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对《惊奇队长》90年代风格网站的迷恋,都来自对《空中大灌篮》网页的遗忘
上次通过浏览器去访问漫画英雄电影的官网,还是《守望者》(Watchman)上映前,在那个网站里,你可以在线玩到一款 16-Bit 动作清版的街机游戏,故事背景是 “民兵”(Minutemen)活跃的时期,你能够选用一代目的 “夜梟” 与 “丝魂”。我在拳打脚踢中去补充原作的知识点的同时,不免会将这款为电影宣传造势的游戏,与《双截龙》、《快打旋风》进行比较,毕竟难得能玩到一款80年代复古风的游戏,况且还是免费的。
不过,那也是2009年的事了,现在都已是2019年,这周《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就要上映,10年一个节点,我又被这位超能女英雄的 电影官网 所吸引,我不再是握着摇杆、手心流汗的街机厅屁孩,我成长蜕变成为了90年代网民。
《美国队长》的上映,借助铺天盖地的征兵广告和动员令,把我卷入我并不熟悉的二战硝烟,可能也只有 佩姬·卡特 更怀念那个时代。此次,《惊奇队长》的剧情,则回到了我真正所经历过的20世纪90年代。
配合电影上映前造势的官网从头至尾都洋溢着一股少年心气, 所看到的每一个像素 ICON,都是早期互联网美学的历史重现。
还没有 KPI 考核的时代就存在的访客计数器、质朴的签到留言薄、彩虹色渐变特效、橡皮管般拉伸的立体浮雕、再熟悉不过的 Comic Sans 字体,用当下语境来形容的话,就是漫迷中老年表情包的大舞台。
如此评价确实有些不恭敬,但想必不少访问过《惊奇队长》官网的 “中年人” 们会想起自己曾经在大学时代苦学 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 “网页开发三剑客” 过后的毕业成果展示。
据漫威的软件工程师 @Lori Lombert 在 Twitter 上透露,整个网站源代码容量只用了10MB。为了原汁原味回到90年代,他们专门使用 Frontpage 进行设计,并放在 Angelfire 的免费网页存储空间进行托管。
庆幸我不是在90年代的网络条件下进行浏览,要不然,9600bps 的波特率,每秒钟 1.2KB 的下载速度肯定会把我给整死。
海量密集的每日推送时刻将我们所包围,自发的探索心萎缩成了葡萄干,左手时刻停留在 WSAD 的键位准备着起手势与右手紧握鼠标的同步操作,只能在玩 FPS 游戏时才能见到了。一根手指滑动手机屏幕的步骤,无声地完成了信息接收。
在浏览《惊奇队长》的官网的这会时间里,我仿佛听到了 Modem 拨号的蜂鸣声,听到了父母指责我电话占线的唠叨声。
在原教旨的互联网精神被摧毁到破败不堪的今天,更需要漫威的创意造势来充当涂抹在信息碎片上的一剂治愈软膏。 我们处在90年代文化全面复苏的回潮之中,淘宝上老爹球鞋老爹裤的高搜索量和交易额是服饰上的例证,相较于80年代的模糊记忆,后天的知识补全,90年代人格搭建期所经历的所有文化都沉淀得更扎实,因为它们全部和我们的青春期挂上了钩,互联网就是钩子上所挂着的最大诱饵。
定好《惊奇队长》等着首映礼那晚去完成90年代流行文化大问答,绝不是这篇文章的总结性收尾。
一.《星际之门》也是电影走进互联网的大门:
借着这事,我开始寻思,如果,我真得想去体验一个货真价实的90年代的电影官网,我该去找哪个?他们是否还都存在着?我是不是应该从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官网开始找起?甚至不少现在还在翻拍续集的系列,都是从90年代起步的。比如 米高梅 1994年10月上映的科幻片 《星际之门》(Stargate),迄今为止,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自己官网的电影作品,便是它。
5500万美元成本,近2亿票房,随后至今不断催生出的电视剧、动画剧集,都从各方面验证《星际之门》在好莱坞科幻影视作品中的独特地位,然而,树立其良好口碑的功臣席位中,促进电影发行为目的的官网,应不应该能占有一席?
