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0
    Loading 1
    BIE别的

    饭圈文化快速入侵摇滚乐指南

    2019.05.26 | BY 歪踢 |
    乐队的夏天摇滚乐综艺节目饭圈

    没开玩笑,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么多年,今年摇滚乐可能终于要走起来了,那么刚上车的综艺观众如何赶在浪潮来临前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资深乐迷,已经在车底下呆了很久的摇滚乐迷如何面对外来物种的入侵和即将发生的海啸?你们可能都需要看看这篇。

    2019年,Joyside 宣布重组,达达乐队也发布了音乐节登台消息,两条新闻就足以让 “年轻时热爱摇滚乐” 的老大哥热泪盈眶,当他们感慨万千并再次登入了豆瓣小组的时候,小辈儿真不一定能明白怎么回事,按他们老爱皱着眉头嘬着电子烟时的台词:“时代变了!” 可惜的是世界早已轮到年轻人出马,装逼早轮不到他们了。

    由于韩流偶像文化的侵入,中国粉丝表达爱的方式变得早就和老哥们不一样了,你知道的,摇滚乐也逃不过。年轻人对偶像 “神仙颜值” 的追求,你觉得一30岁往上的直男能明白得了么?不可能的。

    所以在浪潮上岸之前,我们采访了一堆专家,贴心列出了适用于各年龄段的饭化摇滚乐的提示。

    你得会给乐队起个昵称,傻一点也无所谓

    饭圈文明第一点:不论你风格是朋克、英伦、还是金属,只有给偶像起一个清新脱俗的爱称,才能显得你和他们的关系足够亲近。如果名字不巧被广为流传,哪怕是 “牙叔”、“宝爷” 这样的幼稚园傻缺名字,也能让你和爱豆像是一块喝了十年酒的老交情,非常提升粉丝地位。 

    但摇滚乐队讲的是直面惨淡人生,跟世界短兵相接,和世界温暖相拥,用不着谁费心抱走,“起昵称” 这种圈地自萌的弱鸡把戏的确容易被拎出来打,更何况好多名字取得实在太缺了。School 酒吧主理人刘非就说:“举个例子,你就说卡尔(注:Carl Barat,The Libertines 乐队第二主唱),那是我们这代人的偶像,现在孩子叫他们什么?‘卡女神’ 。卡尔他自己知道吗?他能听得懂吗?”

    没错,一直以来摇滚乐中的主流粉丝对这事儿意见挺大的,认为对待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得悠着点儿。“虽然也是艺人吧,但跟偶像还是不太一样嘛,应该认真一点。” 音乐媒体人 Bob 说。

    到底应该怎么 “认真” ?我去问了问博主 大胡子阿细(就是原来的 “阿富汗奸细”,他最近改名了)的看法,他说:“ ‘宝爷’ 还好,加了 ‘爷’ 嘛,但有比如 ‘大卫鲍鱼’ 之类的,就有些傻抖机灵。”

    而语言本身又的确需要翻译,不乐意起名字也许也只能说明你英文好或者脑筋古板。乐迷睡睡认为:“大家怎么喜欢都行,不用以正统或者前辈的姿态去指导别人。”

    由此看来,起昵称其实没关系,但你得学会尊重,名字傻点也没事儿,摇滚乐的好处是乐队主唱会亲自告诉你:他们都不喜欢你起的这个破壁名字。

    多花钱还是硬道理

    要靠音乐吃饭就得有人喜欢,不幸的是只有网络曝光和流量才是能让你赚大钱的畸形途径。所以当 《乐队的夏天》节目 播出时,我问了问大家怎么看乐队被纳入本月流量套餐。

    jellyfish 说:“最开始官宣的时候我挺反感的,感觉摇滚乐被饭圈玷污了,但上周作为观众录了一次节目感觉非常好。就是当演播厅终于放出你一直爱着的音乐的时候,很感动。这些乐队真能火起来的话,我真心谢谢他们。”

