙、玉树的天葬台、结束的法会,创作出一场人类缺席的表演。所有参演的皆是神像,以及天葬台祭祀后保留下的头骨。真实场景的拍摄与 3D cgi 混合在一起,现场法会的录音与 33EMYBW 的音乐相互交响,讲述了一个从生命起源、成长进化、欲望盛开到身体死亡的周期。

    “千世界的中心 / 十亿河沙交汇而出世的生灵 / 地球的心脏 / 燃烧 釉彩 / 万物漂浮于感官的以太之中/ 山峦把自己的名字赠予河流 / 河流把自己的隽永刺青于岩体之上 / 黄金为触碰;/ 白银为天籁;/ 水晶为泪珠;/ 琉璃为轻缓偶发之死” (节选自《尘埃》)

    “千世间古老的灵体 / 畅饮他们的血液如醇酿 / 咀嚼他们的肉身如珍肴 / 吞食他们的痛苦虚化为史前记忆 ——— / 这些悠远的灵体从液态长眠中惶惶而醒 / 在那些狂喜躯体的黄昏中孕育出黎明 / 一种纯粹异质的生命形式 / 如今燃烧至无垠色尘 / 偿还他们自身演绎的杀戮。” (节选自《尘埃》)
    图片皆来源于陈天灼作品 ”The Dust/ 尘埃“ (2021)

    然而,陈天灼并不想以一个 “造物主” 的身份存在。这座庙宇中不存在谱系的问题,每一个元素都是来自于不同的作品,最终交织成一个荒诞的多重世界。不同于漫威宇宙那样的完整体系,这些神的存在更多的是对宗教中存在的个人经验的思考,比如对于自身的焦虑: 

    “一方面我是一个佛教信徒,另一方面我又生活在翻滚的世俗世界里。想要成为一个超脱的人,但是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促使着欲望膨胀 —— 想要的更多,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艺术家,作品被人关注到,被人更多人爱。这一切促成了痛苦复杂的欲望,即使你知道这些东西不是真实的,但却又无法超脱这个世界。所以这些又进一步转化成对于 ‘活着’ 的焦虑、对于所相信事物的怀疑。这种复杂多面的情感也是我想在作品中表达的。“

    粗糙、疯癫、怪异的亚文化元素与古老神秘的宗教融合在一起,是否有着消费宗教的嫌疑?陈天灼向我解释道,“我觉得不存在宗教被不被消费的问题。你在雍和宫烧香,周围四处都在卖祈福用品,琳琅满目的佛像复制品,它本身早就成为一种消费了。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消费和传播之间的界限也很模糊。我师傅觉得我做的一些东西其实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传播宗教,他觉得挺好的。之前朋友的师傅,仁波切也来看过我在木木美术馆的 ‘入迷’ 个展。在一个一切都可以被消费的世界里,也谈不上某一种消费是亵渎了。“

    在互联网中失神

    尽管 “赛博拜佛网” 旨在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呈现出陈天灼以往的作品,而非创建一个完整的宗教体系,线上拜佛仍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如此,线上空间包含着无限的可能,任何作品都可以用数字媒体的形式展示,线上展览的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超级赛博拜佛网” 来自于 PSA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 “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 展览中的十四个作品之一。在这场由吴月、何竞飞所策划的展览中,一切内容都以线上的形式出现。

    展览地址: https://ecp2020-flatland.powerstationofart.com/

    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 —— “平面” 、 “游击” 、 “失神” 总结了这场展览的特征。

     “平面” 代表的是网络世界,灵感来自于埃德温·艾勃特的小说《平面国》。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生活被网络所霸占,三维世界降成二维。吴月告诉我,即使现在美术馆都衍生出了 app ,网站,社交平台,但是线上的部分仍然只是实体空间的辅助功能,并没有做到真正的 “线上展览” 。而这一次,他们想要做的是一个独立存在于线上,不依托于现实,并且真实模拟互联网生态的展览。

    “游击” 体现在他们将所有的网络页面嵌入展览,产生一个绵密的互联网空间。点开满是浮窗的页面仿佛掉入爱丽丝的兔子洞,繁杂的互联网页面一股脑呈现在你的面前。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你永远不知道会误碰到什么窗口,或是勒索网站,或是购票窗口,或是关都关不掉的游戏页面。

    而 “失神” 想必观众已经早有体验。在短视频猖獗的当下,人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越来越短,最终迷失在繁复互联网之中。两位策展人还提到,“ Virilio 认为人类文化历史中一直存在 ‘失神’ 状态, ‘失神’ 是醒与梦的矛盾状态,是意识的突然离去,大脑的暂时放空的瞬间。他警惕技术是因为虽然技术进步,信息增加,但是人们并未获取更多,反而来不及感受,这便是高速之下的 ‘消失’ 。”

    除了文章前面提到的拜佛网站,在这里,你可以跟随 “美学大师诚安哥” 学习土味美学的精髓。

    在今日头条看人工智能编写的虚构东京奥运会新闻。

    或是点开监控直播,在 “村口 7 号” 与艺术家葛宇路对视,观看 “上海肖燕国际大酒店高配间“ 里人的一举一动,彻底满足你的偷窥欲。

    更多惊喜和隐藏彩蛋还等着你去自己探寻。

    失神者的疗愈会,我们向你发出邀请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一头雾水,迷失在无限的线上空间,加入了互联网 “失神者” 的大部队。没关系, 5 月  16 日周日,我们与 “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 一同联合,邀请观众参与 “失神者” 的疗愈会。

    点击此处,翻至文末观看视频 

    这是一个由艺术家武子杨与夏诚安打造的沉浸式工作坊,在这场聚会中,你可以听到来自部落手工乐器的即兴演奏、和音乐人一起进行手碟表演,与陌生的朋友一同书写、对谈,或是来一场 contact improvisation 舞蹈。更多具体安排请点击这里。

    武子杨《美西去了哪里?》(2021)

    2021.05.14 | BY Yuerr |
    • 编辑:蔡菜
    拜佛艺术赛博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BIE别的
    5+
    Loading 0
    月入四千的艺术行业女孩工作小结

    月入四千的艺术行业女孩工作小结

    别的女孩女孩故事艺术艺术家
    BIE别的
    1+
    Loading 0
    当豆瓣一星降落在备受瞩目的动画艺术家那里

    当豆瓣一星降落在备受瞩目的动画艺术家那里

    动画导演电影艺术艺术家
    BIE别的
    0
    Loading 0
    两位 NFT 艺术家和我们聊了聊 Web3 新世界

    两位 NFT 艺术家和我们聊了聊 Web3 新世界

    NFTWeb3艺术
    BIE别的
    1+
    Loading 1
    40年前的下城:贫穷的年轻人,自由的爱情与行动

    40年前的下城:贫穷的年轻人,自由的爱情与行动

    下城城市展览涂鸦移民纽约艺术
    BIE别的
    0
    Loading 0
    毕业了!我是不是当不成艺术家了。。。?

    毕业了!我是不是当不成艺术家了。。。?

    毕业艺术艺术家艺术生青年艺术家
    BIE别的
    1+
    Loading 0
    好消息:你也能成为艺术家 —— 在 AI 的帮助下

    好消息:你也能成为艺术家 —— 在 AI 的帮助下

    AI互联网太棒了人工智能数字艺术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