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0
    Loading 0
    BIE别的

    用爱发电!《别的月刊》第二期回顾

    2020.05.10 | BY biede |

    《别的月刊》第二期,“用爱发电” 主刊发布完毕。这篇是专题内容的回顾,你可以把它存起来,供赖床、通勤、上厕所、在社交场合又不想社交等时刻翻阅。

    “用爱发电” 是一系列关于偶像和粉丝的讨论。我们尝试证明,“偶像” 的含义并不限于流量明星,“粉丝” 的含义也超出饭圈文化,但社交媒体上的反应很快教育了我们,如今的语境下,这两个词的语义已经固化僵硬,同样固化僵硬的还有 “明星” 和 “饭圈” 各自的种种刻板印象,及其激起的情绪反应 —— 碰上这两个词,人们好像就失去了好好说话的意愿和能力,自动切入一个充满缩写、谐音,和对妈妈频繁问候的语言系统。

    或许这期专题的内容和下面的一些评论(尤其是微博评论),能被当作一种人间观察,或者给日后的人留下一份研究素材。毕竟这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

    而如果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去探探 “偶像” 和 “粉丝” 可能延展出的空间,以下是文章目录:

     

    Chapter i - 爱的供养

    4 月 23 日 —— 饭圈女孩:爱让我成了互联网下等人

    最初的时候一切还很简单,“如果爱,请投票。” 李宇春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之后的一切越来越复杂起来,打榜、控评、氪金......粉丝热切的心意,如何被行业变成了冰冷的生意?

    4 月 24 日 —— 一个精神锤粉的奋斗小史:希望罗永浩能代替我坚持下去

    小吴最终也没买锤子手机,小吴成了成功学爱好者,罗永浩最终没有创造奇迹,罗永浩在直播卖刮胡刀,但罗永浩仍然是小吴的精神偶像,是举火者,那“为什么我们非要让他熄灭呢?“

    4 月 25 日 ——  别不承认,游戏玩家跟追星粉丝也没什么不同

    饭圈和游戏圈的交集,似乎比我们以为的要大?其实大家都卑微,都在用爱发电,何必彼此看不上。祝你磕 / 氪得开心!

    4 月 26 日 —— 眼看 Morrissey 从当年的 icon 变成了如今的笑柄,但我仍不打算脱粉

    曾经又怪又酷的 charming man,成了如今不合时宜的 harming man,自恋又幺蛾子满天飞,价值观跟我完全相左,可我为什么还爱他?

     

    Chapter ii - 偶像制造

    4 月 27 日 —— 科比去世和孙杨禁赛,让我们想了想体育明星的 “诞生” 和 “死亡”

    一个体育明星在公众视野中无论是 “诞生” 还是 “消失”,无论是被如何记住,还是被如何忘记,都不是巧合的,中立的,天然的。和其他明星一样,体育明星也是被制造的。

    4 月 28 日 —— 月薪两千,粉丝五个:我跟一杭州姑娘聊了聊她在日本做地下偶像的日子

    在这个与偶像的 “接触” 才是核心玩法的地下场,纱利雅曾经相信,“美少女是一种信仰”,“可爱即正义”,而自己能给粉丝带来激励和欢乐。她也收到过粉丝的心意,比如一大包盐。

    4 月 29 日 —— 我们对 “别样偶像” 的期待,能在《青春有你2》里实现吗?

    大偶像时代,各有千秋;工业化偶像时代,明星量产。但《青2》这个设计精细的套娃里,还有一些没有并没闭合好的缝隙,闪着别样偶像的小光芒。 

    4 月 30 日 —— 是领袖,也是 “神”、“父亲” 和 “梦中情人”

    让希特勒成功登上 “神+父+领袖” 三位一体偶像神坛的纳粹宣传大师戈培尔,如果看到如今特朗普的推特政治、普京的才艺展示,或八零后男领袖们的 T 台秀,会作何感想呢?