25年前的网址还能生效,首页的导语是这么写的:“点击下面图片来感受今年最激动人心的电影之一的内容”(Click on the pictures below to learn more about what is sure to be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films of the year!)。
整个页面,只有三个图片链接,图片已经失效,三个链接分别指向 “演职人员名单”、“电影片段”、“电影简介”,需要 Quicktime 1.6.2 版本播放的视频可能也穿过了《星际之门》,着陆在我找不到的地方,我无从判断出1994年的影迷网民们造访时的心情如何如何,要是我不摒弃住优越感以俯视姿态来定论的话,我觉得我进入的是一个上世纪的高中生的个人主页。
毕竟那只是个起点,正是因为《星际之门》迈出了踏向互联网未知领域的进取步伐,后人们才不断的把探索之路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给一一踏平。宽容的看待还是为我接下来的搜寻结果,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二.迈克尔·乔丹 与 兔八哥 的最后赛季:
当搜索关键词为90年代电影网站时,《空中大灌篮》(Space Jam)总是会被当作那个时代的活化石所提及到。
这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作品,不光是让 迈克尔·乔丹 伸出了堪比橡胶果实的臂膀,完成了振奋人心的灌篮大逆转,同时也是华纳卡通群星 “乐一通”(Looney Tunes)在90年代院线荧幕的奋力一博,当然,还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程序员们创造了影响后世20多年之久的互联网流行文化的契机。
1996年的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刚刚从《永远的蝙蝠侠》(Batman Forever)中收获了3.36亿美元票房,殊不知来年的《蝙蝠侠与罗宾》(Batman & Robin)会遭遇差评与国内市场的失败(海外市场还算成功),将系列口碑带到蝙蝠洞的谷底,要提《黑客帝国》在子弹时间里赚大钱、《哈利·波特》把魔法石变成祖母绿,还都是后话呢,重新审视自身旗下能和 ACG 领域发生关联的 IP 也只剩下显出退休疲态的 “乐一通” 了。
怎么延续兔八哥(Bugs Bunny)的品牌生命力呢,毕竟在整个华纳体系里,兔八哥的地位就相当于是一个嬉皮、幽默版的米老鼠,尽管没有那么多主旋律来束手束脚,但是,要论混蛋比不上《瘪四与大头蛋》(Beavis and Butt-Head),论滑稽《德克斯特的实验室》 (Dexter's Laboratory)天天上演荒唐秀,就算动画呈现方式,《变形金刚:超能勇士》(Beast Wars:Transformers)打来的 3D 重拳也都能让守在电视机前的潮孩们爬不起身。
最后的筹码还是决定让 迈克尔·乔丹 给卡通明星们来次取长补短,和外星坏蛋们打场球。乔丹带领的 “乐一通” 球队,关系着银河系的命运,华纳兄弟的命运,做为一部真人动画电影,《空中大灌篮》8000万美元的成本,比1988年《谁陷害兔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的成本高出了3000多万,这是公司成立73年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电影。
在2.3亿票房达成前,获得MTV电影奖、格莱美奖项前,成为历史上第一卖座的篮球主题电影前,华纳兄弟的上上下下可能无法像 R.Kelly 给电影唱的主题歌那样笃定:I Believe I Can Fly。
电影首映三周前,选定在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华纳旗舰店举行剪彩仪式,飞人乔丹与兔八哥同到场的文化名人欢聚一堂,电影的宣传怎么能不造成轰动,喜欢篮球的孩子们都扎堆在门口进不去,干着急!
三.《空中大灌篮》网站上线始末记:
1.华纳弃儿群像:
事实证明,这次的社交营销是成功的,与热闹非凡的华纳旗舰店相隔几个街区的写字间内,5个没人在意的弃儿却刚刚为《空中大灌篮》的网站上线松了一口气。他们就像是海报上巨星信息之外的那行网址似的,不受重视。
这个负责在线宣传的5人团队由 Donald Buckley、Dara weiss、Michael Tritter、Jen Braun 和 Andrew Stachler,3男2女组成。
Donald Buckley:
领队的 Donald Buckley 之前是华纳兄弟影业的广告宣传部副总裁,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带领团队从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去挖掘潜在的观众,不管他们藏在哪里,宣传的辐射面一定要照到他们。
早在图形浏览器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Donald 就在夜色中,与世界连线,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互联网上推广电影对他而言就是一次创造性职业锻炼,就好比是新开业了一家游乐场,他得赶紧跑过去在显眼处张贴电影海报。
所以,《星际之门》的电影网站启发了他,他比许多同行都提早的顿悟到了未来的流行趋势,看到了互联网的前景。
真正挡在他面前得并不是技术实现难题,而是无法说服上级分配预算,来帮助他的团队去开拓这个未知的疆域。经过了不懈的努力,Donald 终于争取到了开发团队的名额。
管理层同意他去聘请一名在 Time Inc 旗下的网站 Pathfinder 就职的网页设计师 Dara weiss。
Dara Weiss:
二人合作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1995年春上映的《永远的蝙蝠侠》(Batman Forever),同时也是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个电影网站。
接手业务之初,Dara 还不熟悉 web 的整体开发,没日没夜的自学 HTML 和Super Basic, 仔细研究其他网站是怎么实现设计的。