    刘非:“乐队为什么不能上综艺啊?像我们以前的厂牌叫荔芙娱乐,娱乐的意思是什么?摇滚乐只是音乐的一小部分,音乐只是娱乐业的一小部分,你玩这东西就是娱乐业的一部分,entertainment!就算你自己有傲骨在里面,但只要有人听到,这就是传播。摇滚乐需要赚钱啊,你是要当婊子立牌坊还是不当婊子不立牌坊还是当婊子不立牌坊?只有这三个选择。”

    “我就对那些说自己宝藏男孩被发现的人说说,你给乐队贡献过什么?花五百万了么?喜欢他就为他花钱嘛!” 刘非说。Bob 笑呵呵地补充:“只要你肯花钱,怎么喜欢都无所谓。真花钱就行。” 

    阿柔说:“我觉得还挺好,以后演出费能涨了。” 不过涨的是谁,这结果还得一个多月后才能看出来。但花钱之后,摇滚乐队会像偶像那样给粉丝回馈吗?别做什么期待。

    多看点演出,不用带灯牌

    说实在的,能去就去吧,在现场感受音乐是夏日夜晚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

    刘非说:“来看演出是很重要的事,能让你对摇滚乐的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就说前两天 Joyside 复出演出的票,都售罄了,还是总有人问我有票吗?分位置吗?有座吗?如果总看演出的人他不会问,但我乐意答,我说一遍就有一个人知道,说一千遍就有一千个人知道。这是一种文化的普及。”

    除此之外,玩音乐的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撒手不干、宣布退出或者干脆意外死了,比如大胡子阿细热爱在自己的微信微博上科普 David Bowie 的原因就与 Bowie 的去世有关。“他生前我没看过他演出,是个很大的遗憾。所以现在多发些与他相关的信息,也是一种心里的补偿。” 从 Linkin Park 到 The Cranberries 到 Prodigy,这样类似的心碎很多。用行动支持与演出票支持,老少咸宜,刻不容缓。

    对了,买票。饭圈不允许的白嫖在摇滚乐这也不光彩。演出开始近一个小时后,趁着检票不严悄悄溜进去,还和别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实在是有点没样儿 —— 除非你打算一辈子都这么做,那倒是也值得为你鼓掌,但那是另外一件事了。还有别怕挤,挤才有生命力,你去了往里一站空荡荡的,是跳广场舞呢还是看演出呢?也不用举灯牌编口号,摇滚乐始终关乎于平等的交流和你的自我发现,乐队本人用不着那个东西来找存在感,作品才是真的。

    说到底,“去就行,别整别的没用的!”

    有事没事撕点逼,热闹热闹

    人爱扎堆儿,人一多撕逼方式也层出不穷,粉丝群和饭圈更可想而知。从朋友圈骂到微博,再从微博挂到豆瓣,咬文嚼字罪状历数没完没了,字比你从公共厕所里抽的不花钱的卫生纸还长。总体来说,都有病。

    关于这个问题,众口不一辞。因为说得太乱我也忘了都是谁说的了,不重要。

    “ ‘哥哥只有我了!’ 想想就觉得很好笑。” 

    “年轻气盛的时候还会说几句,现在懒得管了。”

    “表面不会心里会。”

    “傻逼太多了我拦不住。”

    “每个圈子都该有自己的规则,粉丝群如果发行程挺好的,瞎聊就算了。”

    “谁还不能为喜欢的乐队出个头啊?”

    “《乐队的夏天》我觉得光助力不行,你还得有个踩!那我就高兴了。”

    无论饭圈的谩骂生活方式会不会刮到摇滚乐队这里,有事没事撕点逼,作为生活的调味剂,如果你乐意,也能挺行的。

    可以瞎混,但别不学无术

    不管是饭圈式的追人还是乐迷式的追歌,学习至少能让你成为一名比较受人尊重的粉丝,懂得 “放射性” 才是学习的关键,而起点并不重要。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喜欢上,喜欢就是喜欢了。作品,衣服,脸,只要喜欢过就都会留下一些痕迹的吧?”