     

    Chapter iii - 粉丝自造

    5 月 1 日 —— 你用的这些 meme,都来自 “钙片”

    一篇对最近流行的 MUR 猫表情的考古,但不小心泄露了一些哲♂学人、兄贵信徒和银梦民众可能并不想让 “小鬼们” 知道的 “奇怪的知识”。 

    5 月 2 日 —— 耽美中的革命友谊,从《悲惨世界》到法国当代女权游行

    小说作家、漫画家、比较文学博士 dome 的线上画展,向你介绍大悲原著党心中的法国偶像男团,左翼青年团体 “ABC 之友”。多 CP,有 AU。 

    5 月 2 日 —— 别任性053:2020年,腐女出柜变容易了吗?| PODCAST

    别任性主播对谈耽美文化研究者,两个资深腐女的腐史分享。从 “同人女 vs 良识男” 到 “社会主义兄弟情”,从 “脖子以下都是涩情” 的晋江到 AO3,从天一事件到 227,腐女真的更可见了么?“腐女” 这个标签的耻感减少了吗?

    5 月 3 日 —— 伴随 4G 成长的足球流氓,能否为新仇旧恨做个了断?

    对于生在网络时代的意大利 “足球流氓”,如这部电影《Ultras(铁杆球迷)》中的新生代,足球的部落凝聚力和族群的信仰核心,已经如同意大利黑手党的式微一样,在时代变迁中逐渐被消解。

    5 月 4 日 —— 没有握手会的年代,粉丝却可以在游戏里和偶像旅行冒险

    从 80 年代《中山美穗的心跳高校》到 2010 年后的 AKB48 和乃木坂 46 游戏,无数三次元偶像都曾在游戏中播撒光辉。这是饭圈和游戏圈和共振。 

    5 月 5 日 —— 要成为真正的同志偶像,可不是靠做做样子而已

    Gay icon 们虽本身就是名人,但 “同志偶像” 的地位是粉丝才能给的。这是性少数社群的自发加冕,是基于某种审美风格、作品,和多年陪伴情谊的认可,某种程度上是资本无法操作,也无法完全控制的粉丝文化产物 —— 不过现在有些不同了。

    5 月 6 日 —— 泥塑粉眼中的男偶像,是自己用肋骨创造出来的夏娃

    这是一位泥塑粉 “疯疯癫癫” 的 “胡说八道”,让我们彻底见识粉丝自己诞生出的文化 “浊流” 有如何六亲不认、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另有泥塑粉读者表示,“想把此文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Chapter iv - 偶像是幻影

    5 月 6 日 ——  那个在夜场被叫 “少爷” 的男人,是我最想成为的人

    一个真正的少爷,比高干子弟家世更硬,还是个百姓官,在他 20 万的酒吧卡座上,偶尔有为了生活混黑社会的保镖,也有以赚钱为信仰的普通女孩。

    5 月 7 日 ——  “末日” 从未发生,邪教却一直在我们身边
    别觉得可以置身事外。从人民圣殿教,到曼森家族,再到奥姆真理教,不过是根植于人们求生的渴望和不想被抛下的焦虑,而教主就是希望。如今我们信仰着新的偶像,正向新的癫狂尽头狂奔。

    5 月 8 日 —— 《几近成名》为我们揭示了一名优秀骨肉皮的行为准则

    电影中的鸡汤结尾是 bullshit,现实中的 Penny 还在 “月亮组” 敲着键盘控诉摇滚乐手干的的烂事。但我们也不缺顶尖骨肉皮的榜样示范,别忘了自己想要什么,and don't fall in love.