Dara 苦学的时候,Donald 也没闲着,还在为团队争取更多资源和重视而游走在高层之间。他要说服摄制组,提供给他们像报刊杂志独家发布的内容一样的剧照,用于网站更新,甚至,将电影官网的网址印刷到海报上这样的小事,还要跟公司管理层扯半天皮,让他们明白互联网的宣传环境到底是什么样,未来的宣传战役不光只是在电视里播放段预告片这么简单。
网站上线前,公司上上下下和他们的家人,根本不明白他们整天在忙些什么。
1996年的春天,又有两名新成员加入。
Michael Tritter:
刚从斯洛伐克呆了3年归来的 Michael Tritter 才26岁,Oberlin 大学的政治学位导致他刚来的这个新集体的时候老是爱情绪激动,对于权威他始终抱有批判态度,要不是为了生计,他才不会来华纳卖命呢,好在,Donald 同样大胆张狂的工作态度征服了他,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小作坊的工作节奏。
Jen Braun :
而来自克利夫兰的 Jen Braun 则是一个狂热的女蓝球迷,从记事起,篮球始终在她的个人记忆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父母总驾车带她去奇菲尔德体育馆为克利夫兰骑士队加油,每场比赛结束,她的相机也都照满了比赛的盛况。
要说起她和《空中大灌篮》的缘分,和乔丹的缘分,恐怕,1989年5月7日就已经安排上了,这一天是 NBA 季后赛,公牛队 VS 骑士队,正是这次比赛,乔丹用16英尺外的跳投,以101:100,一分之差,终结了骑士队,历史上管这一幕叫做 “那一投”(The Shot),Jen 到现在也无法忘记骑士队选手 克雷格·伊洛(Craig Ehlo)在失败中崩溃的表情。
摄影的爱好预示着她未来的职业规划,1990年,她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主修平面设计,1994年在《连线》(Wired)杂志实习的经历,令她对互联网萌生了兴趣,由于学校没有网页设计的课程,她只能选择自学,1995年毕业前,她为学校创建的交互式校园地图网页,成为了成果汇报,不过,导师们只给了她 “B-” 的成绩,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通过电脑去进行过访问体验,只是在打印纸上像看答题纸一般草草的过目了一下,即使这个网站存活了许多年。
毕业之后,Jen 直接进入了 Pathfinder,与 Dara 成为了同事, 刚工作了3个月,就被 Dara 挖了过来,组成现在的阵容。
2.《龙卷风》刮起的头脑风暴:
距离华纳位于加州的总部2500公里的小工作室里,Donald 领导的在线宣传部门一直维持着独立的生态运转,每周三的午餐会上大家乐于花上数小时时间,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大家都希望所制作的网站能够与平淡无奇的传统推广手段区分开,毕竟要想让挑剔的观众从客厅的沙发上抬起屁股走进电影院,你得换种方式来吆喝。
1996年夏季上映后轰动一时的灾难片《龙卷风》(Twister)就是大家头脑风暴的智慧体现。
电影网站登陆后,弹出老式电脑终端机一样的黑屏幕绿字体,访问者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点开后,邮件的内容是龙卷风正在距离你向东30英里的地方朝你袭来的危险预警,并询问你是否想成为一名志愿者,来了解如何防止龙卷风的破坏灾害。
随后,你会跳转到 “恶劣天气研究所的实验室”(Severe Weather Institute Research Lab)去学习一些自救自护的实用知识,整个网站上,访问者丝毫找不到与电影相关的剧情介绍内容,因为团队对这些模式化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更想带给大家一种危难来袭前的在线体验。
3.总算能凑够5个人去打篮球了:
经历了几个项目的实践与磨练,大伙们俨然一副轻车熟路的代码先行者的姿态,这都是得益于一本名为《教你在14天内玩转 HTML》(Teach Yourself Web Publishing with HTML in 14 Days)的800页工具书,从被翻烂的外貌来看,就能判断出,大伙儿早就把里面的内容给吃透了!
Andrew Stachler:
《龙卷风》刮过之后,大家的灵感不断的迸发,这年秋天,同样在辛辛那提毕业的 Andrew Stachler 以设计实习生的身份加盟,5人组的完美开发阵容才算是真正意义的集结完毕,接下来就要以篮球比赛上场球员的阵容,在网上来个《空中大灌篮》了!
4.网上的赛季开始了:
前期企划阶段,Jen 与 Michael 最早的设计思路是用占位符添加出一张陈旧的地铁车站背景图,墙壁上贴满了《空中大灌篮》海报,车厢里坐满了 “乐一通” 的卡通明星们,然而事实证明,网页中连续插入几张图片,左右所产生的像素间距导致这一方案行不通。
于是,后续方案便是我们现在登陆时所看到界面,星系图般简约直观的首页,每颗行星都是一个图片链接。
Jam Central :
Luna Tunes:
Stellar Souvenirs:
Line up:
Behind the Jam:
Planet B-Ball:
丰富的图片资源展示是由 Jen 所完成的,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解决了了图标设计,DeBabelizer 压缩了所有 Gif、 Jpg 的图片容量,在保证减少容量的大前提之下,能搭建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片场景观,也实属不易!前面提到的 VR 展示全都是用实在的笨办法给实现的,在华纳片场搭建的篮球场上摆好三脚架,每15度的角度拍摄一张照片,最后拼凑出了360度全景景观。当然还有围绕剧情角色的在线竞答和到现在也没有被招全的彩蛋信息,开发组到现在也不想公布谜底。
简直无法想象这些都是在 Flash 网页交互动画设计工具问世前的3年所实现的观感。
即使今天你放在手机上操作也一样顺畅,导航与分区,一目了然。那些用 Quicktime 播放的被压缩出颗粒画质的视频片段,看起来真的恍如隔世。尤其是在 1080p 的今天看起来,格外的具有考古意味。
《空中大灌篮》的网站不经意间定义了一个丰满成熟的网页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与内容,甚至审美标准。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能被网页开发人员当作教科书学习的网站,是在无人监管,自由创作的开放环境中所完成的。