    虽然光看脸其实也不是不行,但摇滚乐毕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而饭圈可能是性交易的一个分支?),大胡子阿细写过很多文章,专门介绍某个小小的文化知识点:“我认为爱屋及乌是好事,给了自己一个多了解其他事物的机会。举例说,如果想更多了解 Bowie 的话,我觉得有很多方面可以入手,听他的音乐是肯定的,进而了解下每张唱片的创作背景。再比如看看他的传记,了解他的生平。如果对时尚感兴趣,可以了解了解跟他合作过的设计师,摄影师。对文学艺术感兴趣,可以看看他列过的最喜欢的100本书,他的收藏,等等。”

    刘非说,“我觉得大家在追这个综艺的同时,我希望大家能追一下你喜欢的这个人到底在玩儿什么乐队,不是爱屋及乌,是刨根问底。文化是一棵树,大家在这个节目里看到的只是一片叶子,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片叶子,去探索它的根是什么。”

    其实 “有文化” 可能是阻碍摇滚乐在流量时代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毕竟放眼望去,好像没有什么人需要文化。但唱着 “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 的 新裤子 也参加了这次《乐队的夏天》综艺的录制,所以纠结这些干什么呢?记住上面五条建议,不管你是准备找个新偶像的饭圈新人,还是完全不懂网络上每天都在发生什么的得意中年,接下来的一个月对中国的乐队来说都有点不一样,做好心理准备吧。

    没开玩笑,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么多年,今年摇滚乐可能终于要走起来了,那么刚上车的综艺观众如何赶在浪潮来临前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资深乐迷,已经在车底下呆了很久的摇滚乐迷如何面对外来物种的入侵和即将发生的海啸?你们可能都需要看看这篇。

    2019年,Joyside 宣布重组,达达乐队也发布了音乐节登台消息,两条新闻就足以让 “年轻时热爱摇滚乐” 的老大哥热泪盈眶,当他们感慨万千并再次登入了豆瓣小组的时候,小辈儿真不一定能明白怎么回事,按他们老爱皱着眉头嘬着电子烟时的台词:“时代变了!” 可惜的是世界早已轮到年轻人出马,装逼早轮不到他们了。

    由于韩流偶像文化的侵入,中国粉丝表达爱的方式变得早就和老哥们不一样了,你知道的,摇滚乐也逃不过。年轻人对偶像 “神仙颜值” 的追求,你觉得一30岁往上的直男能明白得了么?不可能的。

    所以在浪潮上岸之前,我们采访了一堆专家,贴心列出了适用于各年龄段的饭化摇滚乐的提示。

    你得会给乐队起个昵称,傻一点也无所谓

    饭圈文明第一点:不论你风格是朋克、英伦、还是金属,只有给偶像起一个清新脱俗的爱称,才能显得你和他们的关系足够亲近。如果名字不巧被广为流传,哪怕是 “牙叔”、“宝爷” 这样的幼稚园傻缺名字,也能让你和爱豆像是一块喝了十年酒的老交情,非常提升粉丝地位。 

    但摇滚乐队讲的是直面惨淡人生,跟世界短兵相接,和世界温暖相拥,用不着谁费心抱走,“起昵称” 这种圈地自萌的弱鸡把戏的确容易被拎出来打,更何况好多名字取得实在太缺了。School 酒吧主理人刘非就说:“举个例子,你就说卡尔(注:Carl Barat,The Libertines 乐队第二主唱),那是我们这代人的偶像,现在孩子叫他们什么?‘卡女神’ 。卡尔他自己知道吗?他能听得懂吗?”