    5 月 9 日 —— 网红速成笔记:我花了一个月(没)把自己打造成网红
    “刘胖龙项目” 是我们在 “用爱发电” 专题期间进行的一个网红养成实验。刘胖龙是一位同事,天天对网红们各种不服,觉得自己也行,我们就想看看速成一位网红到底多(不)简单。这是她的项目报告(抱怨)。

     

    以上就是 “用爱发电” 专题的全部主刊内容!#用爱发电# 相关社交话题还在微博(@BIE别的)上继续,欢迎你来晒晒你和明星的(PS)合影,分享一些你偶像的奇怪特征(#随便猜猜#),讲讲你亲眼见过的谁谁(#我见过那谁#)或者脱粉心碎时刻。有其他任何想法或者投稿,也欢迎联系:tougao@yishiyise.com。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要低估粉丝的爱的价值,无论是它的创造性,还是破坏性。也不要高估你我对偶像的免疫力 —— 当我们对 “偶像” 的定义足够宽泛,你会发现,一切历史都是偶像的历史。 

    // 策划:BIE别的 编辑部

    // 社交运营:周歪歪,素鸡,壮壮

    // 视觉设计:杨子江,冬甩

    // 预告片:麻小,杨子江,Alexwood,陆冉

    // 专题编辑:Alexwood,陆冉

    // 副刊编辑:林聪明,刘胖龙

    《别的月刊》第二期,“用爱发电” 主刊发布完毕。这篇是专题内容的回顾,你可以把它存起来,供赖床、通勤、上厕所、在社交场合又不想社交等时刻翻阅。

    “用爱发电” 是一系列关于偶像和粉丝的讨论。我们尝试证明,“偶像” 的含义并不限于流量明星,“粉丝” 的含义也超出饭圈文化,但社交媒体上的反应很快教育了我们,如今的语境下,这两个词的语义已经固化僵硬,同样固化僵硬的还有 “明星” 和 “饭圈” 各自的种种刻板印象,及其激起的情绪反应 —— 碰上这两个词,人们好像就失去了好好说话的意愿和能力,自动切入一个充满缩写、谐音,和对妈妈频繁问候的语言系统。

    或许这期专题的内容和下面的一些评论(尤其是微博评论),能被当作一种人间观察,或者给日后的人留下一份研究素材。毕竟这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

    而如果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去探探 “偶像” 和 “粉丝” 可能延展出的空间,以下是文章目录:

     

    Chapter i - 爱的供养

    4 月 23 日 —— 饭圈女孩:爱让我成了互联网下等人

    最初的时候一切还很简单,“如果爱,请投票。” 李宇春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之后的一切越来越复杂起来,打榜、控评、氪金......粉丝热切的心意,如何被行业变成了冰冷的生意?

    4 月 24 日 —— 一个精神锤粉的奋斗小史:希望罗永浩能代替我坚持下去

    小吴最终也没买锤子手机,小吴成了成功学爱好者,罗永浩最终没有创造奇迹,罗永浩在直播卖刮胡刀,但罗永浩仍然是小吴的精神偶像,是举火者,那“为什么我们非要让他熄灭呢?“

    4 月 25 日 ——  别不承认,游戏玩家跟追星粉丝也没什么不同

    饭圈和游戏圈的交集,似乎比我们以为的要大?其实大家都卑微,都在用爱发电,何必彼此看不上。祝你磕 / 氪得开心!

    4 月 26 日 —— 眼看 Morrissey 从当年的 icon 变成了如今的笑柄,但我仍不打算脱粉

    曾经又怪又酷的 charming man,成了如今不合时宜的 harming man,自恋又幺蛾子满天飞,价值观跟我完全相左,可我为什么还爱他?

     

    Chapter ii - 偶像制造

    5 月 1 日 —— 你用的这些 meme,都来自 “钙片”

    一篇对最近流行的 MUR 猫表情的考古,但不小心泄露了一些哲♂学人、兄贵信徒和银梦民众可能并不想让 “小鬼们” 知道的 “奇怪的知识”。 

    5 月 2 日 —— 耽美中的革命友谊,从《悲惨世界》到法国当代女权游行

    小说作家、漫画家、比较文学博士 dome 的线上画展,向你介绍大悲原著党心中的法国偶像男团,左翼青年团体 “ABC 之友”。多 CP,有 AU。 

    5 月 2 日 —— 别任性053:2020年,腐女出柜变容易了吗?| PODCAST

    别任性主播对谈耽美文化研究者,两个资深腐女的腐史分享。从 “同人女 vs 良识男” 到 “社会主义兄弟情”,从 “脖子以下都是涩情” 的晋江到 AO3,从天一事件到 227,腐女真的更可见了么?“腐女” 这个标签的耻感减少了吗?