正是因为是一群年轻人们所着手制作的网站,近乎冷漠随意的语气措辞更贴近青少年们的认知习惯。比如这句:乔丹和几个比他矮小,篮球天赋也不如他的人在比赛。
或是这句:让我们走进历史上最高科技、高概念、最具野心的电影制作当中去,了解伟大的篮球巨星乔丹如何从俏皮英雄兔八哥那里得到一个热吻的!再来看看乔丹和穿绿套装绿面具的怪人们打篮球的场面 — 这些可是电影里你看不到啊。
上述缺乏激情的文案,确实是出自对 NBA 始终提不起兴趣的 Michael 之手,讽刺的是,他后来有了一个只对关心篮球的儿子。
网站开通访问的那段时间并没有引发火爆的访问量,电影高管们也根本不在乎,似乎在他们眼里,官网只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宣传补充,只是为了填空,在北美票房达到9000万,海外票房1亿4000万之后,乔丹 与 兔八哥 的荧幕赛季也结束了,大家就像散场时丢弃爆米花桶一样,忘记了有这么一个网站的存在了。
四.沉寂的14年:
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所有和《空中大灌篮》有关的重要角色,都上演了 BB鸟(The Road Runner) 与 歪心狼(Wile E. Coyote)我跑你追时,后者掉下悬崖的桥段。
先是2001年第五大道的华纳旗舰店停止营业,没有成功动画的问世,何来文化衍生品?新生代 3D 卡通的技术神拳大行其道,网络购物加速了周边零售的滑坡,高涨的租金成本使得旗舰店更像是立在闹市区的一块昂贵的广告牌。
年末上映的翻拍自60年代同名犯罪电影的《十一罗汉》(Ocean's Eleven),没能像片中的剧情一样,一夜之间召集全各路好汉,Jen 早在1999年就离开团队,前往西班牙工作,Dara 赶在世纪交替之际办了离职。《十一罗汉》的推广过后,所有电影相关网站的制作全部改为外包,Donlad 也于2008年离开工作室,创建自己的营销公司。
2003年更是伤感的年份。
先是乔丹在4月16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投进两个罚球后,在全场21257名观众和76人队球员的掌声中下场。
和《空中大灌篮》同样选择11月上映,同样真人动画手法制作的《华纳巨星总动员》(Looney Tunes: Back in Action)680万票房惨败,没能收回800万的拍摄成本。
再度唤醒《空中大灌篮》的记忆已经是14年后的2010年末的事了,开赛的哨声吹响与续集的拍摄计划没什么关系。
五.2010年12月29日的哨声:
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 F.A.T Lab(The Free Art and Technology Lab)的成员 Steve Lambert,在2010年12月29日这天的 “黑客101”(Hacking 101) 课程中,分享了学生推荐的《空中大灌篮》的网站,并以 “《空中大灌篮》的网站还保持着1996年的样子”(Space Jam” movie website has been left untouched since 1996)为题抄送给了 F.A.T Lab 的邮件组。
恰好拥有 BuzzFeed 这个新闻聚合网站的 Jonah Peretti 也是 F.A.T Lab 的一员,致力于从数百个新闻博客获取订阅源,通过搜索发送信息链接,给用户们提供当天网上最热门的事件,加以病毒式营销是他能盈利的艺术创作手段,《纽约时报》都将他的行为称作是 “病毒式营销热狗”(viral marketing hot dog),他自然而然的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怀旧话题。
BuzzFeed、Reddit、 Yahoo Sports、多伦多的 CBC News 等一大票媒体,将《空中大灌篮》网站还存在的消息,像多米诺骨牌一般接二连三的推送了出去,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关注,2010年的最后几个小时里,相隔14年光阴突如其来的50万访问量,老影迷的怀旧朝圣与新网民的猎奇观察是纵向比较的比例尺的两端,直接就把《空中大灌篮》的互联网洞穴壁画遗迹给逛瘫痪了。
庆幸 Michael Tritter 和 Andrew Stachler 俩人还在华纳,没有另谋高就,Michael Tritter 升职成互动营销副总裁,Andrew Stachler 成为他的副手,在接到一个请愿重新开放网站的投诉电话后,那个以银河系为灵感的页面又回来了,不合时宜的出现在更薄更轻巧的液晶显示器中。
本想踏实回国同家人欢度新年假期的 Jen Braun 也被卷入了这场怀旧狂欢,Reddit 上的用户通过她个人网站上的邮箱,联系到了她,邀请她与网友们完成一轮 “Ask Me Anything” 的线上问答,你来我往的 Q & A 中,似乎年轻一代更在乎从事网页设计师的收入问题。
坐在 Showtime Networks 首席执行官位置上的 Donald Buckley 那几天一直被助理揪住不放,20来岁的孩子太想听他讲当年的创业史了。
与之相比,忙着开公司销售防紫外线雨伞的 Dara Weiss 面对突如其来的翻旧账,反而显得尤为感伤,她指出了数字媒体时代最大的悲剧就是当你想回看过去的内容时,许多已经荡然无存了,一旦删除命令执行,就什么都没有了,都是永久性的消失,不像其他媒介一样还能做到有据可查。
通过《空中大灌篮》网站重见天日的始末,续集的拍摄跟着提上了日程,甚至推特上专门有一个 @SpaceJamCheck 机器人账号,每隔3个小时,都会更新一下状态,告诉大家,那个网站还在,没有消失。
结语:
要没有《惊奇队长》的上映,我也不可能会花功夫去回首90年的电影网络宣传的历史。我还是得期待电影本身,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开始朝着第二个10年驶去。
记得去年做为漫威电影宇宙10周年历史性集结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盛典上,陈奕迅 因为占了C位,引发了漫威迷们的大规模声讨,一度上了热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片方要请他来造势,兴许是因为他的那首《十年》吧?
粗暴的强绑流量明星站台吆喝的宣传方式确实得疯狂批判,就像是70年代的文工团愣是给整成了 “中国有嘻哈” 的场外复活赛一样。
不是没有好的推广方式, 《啥是佩奇》是不是刷爆了你的微博和朋友圈?