    没错,一直以来摇滚乐中的主流粉丝对这事儿意见挺大的,认为对待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得悠着点儿。“虽然也是艺人吧,但跟偶像还是不太一样嘛,应该认真一点。” 音乐媒体人 Bob 说。

    到底应该怎么 “认真” ?我去问了问博主 大胡子阿细(就是原来的 “阿富汗奸细”,他最近改名了)的看法,他说:“ ‘宝爷’ 还好,加了 ‘爷’ 嘛,但有比如 ‘大卫鲍鱼’ 之类的,就有些傻抖机灵。”

    而语言本身又的确需要翻译,不乐意起名字也许也只能说明你英文好或者脑筋古板。乐迷睡睡认为:“大家怎么喜欢都行,不用以正统或者前辈的姿态去指导别人。”

    由此看来,起昵称其实没关系,但你得学会尊重,名字傻点也没事儿,摇滚乐的好处是乐队主唱会亲自告诉你:他们都不喜欢你起的这个破壁名字。

    多花钱还是硬道理

    要靠音乐吃饭就得有人喜欢,不幸的是只有网络曝光和流量才是能让你赚大钱的畸形途径。所以当 《乐队的夏天》节目 播出时,我问了问大家怎么看乐队被纳入本月流量套餐。

    jellyfish 说:“最开始官宣的时候我挺反感的,感觉摇滚乐被饭圈玷污了,但上周作为观众录了一次节目感觉非常好。就是当演播厅终于放出你一直爱着的音乐的时候,很感动。这些乐队真能火起来的话,我真心谢谢他们。”

    刘非:“乐队为什么不能上综艺啊?像我们以前的厂牌叫荔芙娱乐,娱乐的意思是什么?摇滚乐只是音乐的一小部分,音乐只是娱乐业的一小部分,你玩这东西就是娱乐业的一部分,entertainment!就算你自己有傲骨在里面,但只要有人听到,这就是传播。摇滚乐需要赚钱啊,你是要当婊子立牌坊还是不当婊子不立牌坊还是当婊子不立牌坊?只有这三个选择。”

    “我就对那些说自己宝藏男孩被发现的人说说,你给乐队贡献过什么?花五百万了么?喜欢他就为他花钱嘛!” 刘非说。Bob 笑呵呵地补充:“只要你肯花钱,怎么喜欢都无所谓。真花钱就行。” 

    阿柔说:“我觉得还挺好,以后演出费能涨了。” 不过涨的是谁,这结果还得一个多月后才能看出来。但花钱之后,摇滚乐队会像偶像那样给粉丝回馈吗?别做什么期待。

    多看点演出,不用带灯牌

    说实在的,能去就去吧,在现场感受音乐是夏日夜晚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

    刘非说:“来看演出是很重要的事,能让你对摇滚乐的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就说前两天 Joyside 复出演出的票,都售罄了,还是总有人问我有票吗?分位置吗?有座吗?如果总看演出的人他不会问,但我乐意答,我说一遍就有一个人知道,说一千遍就有一千个人知道。这是一种文化的普及。”

    除此之外,玩音乐的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撒手不干、宣布退出或者干脆意外死了,比如大胡子阿细热爱在自己的微信微博上科普 David Bowie 的原因就与 Bowie 的去世有关。“他生前我没看过他演出,是个很大的遗憾。所以现在多发些与他相关的信息,也是一种心里的补偿。” 从 Linkin Park 到 The Cranberries 到 Prodigy,这样类似的心碎很多。用行动支持与演出票支持,老少咸宜,刻不容缓。

    对了,买票。饭圈不允许的白嫖在摇滚乐这也不光彩。演出开始近一个小时后,趁着检票不严悄悄溜进去,还和别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实在是有点没样儿 —— 除非你打算一辈子都这么做,那倒是也值得为你鼓掌,但那是另外一件事了。还有别怕挤,挤才有生命力,你去了往里一站空荡荡的,是跳广场舞呢还是看演出呢?也不用举灯牌编口号,摇滚乐始终关乎于平等的交流和你的自我发现,乐队本人用不着那个东西来找存在感,作品才是真的。

    说到底,“去就行,别整别的没用的!”

