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5+
    Loading 0
    BIE别的

    我们去后海村,拍下了浪人们的 “出格” 生活

    2021.05.11 | BY 周歪歪 |

    陈雨潇是一名摄影师,居住生活在大理。2017年,雨潇来到深圳西冲拜访好友,发现许多和她年纪相似的从城市来的年轻人,在西冲过着看似 “出格” 的冲浪生活。这些人中有土生土长的当地男孩或渔民,有世界旅行者,有每周从城市开车几个小时来冲浪的上班族…

    出于对冲浪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奇,雨潇开始了《浪人笔记》的摄影项目。

    在自己的公众号里,雨潇这么介绍:《浪人笔记》摄影项目始于 2017 年,目前持续进行中。此项目描绘着选择冲浪作为生活方式的中国年轻一代。

    2020年秋天,她沿海旅行至不同的城市和浪点,尽量让作品呈现得贴近浪人们的个性:这些浪人像是候鸟一般,一年四季会跟随自然的变化而旅行或迁徙,为的是追求海浪带给他们的精神上的启发……

    四年间,雨潇持续拍摄浪人笔记,用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们的态度和行动是我拍摄的动力。通过肖像,对话,和平日生活场景的记录,我希望探索这种刚刚在中国新鲜萌发的生活方式。”

    这一次,我们跟随雨潇,一起来到后海,看看她镜头下那些鲜活的人们,是怎么在这里自在生活的。

    最初的后海像一个世外桃源,隐匿在城市的角落,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浪人。万宝、初九和松松就是其中一员。

    万宝选择来后海,是偶然的结果,“我是想一出就干一出了。” 她在北京当过平面模特,也干过纹身师,但每个时段都被规定好的生活让她觉得索然无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后海探望朋友,结果一住就是半个月。

    疫情之后,大批游客涌入,后海从一个寂静的世外桃源变成过度开发的旅游景点。在游客众多的后海,想舒服地冲个早浪都很困难。即便如此,万宝、初九和松松都没有选择离开,他们应对的方式,是寻找还没被游客占领的秘密浪点。

     

    上岸后,雨潇与三人坐在岸边的空地,聊起为何大家仍旧固守在已经逐渐商业化的后海,这个几乎消失的乌托邦。

    初九回答问题的方式,是解构流行的至臻名言 “人活着要勇于跳出舒适圈” 。“这句话就是挺傻逼的你知道吗?” 大家笑了,他补充:“人活着为什么不舒适一点?为什么要逼自己跳出这个圈?你又不知道下一个圈是什么样。”

    万宝说自己离不开后海,是因为 “待久了也烦,但是走一段时间又想。” 从来探望朋友,到决定在后海定居,万宝说:“我敢去选择,我也敢去接受各种可能不好,也可能好的结果。人生苦短,我比较在意当下。”

    和雨潇选择定居在大理的原因一致,对后海的浪人而言,这里早已象征着 “家” 一般的存在。相较穿梭于两点一线的城市生活,浪人们用看似 “出格” 的方式自在地享受当下,摆脱对既定规则的束缚。

     

    点击下方,观看《Beyond Brave 出格》系列纪录片第一集:浪人笔记

    BIE别的与 DIESEL 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出格》第一集 “浪人笔记” 已于 5 月 11 日正式上线。
    我们的镜头跟随四组不同的年轻人,捕捉 TA 们在世俗定义之外的 “出格” 状态。无论最终 TA 们选择平淡还是激烈的生活节奏,“出格”的人群总能在既定轨迹中寻求创造的可能性。
    选择跟随天性,并且敢于承担,这才是 Beyond Brave 出格 的真正含义。

    下拉查看更多剧照:

    2021.05.11 | BY 周歪歪 |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