谁也说不定,过个10来年,那些曾经大年初一跟着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小观众们,会回过头跑到朋友圈、微博、抖音里来考古,前提是这些平台都还在,朋友圈别也再设成三天可见了,孩子们还指着从父母辈这里寻找光阴的故事呢。
上次通过浏览器去访问漫画英雄电影的官网,还是《守望者》(Watchman)上映前,在那个网站里,你可以在线玩到一款 16-Bit 动作清版的街机游戏,故事背景是 “民兵”(Minutemen)活跃的时期,你能够选用一代目的 “夜梟” 与 “丝魂”。我在拳打脚踢中去补充原作的知识点的同时,不免会将这款为电影宣传造势的游戏,与《双截龙》、《快打旋风》进行比较,毕竟难得能玩到一款80年代复古风的游戏,况且还是免费的。
不过,那也是2009年的事了,现在都已是2019年,这周《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就要上映,10年一个节点,我又被这位超能女英雄的 电影官网 所吸引,我不再是握着摇杆、手心流汗的街机厅屁孩,我成长蜕变成为了90年代网民。
《美国队长》的上映,借助铺天盖地的征兵广告和动员令,把我卷入我并不熟悉的二战硝烟,可能也只有 佩姬·卡特 更怀念那个时代。此次,《惊奇队长》的剧情,则回到了我真正所经历过的20世纪90年代。
配合电影上映前造势的官网从头至尾都洋溢着一股少年心气, 所看到的每一个像素 ICON,都是早期互联网美学的历史重现。
还没有 KPI 考核的时代就存在的访客计数器、质朴的签到留言薄、彩虹色渐变特效、橡皮管般拉伸的立体浮雕、再熟悉不过的 Comic Sans 字体,用当下语境来形容的话,就是漫迷中老年表情包的大舞台。
如此评价确实有些不恭敬,但想必不少访问过《惊奇队长》官网的 “中年人” 们会想起自己曾经在大学时代苦学 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 “网页开发三剑客” 过后的毕业成果展示。
据漫威的软件工程师 @Lori Lombert 在 Twitter 上透露,整个网站源代码容量只用了10MB。为了原汁原味回到90年代,他们专门使用 Frontpage 进行设计,并放在 Angelfire 的免费网页存储空间进行托管。
庆幸我不是在90年代的网络条件下进行浏览,要不然,9600bps 的波特率,每秒钟 1.2KB 的下载速度肯定会把我给整死。
海量密集的每日推送时刻将我们所包围,自发的探索心萎缩成了葡萄干,左手时刻停留在 WSAD 的键位准备着起手势与右手紧握鼠标的同步操作,只能在玩 FPS 游戏时才能见到了。一根手指滑动手机屏幕的步骤,无声地完成了信息接收。
在浏览《惊奇队长》的官网的这会时间里,我仿佛听到了 Modem 拨号的蜂鸣声,听到了父母指责我电话占线的唠叨声。
在原教旨的互联网精神被摧毁到破败不堪的今天,更需要漫威的创意造势来充当涂抹在信息碎片上的一剂治愈软膏。 我们处在90年代文化全面复苏的回潮之中,淘宝上老爹球鞋老爹裤的高搜索量和交易额是服饰上的例证,相较于80年代的模糊记忆,后天的知识补全,90年代人格搭建期所经历的所有文化都沉淀得更扎实,因为它们全部和我们的青春期挂上了钩,互联网就是钩子上所挂着的最大诱饵。
定好《惊奇队长》等着首映礼那晚去完成90年代流行文化大问答,绝不是这篇文章的总结性收尾。
一.《星际之门》也是电影走进互联网的大门:
借着这事,我开始寻思,如果,我真得想去体验一个货真价实的90年代的电影官网,我该去找哪个?他们是否还都存在着?我是不是应该从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官网开始找起?甚至不少现在还在翻拍续集的系列,都是从90年代起步的。比如 米高梅 1994年10月上映的科幻片 《星际之门》(Stargate),迄今为止,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自己官网的电影作品,便是它。
5500万美元成本,近2亿票房,随后至今不断催生出的电视剧、动画剧集,都从各方面验证《星际之门》在好莱坞科幻影视作品中的独特地位,然而,树立其良好口碑的功臣席位中,促进电影发行为目的的官网,应不应该能占有一席?