    有事没事撕点逼,热闹热闹

    人爱扎堆儿,人一多撕逼方式也层出不穷,粉丝群和饭圈更可想而知。从朋友圈骂到微博,再从微博挂到豆瓣,咬文嚼字罪状历数没完没了,字比你从公共厕所里抽的不花钱的卫生纸还长。总体来说,都有病。

    关于这个问题,众口不一辞。因为说得太乱我也忘了都是谁说的了,不重要。

    “ ‘哥哥只有我了!’ 想想就觉得很好笑。” 

    “年轻气盛的时候还会说几句,现在懒得管了。”

    “表面不会心里会。”

    “傻逼太多了我拦不住。”

    “每个圈子都该有自己的规则,粉丝群如果发行程挺好的,瞎聊就算了。”

    “谁还不能为喜欢的乐队出个头啊?”

    “《乐队的夏天》我觉得光助力不行,你还得有个踩!那我就高兴了。”

    无论饭圈的谩骂生活方式会不会刮到摇滚乐队这里,有事没事撕点逼,作为生活的调味剂,如果你乐意,也能挺行的。

    可以瞎混,但别不学无术

    不管是饭圈式的追人还是乐迷式的追歌,学习至少能让你成为一名比较受人尊重的粉丝,懂得 “放射性” 才是学习的关键,而起点并不重要。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喜欢上,喜欢就是喜欢了。作品,衣服,脸,只要喜欢过就都会留下一些痕迹的吧?”

    虽然光看脸其实也不是不行,但摇滚乐毕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而饭圈可能是性交易的一个分支?),大胡子阿细写过很多文章,专门介绍某个小小的文化知识点:“我认为爱屋及乌是好事,给了自己一个多了解其他事物的机会。举例说,如果想更多了解 Bowie 的话,我觉得有很多方面可以入手,听他的音乐是肯定的,进而了解下每张唱片的创作背景。再比如看看他的传记,了解他的生平。如果对时尚感兴趣,可以了解了解跟他合作过的设计师,摄影师。对文学艺术感兴趣,可以看看他列过的最喜欢的100本书,他的收藏,等等。”

    刘非说,“我觉得大家在追这个综艺的同时,我希望大家能追一下你喜欢的这个人到底在玩儿什么乐队,不是爱屋及乌,是刨根问底。文化是一棵树,大家在这个节目里看到的只是一片叶子,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片叶子,去探索它的根是什么。”

    其实 “有文化” 可能是阻碍摇滚乐在流量时代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毕竟放眼望去,好像没有什么人需要文化。但唱着 “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 的 新裤子 也参加了这次《乐队的夏天》综艺的录制,所以纠结这些干什么呢?记住上面五条建议,不管你是准备找个新偶像的饭圈新人,还是完全不懂网络上每天都在发生什么的得意中年,接下来的一个月对中国的乐队来说都有点不一样,做好心理准备吧。

    2019.05.26 | BY 歪踢 |
    • 编辑:刘阳子
    乐队的夏天摇滚乐综艺节目饭圈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BIE别的
    1+
    Loading 0
    足球小作文: 唯一一种可被允许的“矫情”

    足球小作文: 唯一一种可被允许的“矫情”

    体育体育明星粉丝足球饭圈
    BIE别的
    0
    Loading 0
    在学术圈拳打脚踢的饭圈女

    在学术圈拳打脚踢的饭圈女

    同人文化学术饭圈
    BIE别的
    1+
    Loading 1
    我为什么讨厌 Dream Pop,以及你为什么最好也别听

    我为什么讨厌 Dream Pop,以及你为什么最好也别听

    dream pop摇滚乐
    BIE别的
    0
    Loading 0
    《北京卡通》曾经悄无声息地迎来过一次 “乐队的夏天”

    《北京卡通》曾经悄无声息地迎来过一次 “乐队的夏天”

    乐队的夏天北京卡通
    BIE别的
    0
    Loading 0
    《几近成名》为我们揭示了一名优秀 “骨肉皮” 的行为准则

    《几近成名》为我们揭示了一名优秀 “骨肉皮” 的行为准则

    偶像摇滚乐果儿骨肉皮
    BIE别的
    2+
    Loading 0
    饭圈女孩:“爱” 让我成了互联网下等人

    饭圈女孩:“爱” 让我成了互联网下等人

    用爱发电粉丝粉丝经济追星饭圈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