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bié Records -
    • New Talent
    • 大艺术家
    • 新作
    • 值得一去
    • 艺术话题
    0
    Loading 0
    值得一去

    一部关于M/M(Paris) 的关键词字典

    2020.11.13 | BY 陆冉 |
    巴黎词典巴黎艺术
    看 M/M (Paris)  设计工作室的作品,就像听一群人用你闻所未闻的语言热烈交谈,你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但听得兴致勃勃。这并不是平面设计师身上常见的特质,照理说,作为沟通者,他们应该把话说得清楚动人才对:掌握一些抑扬顿挫的技巧,给听众适当的暗示,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起立鼓掌。但 M/M (Paris)  拒绝这些庸俗的套路,他们不遵守规则,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致力于制造混乱。
    M/M (Paris)  由两位主理人 Michaël Amzalag 和 Mathias Augustyniak 于 1992 年在巴黎创立。两人早前相识于法国国家高等装饰艺术学院,此后,Michaël Amzalag 退学任职于法国摇滚杂志《Les Inrockuptibles》,而 Mathias Augustyniak 则前往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继续学习。虽是科班出身,但当时法国的平面设计刚刚兴起,两人得以在没有前人规范的场景中展开最初的设计实验,从唱片封面开始,逐渐跨域到艺术、戏剧、时尚、产品等多个领域。M/M (Paris)  如今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设计工作室,但仍然保持着当初毫无规矩的状态。工作室长期的合作对象比约克曾说, “我们顺利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会坐下来给你列举工作重点、作出总体规划,而是正好与此相反。”
    作为一个长于个人表达的设计工作室,M/M (Paris)  曾多次在美术馆展出设计作品。如今他们的作品首次来到中国,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带来了展览  “ M/M 上海制造” ,展出其过往三十年的作品。纵览这些作品,会发现 M/M (Paris)  对字母表有一种执着的热爱,因此我们也按照字母顺序梳理了一下他们最引人注目的特质,成为一部(非官方) M/M (Paris)  关键词典。

    (*注:此表中英法混杂,但不管那么多了。)

    “M/M上海制造”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0

    Again 重复

    虽说 M/M (Paris) 的作品视觉大多如天外来客,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反复观看,就能从中辨别出 他们的 “惯用伎俩”。比如形态丰富的字母,四处蔓延的手绘线条(大多来自 Mathias),多层层叠加,拼贴技法和图标化元素的运用。这些元素伴随工作室的设计生涯自由穿梭于不同的语境之中,因此,这个 “again” 不是乏味的自我重复,而是他们成功构建出独特的视觉系统的证据。更重要的是,不要妄图模仿, M/M (Paris)   走到今天,靠的可不是复制他人的遗产。

    M/M (Paris)  为 Balenciaga 所作

    Big 大

    此次展览 “M/M上海制造” 将 M/M (Paris)  过往三十年的百余件作品全部进行了放大,桌面变成了天花板,画架成为了脚手架。失衡的规模(加上丰富的色彩)即刻塑造出喧嚣、玩乐的气氛,同时将作品从实用情景中剥离,更凸显出它们的视觉价值。这也是这个来自巴黎的工作室对上海之 “大” 的一次简单但幽默的诠释。

    Chaos 混乱

    毫无疑问,M/M (Paris)   的作品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团混乱。但是要你没有西装笔挺地当场晕过去,就会在混乱中找到 (也许难以表述的) 快乐。

    Collage 拼贴

    M/M (Paris)  特别喜欢拼贴( collage )技法。在海报设计中,他们常常把摄影元素当作现成品那样拿来应用,进行剪切拼贴重新组合。这也给他们的作品增加了一丝当代艺术的高级,一丝欧普艺术的趣味,一丝地下文化的叛逆,还有一丝安纳西主义的颠覆。

    M/M (Paris)  过往海报设计,分别为 Palais de Tokyo, Dazed&Confused, Philppe Parreno&Rirkrit Tiravanija,及Pierre Huyghe 所作

    Contour 轮廓 & D-叠加

    运用轮廓剪影和图层叠加,再加上熟练的拼贴技法,M/M (Paris) 可以在一个画面里塞进多重信息(比如,两张照片加一个轮廓线)。虽然变得更难读了,但也更有趣了。他们不仅在平面图形里这么干,还把它运用在动态影像当中。比如下面这组短片:

    M/M (Paris)  为 miumiu 所作

    Elegant 优雅

    尽管好玩,大胆,混乱,但仍然优雅并充满控制的。你很难在 M/M (Paris)  的作品里找到什么草率、粗鄙、捉襟见肘的证据。

    French Touch 法式

    从合作对象上来看, M/M (Paris)  显然是国际化的,但他们依然很法式。

    M/M (Paris)  为蓬皮杜 30 周年所作

    Graphic 图形

    作为平面设计师,M/M (Paris)  将一切乐趣都蕴藏在图形的逻辑之中:形状、色彩、线条……,从不进行什么 “语文课式” 的信息植入。在他们手中,天真的二维线条就像发起降维打击的小战士,征服 3D 图形的骄傲。比如 björk- Hidden Place MV 中,色彩和线条沿着她的脸部轮廓流动,比约克不再是比约克,而是一张脸形地图。

    截取自 björk- Hidden Place MV

    M/M (Paris)  还把平面图形的逻辑运用在实物的设计之中。比如这一把为 miumiu 设计的凳子,它之所以看起来有些不对劲,可能是因为它很像一个平面箭头。

    在“ M/M 上海制造” 展览现场,站在被放大的这把凳子脚下,这种感觉可能会更明显。图片来自网络。

    M/M (Paris)  为比约克所作,从平面字体到配饰再到雕塑“tree of signs”,图形从二维进入三维
    而这些都显示出 M/M (Paris)  强大的视觉直觉。

    Humour 幽默

    不用说,没有一点幽默感,是不会设计出  M/M (Paris)  这样的作品的。

    “明日揭晓“,不知道是什么

    Illustration 插画

    在 M/M (Paris)  的设计当中,Mathias 随心所欲但精美的插画功不可没。在越来越追求精致、标准、扁平化的平面设计世界里,他们没有放弃这种充满自发性、不确定性和个人特质的线条,实在令人高兴。下面请看 Mathias 的一幅插画作品,收录在工作室限量画册《Alphadicks: Twenty-six Loaded Cowboys》中。

    《Alphadicks: Twenty-six Loaded Cowboys》内页

    J-家具

    作为平面设计师,他们画设计了很多家具。

    矢量图标式的线条直接从二维进入三维,图为《M to M of M/M (Paris)》第一集,内页

    K-跨领域

    音乐、艺术、时尚、戏剧、家具、室内装饰……,M/M (Paris)  作品横跨各个领域,但别忘了,他们总是从图形出发。

    Libre 自由

    1991 年到 1996 年,工作室的 Michaël 参与制作了一系列口袋大小的 zine eDen(伊甸园),致力于记录他们身处其中的九十年代法国 House 音乐场景、Rave 派对、药物、穿衣打扮、同性恋酒吧…… 无拘无束的 M/M (Paris) 果然拥有放肆的青年时代。

    eDen,图片来自  M/M (Paris)   官方网站

    Mix Media 多重媒介

    无论是一件作品,还是三十年的职业生涯,M/M (Paris)  是多重媒介、多重看似毫不相干的视觉系统的不可思议的大融合。这或许得益于他们在计算机尚未全面侵占平面设计行业的年代积累的高超的美术技巧。

    M/M (paris) 重新诠释艺术家 Liam Gillick 作品

    Naïve 天真

    要说 M/M (Paris)  最动人的特质,可能就是无拘无束的天真感了,它是套路的反面。有过再多经验,手法愈发娴熟,也依然保持实验的活力,就像刚入行的时候一样。

    Opera 歌剧

    2004 年,布里塔尼小城洛里昂一家剧院的总监 Éric Vigner 担任导演重排 Tommaso Traetta 的歌剧《安提戈涅》,他邀请合作多年的 M/M (Paris)  出任舞台设计。M/M (Paris) 从一幅平面图像出发,设计了整个舞台,M/M (Paris)  后来又将这张平面图形变成了一间酒店房间的室内设计。

    Posters 海报

    从产品包装到家具,从品牌 logo 到短片,M/M (Paris)  的设计横跨无数类型,但 “海报” 是他们的作为平面设计师的秘密阵地。“海报就像是一种过时媒介,没人再用了,但它是平面设计师的传统,我们愿意(通过这个传统)显示我们是古典的( classic )设计师,”两位主理人在一段视频采访中说到。
    1996 年起,M/M (Paris)  开始为法国布列塔尼小城洛里昂的一家小剧院设计海报,剧院每有新剧,M/M 就为他们设计一张海报,一下设计了二十年。(“因为我们乐在其中。”)海报画面跟剧情和画面都毫无关系,完全由两人依据给定的文字进行创作。据说,这些奇特的海报一度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美术学校的老师还会带着学生对之进行专门研习。M/M (Paris)  后来与多位艺术家和各品牌的合作也常常以海报形式出现。