25年前的网址还能生效,首页的导语是这么写的:“点击下面图片来感受今年最激动人心的电影之一的内容”(Click on the pictures below to learn more about what is sure to be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films of the year!)。
整个页面,只有三个图片链接,图片已经失效,三个链接分别指向 “演职人员名单”、“电影片段”、“电影简介”,需要 Quicktime 1.6.2 版本播放的视频可能也穿过了《星际之门》,着陆在我找不到的地方,我无从判断出1994年的影迷网民们造访时的心情如何如何,要是我不摒弃住优越感以俯视姿态来定论的话,我觉得我进入的是一个上世纪的高中生的个人主页。
毕竟那只是个起点,正是因为《星际之门》迈出了踏向互联网未知领域的进取步伐,后人们才不断的把探索之路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给一一踏平。宽容的看待还是为我接下来的搜寻结果,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二.迈克尔·乔丹 与 兔八哥 的最后赛季:
当搜索关键词为90年代电影网站时,《空中大灌篮》(Space Jam)总是会被当作那个时代的活化石所提及到。
这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作品,不光是让 迈克尔·乔丹 伸出了堪比橡胶果实的臂膀,完成了振奋人心的灌篮大逆转,同时也是华纳卡通群星 “乐一通”(Looney Tunes)在90年代院线荧幕的奋力一博,当然,还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程序员们创造了影响后世20多年之久的互联网流行文化的契机。
1996年的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刚刚从《永远的蝙蝠侠》(Batman Forever)中收获了3.36亿美元票房,殊不知来年的《蝙蝠侠与罗宾》(Batman & Robin)会遭遇差评与国内市场的失败(海外市场还算成功),将系列口碑带到蝙蝠洞的谷底,要提《黑客帝国》在子弹时间里赚大钱、《哈利·波特》把魔法石变成祖母绿,还都是后话呢,重新审视自身旗下能和 ACG 领域发生关联的 IP 也只剩下显出退休疲态的 “乐一通” 了。
怎么延续兔八哥(Bugs Bunny)的品牌生命力呢,毕竟在整个华纳体系里,兔八哥的地位就相当于是一个嬉皮、幽默版的米老鼠,尽管没有那么多主旋律来束手束脚,但是,要论混蛋比不上《瘪四与大头蛋》(Beavis and Butt-Head),论滑稽《德克斯特的实验室》 (Dexter's Laboratory)天天上演荒唐秀,就算动画呈现方式,《变形金刚:超能勇士》(Beast Wars:Transformers)打来的 3D 重拳也都能让守在电视机前的潮孩们爬不起身。
最后的筹码还是决定让 迈克尔·乔丹 给卡通明星们来次取长补短,和外星坏蛋们打场球。乔丹带领的 “乐一通” 球队,关系着银河系的命运,华纳兄弟的命运,做为一部真人动画电影,《空中大灌篮》8000万美元的成本,比1988年《谁陷害兔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的成本高出了3000多万,这是公司成立73年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电影。
在2.3亿票房达成前,获得MTV电影奖、格莱美奖项前,成为历史上第一卖座的篮球主题电影前,华纳兄弟的上上下下可能无法像 R.Kelly 给电影唱的主题歌那样笃定:I Believe I Can Fly。
电影首映三周前,选定在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华纳旗舰店举行剪彩仪式,飞人乔丹与兔八哥同到场的文化名人欢聚一堂,电影的宣传怎么能不造成轰动,喜欢篮球的孩子们都扎堆在门口进不去,干着急!
三.《空中大灌篮》网站上线始末记:
1.华纳弃儿群像:
事实证明,这次的社交营销是成功的,与热闹非凡的华纳旗舰店相隔几个街区的写字间内,5个没人在意的弃儿却刚刚为《空中大灌篮》的网站上线松了一口气。他们就像是海报上巨星信息之外的那行网址似的,不受重视。
这个负责在线宣传的5人团队由 Donald Buckley、Dara weiss、Michael Tritter、Jen Braun 和 Andrew Stachler,3男2女组成。
Donald Buckley:
领队的 Donald Buckley 之前是华纳兄弟影业的广告宣传部副总裁,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带领团队从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去挖掘潜在的观众,不管他们藏在哪里,宣传的辐射面一定要照到他们。
早在图形浏览器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Donald 就在夜色中,与世界连线,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互联网上推广电影对他而言就是一次创造性职业锻炼,就好比是新开业了一家游乐场,他得赶紧跑过去在显眼处张贴电影海报。
所以,《星际之门》的电影网站启发了他,他比许多同行都提早的顿悟到了未来的流行趋势,看到了互联网的前景。
真正挡在他面前得并不是技术实现难题,而是无法说服上级分配预算,来帮助他的团队去开拓这个未知的疆域。经过了不懈的努力,Donald 终于争取到了开发团队的名额。
管理层同意他去聘请一名在 Time Inc 旗下的网站 Pathfinder 就职的网页设计师 Dara weiss。
Dara Weiss:
二人合作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1995年春上映的《永远的蝙蝠侠》(Batman Forever),同时也是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个电影网站。
接手业务之初,Dara 还不熟悉 web 的整体开发,没日没夜的自学 HTML 和Super Basic, 仔细研究其他网站是怎么实现设计的。
Dara 苦学的时候,Donald 也没闲着,还在为团队争取更多资源和重视而游走在高层之间。他要说服摄制组,提供给他们像报刊杂志独家发布的内容一样的剧照,用于网站更新,甚至,将电影官网的网址印刷到海报上这样的小事,还要跟公司管理层扯半天皮,让他们明白互联网的宣传环境到底是什么样,未来的宣传战役不光只是在电视里播放段预告片这么简单。