    5 月 3 日 —— 伴随 4G 成长的足球流氓,能否为新仇旧恨做个了断?

    对于生在网络时代的意大利 “足球流氓”,如这部电影《Ultras(铁杆球迷)》中的新生代,足球的部落凝聚力和族群的信仰核心,已经如同意大利黑手党的式微一样,在时代变迁中逐渐被消解。

    5 月 4 日 —— 没有握手会的年代,粉丝却可以在游戏里和偶像旅行冒险

    从 80 年代《中山美穗的心跳高校》到 2010 年后的 AKB48 和乃木坂 46 游戏,无数三次元偶像都曾在游戏中播撒光辉。这是饭圈和游戏圈和共振。 

    5 月 5 日 —— 要成为真正的同志偶像,可不是靠做做样子而已

    Gay icon 们虽本身就是名人,但 “同志偶像” 的地位是粉丝才能给的。这是性少数社群的自发加冕,是基于某种审美风格、作品,和多年陪伴情谊的认可,某种程度上是资本无法操作,也无法完全控制的粉丝文化产物 —— 不过现在有些不同了。

    5 月 6 日 —— 泥塑粉眼中的男偶像,是自己用肋骨创造出来的夏娃

    这是一位泥塑粉 “疯疯癫癫” 的 “胡说八道”,让我们彻底见识粉丝自己诞生出的文化 “浊流” 有如何六亲不认、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另有泥塑粉读者表示,“想把此文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Chapter iv - 偶像是幻影

    5 月 6 日 ——  那个在夜场被叫 “少爷” 的男人,是我最想成为的人

    一个真正的少爷,比高干子弟家世更硬,还是个百姓官,在他 20 万的酒吧卡座上,偶尔有为了生活混黑社会的保镖,也有以赚钱为信仰的普通女孩。

    5 月 7 日 ——  “末日” 从未发生,邪教却一直在我们身边
    别觉得可以置身事外。从人民圣殿教,到曼森家族,再到奥姆真理教,不过是根植于人们求生的渴望和不想被抛下的焦虑,而教主就是希望。如今我们信仰着新的偶像,正向新的癫狂尽头狂奔。

    5 月 8 日 —— 《几近成名》为我们揭示了一名优秀骨肉皮的行为准则

    电影中的鸡汤结尾是 bullshit,现实中的 Penny 还在 “月亮组” 敲着键盘控诉摇滚乐手干的的烂事。但我们也不缺顶尖骨肉皮的榜样示范,别忘了自己想要什么,and don't fall in love.

    5 月 9 日 —— 网红速成笔记:我花了一个月(没)把自己打造成网红
    “刘胖龙项目” 是我们在 “用爱发电” 专题期间进行的一个网红养成实验。刘胖龙是一位同事,天天对网红们各种不服,觉得自己也行,我们就想看看速成一位网红到底多(不)简单。这是她的项目报告(抱怨)。

     

    以上就是 “用爱发电” 专题的全部主刊内容!#用爱发电# 相关社交话题还在微博(@BIE别的)上继续,欢迎你来晒晒你和明星的(PS)合影,分享一些你偶像的奇怪特征(#随便猜猜#),讲讲你亲眼见过的谁谁(#我见过那谁#)或者脱粉心碎时刻。有其他任何想法或者投稿,也欢迎联系:tougao@yishiyise.com。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要低估粉丝的爱的价值,无论是它的创造性,还是破坏性。也不要高估你我对偶像的免疫力 —— 当我们对 “偶像” 的定义足够宽泛,你会发现,一切历史都是偶像的历史。 

    // 策划:BIE别的 编辑部

    // 社交运营:周歪歪,素鸡,壮壮

    // 视觉设计:杨子江,冬甩

    // 预告片:麻小,杨子江,Alexwood,陆冉

    // 专题编辑:Alexwood,陆冉

    // 副刊编辑:林聪明,刘胖龙

    2020.05.10 | BY biede |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