    M/M (Paris)  为洛里昂剧院所作海报,图为《M to M of M/M (Paris)》第一集,内页 

    Q-情绪

    M/M (Paris)  作品里可能没什么实用信息,但充满丰沛的情绪。下面我们进入洛杉矶的情绪:

    为艺术家莎拉·莫里斯的影像作品 Los Angeles 设计的海报,2005

    Relational Aesthetics,关系美学

    M/M (Paris)  和法国九十年代法国的 “关系美学” 的代表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 Philippe Parreno )、皮埃尔·于热( Pierre Huyghe )等人保持的紧密的联系。“关系美学” 主张艺术不是艺术家自己的小天地,而应该与人类与社会不断发生关系。这也与 M/M (Paris) 一贯的设计思想相吻合。尽管他们从不试图通过具体作品传递具体信息,但这样一个 “与社会和观众互动” 的观念一直隐藏在他们的创作背后。这也是他们不愿遵循视觉常规的原因之一——只有打破和谐才能产生对话。

    M/M (Paris)  为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和皮埃尔·于热作品所作

    出于这种理念,M/M (Paris)  尽管很早就开始与时尚界合作,却一直对这个行业所制造的图像保持警惕。因此,也只有敢于大胆迈出舒适领域的品牌才会与他们合作。在 2000 年瑞士洛桑艺术学校( ECAL )的一个工作坊上,M/M (Paris)  和摄影师组合 Inez and Vinoodh 提出,时尚图像“是集体幻想和欲望在模特角色身上的投射……要么成为拥抱刻板印象的图标,要么新故事的起点。“ 为了让学生们反思时尚图像的模式,他们让学生重新设计时尚模特的角色,其中产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图片:

    milneufcentseptantesix,a M/M (Paris) + inez van lamswerde & vinoodh matadin workshop,ecal,2000

    Signs 符号

    M/M (Paris)  着迷于设计可以反复实用的整套符号,这也许他们作为设计师整理世界的方式。这种思路有时候出现在一些个案之中。

    T-图标

    在 M/M (Paris) 的诸多作品中,都能发现一些矢量图图标式的元素。作为一种极简的图形,他们宣告着万物的本质。

    《祖·阿森海姆》,2006 年,M/M (Paris)  供图。图片 © M/M (Paris) 设计工作室

    Unique 独树一帜

    M/M (Paris)  不模仿别人,也不可复制。

    Versatile 多才多艺

    插画,摄影,电影,家具,雕塑,产品设计……M/M (Paris) 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wwwwwww 连续

    M/M (Paris)  很喜欢连续图案,这也是平面设计师的偏执之一。

    X-像素

    M/M (Paris) 从很早就开始实用像素元素进行设计了,它们经常入侵现实世界。

    海报与纯艺国际艺术节在耶稣会教堂的展览现场,法国肖蒙,图片© M/M (Paris) 设计工作室

    Yohji Yamamoto

    M/M (Paris)  与日本设计师 Yohji Yamamoto 保持了长达 14 季的广告大片合作,诞生了许多广为称道的作品。他们曾经这样描述制作这些画面时全情投入的过程:“我们当时完全投入在里面,就像制作一部小型电影一样。我们会写出剧本并花上大量的时间执行,选角,使最终的结果能实现我们设想的剧本。”

    Z-字体,字母表

    最后,我们终于来到 M/M (Paris)  最作品中最常见字体和字母表了!多变、自由、放松,有时像儿童涂鸦般的字体不断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平面设计师的操守,不用说了)。他们也热衷于设计各种形式的字母表,比如在以模特名字首字母排列的模特肖像字母表中,他们遵循着某种玄妙的图像逻辑,将肖像照片剪切成字母的样子,同时又没有完全破坏模特原本的形象。只要离远一点,完全可读!

    The Alphabet

    The Alphabet,E和F

    出于不为人所知的原因,他们还把字母放在圆凳的腿上。在 “M/M上海制造” 的展览现场,你也许会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这些字母凳当中隐藏着的信息,就像是收音机在混乱的噪音中突然搜索到信号。这个信息是:
    就像一只蚂蚁爬行在可见与不可见的边界线。( Like an Ant Walking on the Visible Edge. )

    “ M/M 上海制造”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0

     

    “ M/M 上海制造”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出至 2021 年 4 月 18 日,展览同期,M/M (Paris) 的第一本中文作品集《 M/M 的设计名典》也将由 PSA 首发。
    2020.11.13 | BY 陆冉 |
      巴黎词典巴黎艺术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