网站上线前,公司上上下下和他们的家人,根本不明白他们整天在忙些什么。
1996年的春天,又有两名新成员加入。
Michael Tritter:
刚从斯洛伐克呆了3年归来的 Michael Tritter 才26岁,Oberlin 大学的政治学位导致他刚来的这个新集体的时候老是爱情绪激动,对于权威他始终抱有批判态度,要不是为了生计,他才不会来华纳卖命呢,好在,Donald 同样大胆张狂的工作态度征服了他,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小作坊的工作节奏。
Jen Braun :
而来自克利夫兰的 Jen Braun 则是一个狂热的女蓝球迷,从记事起,篮球始终在她的个人记忆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父母总驾车带她去奇菲尔德体育馆为克利夫兰骑士队加油,每场比赛结束,她的相机也都照满了比赛的盛况。
要说起她和《空中大灌篮》的缘分,和乔丹的缘分,恐怕,1989年5月7日就已经安排上了,这一天是 NBA 季后赛,公牛队 VS 骑士队,正是这次比赛,乔丹用16英尺外的跳投,以101:100,一分之差,终结了骑士队,历史上管这一幕叫做 “那一投”(The Shot),Jen 到现在也无法忘记骑士队选手 克雷格·伊洛(Craig Ehlo)在失败中崩溃的表情。
摄影的爱好预示着她未来的职业规划,1990年,她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主修平面设计,1994年在《连线》(Wired)杂志实习的经历,令她对互联网萌生了兴趣,由于学校没有网页设计的课程,她只能选择自学,1995年毕业前,她为学校创建的交互式校园地图网页,成为了成果汇报,不过,导师们只给了她 “B-” 的成绩,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通过电脑去进行过访问体验,只是在打印纸上像看答题纸一般草草的过目了一下,即使这个网站存活了许多年。
毕业之后,Jen 直接进入了 Pathfinder,与 Dara 成为了同事, 刚工作了3个月,就被 Dara 挖了过来,组成现在的阵容。
2.《龙卷风》刮起的头脑风暴:
距离华纳位于加州的总部2500公里的小工作室里,Donald 领导的在线宣传部门一直维持着独立的生态运转,每周三的午餐会上大家乐于花上数小时时间,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大家都希望所制作的网站能够与平淡无奇的传统推广手段区分开,毕竟要想让挑剔的观众从客厅的沙发上抬起屁股走进电影院,你得换种方式来吆喝。
1996年夏季上映后轰动一时的灾难片《龙卷风》(Twister)就是大家头脑风暴的智慧体现。
电影网站登陆后,弹出老式电脑终端机一样的黑屏幕绿字体,访问者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点开后,邮件的内容是龙卷风正在距离你向东30英里的地方朝你袭来的危险预警,并询问你是否想成为一名志愿者,来了解如何防止龙卷风的破坏灾害。
随后,你会跳转到 “恶劣天气研究所的实验室”(Severe Weather Institute Research Lab)去学习一些自救自护的实用知识,整个网站上,访问者丝毫找不到与电影相关的剧情介绍内容,因为团队对这些模式化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更想带给大家一种危难来袭前的在线体验。
3.总算能凑够5个人去打篮球了:
经历了几个项目的实践与磨练,大伙们俨然一副轻车熟路的代码先行者的姿态,这都是得益于一本名为《教你在14天内玩转 HTML》(Teach Yourself Web Publishing with HTML in 14 Days)的800页工具书,从被翻烂的外貌来看,就能判断出,大伙儿早就把里面的内容给吃透了!
Andrew Stachler:
《龙卷风》刮过之后,大家的灵感不断的迸发,这年秋天,同样在辛辛那提毕业的 Andrew Stachler 以设计实习生的身份加盟,5人组的完美开发阵容才算是真正意义的集结完毕,接下来就要以篮球比赛上场球员的阵容,在网上来个《空中大灌篮》了!
4.网上的赛季开始了:
前期企划阶段,Jen 与 Michael 最早的设计思路是用占位符添加出一张陈旧的地铁车站背景图,墙壁上贴满了《空中大灌篮》海报,车厢里坐满了 “乐一通” 的卡通明星们,然而事实证明,网页中连续插入几张图片,左右所产生的像素间距导致这一方案行不通。
于是,后续方案便是我们现在登陆时所看到界面,星系图般简约直观的首页,每颗行星都是一个图片链接。
Jam Central :
Luna Tunes:
Stellar Souvenirs:
Line up:
Behind the Jam:
Planet B-Ball:
丰富的图片资源展示是由 Jen 所完成的,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解决了了图标设计,DeBabelizer 压缩了所有 Gif、 Jpg 的图片容量,在保证减少容量的大前提之下,能搭建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片场景观,也实属不易!前面提到的 VR 展示全都是用实在的笨办法给实现的,在华纳片场搭建的篮球场上摆好三脚架,每15度的角度拍摄一张照片,最后拼凑出了360度全景景观。当然还有围绕剧情角色的在线竞答和到现在也没有被招全的彩蛋信息,开发组到现在也不想公布谜底。
简直无法想象这些都是在 Flash 网页交互动画设计工具问世前的3年所实现的观感。
即使今天你放在手机上操作也一样顺畅,导航与分区,一目了然。那些用 Quicktime 播放的被压缩出颗粒画质的视频片段,看起来真的恍如隔世。尤其是在 1080p 的今天看起来,格外的具有考古意味。
《空中大灌篮》的网站不经意间定义了一个丰满成熟的网页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与内容,甚至审美标准。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能被网页开发人员当作教科书学习的网站,是在无人监管,自由创作的开放环境中所完成的。
正是因为是一群年轻人们所着手制作的网站,近乎冷漠随意的语气措辞更贴近青少年们的认知习惯。比如这句:乔丹和几个比他矮小,篮球天赋也不如他的人在比赛。
或是这句:让我们走进历史上最高科技、高概念、最具野心的电影制作当中去,了解伟大的篮球巨星乔丹如何从俏皮英雄兔八哥那里得到一个热吻的!再来看看乔丹和穿绿套装绿面具的怪人们打篮球的场面 — 这些可是电影里你看不到啊。
上述缺乏激情的文案,确实是出自对 NBA 始终提不起兴趣的 Michael 之手,讽刺的是,他后来有了一个只对关心篮球的儿子。
网站开通访问的那段时间并没有引发火爆的访问量,电影高管们也根本不在乎,似乎在他们眼里,官网只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宣传补充,只是为了填空,在北美票房达到9000万,海外票房1亿4000万之后,乔丹 与 兔八哥 的荧幕赛季也结束了,大家就像散场时丢弃爆米花桶一样,忘记了有这么一个网站的存在了。
四.沉寂的14年:
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所有和《空中大灌篮》有关的重要角色,都上演了 BB鸟(The Road Runner) 与 歪心狼(Wile E. Coyote)我跑你追时,后者掉下悬崖的桥段。
先是2001年第五大道的华纳旗舰店停止营业,没有成功动画的问世,何来文化衍生品?新生代 3D 卡通的技术神拳大行其道,网络购物加速了周边零售的滑坡,高涨的租金成本使得旗舰店更像是立在闹市区的一块昂贵的广告牌。
年末上映的翻拍自60年代同名犯罪电影的《十一罗汉》(Ocean's Eleven),没能像片中的剧情一样,一夜之间召集全各路好汉,Jen 早在1999年就离开团队,前往西班牙工作,Dara 赶在世纪交替之际办了离职。《十一罗汉》的推广过后,所有电影相关网站的制作全部改为外包,Donlad 也于2008年离开工作室,创建自己的营销公司。
2003年更是伤感的年份。
先是乔丹在4月16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投进两个罚球后,在全场21257名观众和76人队球员的掌声中下场。
和《空中大灌篮》同样选择11月上映,同样真人动画手法制作的《华纳巨星总动员》(Looney Tunes: Back in Action)680万票房惨败,没能收回800万的拍摄成本。
再度唤醒《空中大灌篮》的记忆已经是14年后的2010年末的事了,开赛的哨声吹响与续集的拍摄计划没什么关系。
五.2010年12月29日的哨声:
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 F.A.T Lab(The Free Art and Technology Lab)的成员 Steve Lambert,在2010年12月29日这天的 “黑客101”(Hacking 101) 课程中,分享了学生推荐的《空中大灌篮》的网站,并以 “《空中大灌篮》的网站还保持着1996年的样子”(Space Jam” movie website has been left untouched since 1996)为题抄送给了 F.A.T Lab 的邮件组。
恰好拥有 BuzzFeed 这个新闻聚合网站的 Jonah Peretti 也是 F.A.T Lab 的一员,致力于从数百个新闻博客获取订阅源,通过搜索发送信息链接,给用户们提供当天网上最热门的事件,加以病毒式营销是他能盈利的艺术创作手段,《纽约时报》都将他的行为称作是 “病毒式营销热狗”(viral marketing hot dog),他自然而然的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怀旧话题。
BuzzFeed、Reddit、 Yahoo Sports、多伦多的 CBC News 等一大票媒体,将《空中大灌篮》网站还存在的消息,像多米诺骨牌一般接二连三的推送了出去,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关注,2010年的最后几个小时里,相隔14年光阴突如其来的50万访问量,老影迷的怀旧朝圣与新网民的猎奇观察是纵向比较的比例尺的两端,直接就把《空中大灌篮》的互联网洞穴壁画遗迹给逛瘫痪了。
庆幸 Michael Tritter 和 Andrew Stachler 俩人还在华纳,没有另谋高就,Michael Tritter 升职成互动营销副总裁,Andrew Stachler 成为他的副手,在接到一个请愿重新开放网站的投诉电话后,那个以银河系为灵感的页面又回来了,不合时宜的出现在更薄更轻巧的液晶显示器中。
本想踏实回国同家人欢度新年假期的 Jen Braun 也被卷入了这场怀旧狂欢,Reddit 上的用户通过她个人网站上的邮箱,联系到了她,邀请她与网友们完成一轮 “Ask Me Anything” 的线上问答,你来我往的 Q & A 中,似乎年轻一代更在乎从事网页设计师的收入问题。
坐在 Showtime Networks 首席执行官位置上的 Donald Buckley 那几天一直被助理揪住不放,20来岁的孩子太想听他讲当年的创业史了。
与之相比,忙着开公司销售防紫外线雨伞的 Dara Weiss 面对突如其来的翻旧账,反而显得尤为感伤,她指出了数字媒体时代最大的悲剧就是当你想回看过去的内容时,许多已经荡然无存了,一旦删除命令执行,就什么都没有了,都是永久性的消失,不像其他媒介一样还能做到有据可查。
通过《空中大灌篮》网站重见天日的始末,续集的拍摄跟着提上了日程,甚至推特上专门有一个 @SpaceJamCheck 机器人账号,每隔3个小时,都会更新一下状态,告诉大家,那个网站还在,没有消失。
结语:
要没有《惊奇队长》的上映,我也不可能会花功夫去回首90年的电影网络宣传的历史。我还是得期待电影本身,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开始朝着第二个10年驶去。
记得去年做为漫威电影宇宙10周年历史性集结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盛典上,陈奕迅 因为占了C位,引发了漫威迷们的大规模声讨,一度上了热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片方要请他来造势,兴许是因为他的那首《十年》吧?
粗暴的强绑流量明星站台吆喝的宣传方式确实得疯狂批判,就像是70年代的文工团愣是给整成了 “中国有嘻哈” 的场外复活赛一样。
不是没有好的推广方式, 《啥是佩奇》是不是刷爆了你的微博和朋友圈?
谁也说不定,过个10来年,那些曾经大年初一跟着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小观众们,会回过头跑到朋友圈、微博、抖音里来考古,前提是这些平台都还在,朋友圈别也再设成三天可见了,孩子们还指着从父母辈这里寻找光阴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