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音乐 - 别的艺术 -
    • 文章
    • 电台
    • 视频
    0
    Loading 0
    文章

    如果女人当老大,世界会更好吗?

    2019.10.30 | BY 赵四 |
    2019女性领导女权主义政治女性主义女性领导政治电影
    事情要从瑞克和莫蒂说起。有一天,他们带回家一个性爱机器人,发现她来自一个女性统治的星球。在那里,女人们因为受不了男性的暴力而选择另起炉灶,并认为男性的暴力因子无法根除,因此只抚养女婴。这令人联想到一个经久不衰的脱口秀段子:“假如女人统治世界,那么战争将会消失,只不过会有一些国家不跟另一些国家说话。”
    女人统治世界,将会带来和平吗?不少人信以为真了。弗朗西斯·福山说:“从进攻体验中获得快感的主要是男性,一个真正的母性世界不会咄咄逼人。” 探讨暴力问题的著作《人性中的美丽天使》作者平克认为:“有史以来军中将帅多为男性,女性一直都是平和的力量”。
    好一个 “母性伊甸园”。这一看法轻而易举就能被反驳:历史上死在女王手里的人不计其数。至少就目前来看,给 “女老大能否维护世界和平” 下结论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个案太少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模型。
    既然现实没有答案,我们不妨打开脑洞,先看三个虚构作品里的性转世界!

     女人说了算,男人会很惨?

    《镜花缘》里有一回叫 “闲步女儿乡”,讲的是一行人来到一个 “女主外,男主内” 的女儿国,女人戴帽穿靴治理国家,络腮大汉裹脚穿裙纳绣花鞋底。他们不仅很守贞操,连荡妇羞辱都用得纯熟:“你面上有须,明明是个妇人,你却穿衣戴帽,混充男人。你也不管男女混杂!你明虽偷看妇女,你其实要偷看男人。你这臊货!你去照照镜子,你把本来面目都忘了!”
    有个叫林之洋的家伙被国王看上了,强纳他进后宫,又是穿耳,又是缠足,几个壮汉宫娥还给他 “净身”,作者写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登时上来两个胖大宫娥,一个替他解褪衷衣,一个用大红绫帕蘸水,在他下身揩磨。林之洋喊道:‘这个顽的不好!诸位莫乱动手!俺是男人,弄的俺下面发痒,不好!不好!越揩越痒!’ 那个宫娥听了,自言自语道:‘你说越揩越痒,俺还越痒越揩哩!’”
    可惜男主耐操度不高,区区几个花样就万念俱灰,日渐痴傻,连说 “让我死罢!” 最后被女世子救出去了。羞辱指数三颗星。

    强烈推荐大家去A站看这个老国漫《镜花缘》

    第二个性转故事是去年的法国电影《男人要自爱》,讲的是一个成天骚扰女性的混球突然发现男女倒了个儿,报应不爽地把 “女性规训” 体会个遍。这个男主达米安既是清醒的、不适应的,又不得不随波逐流,最后不知不觉陷入 “霸道女总戏娇花” 的甜宠里。这部电影的许多性转细节非常到位,比如青春期儿子要买三角裤除臭垫还担心自己发胖,多毛大汉忍痛脱毛、穿超短裤、做美甲,你爸不停地碎碎念让你找对象,女的不仅对着男的吹口哨还嘲笑 “男性主义游行”,男生会被女孩性骚扰,生孩子就像 “猛汉气概 test”,等等,可见刻板印象全球通用。羞辱指数两星半。

    男频女频,一网打尽 // 电影《男人要自爱》

    第三个故事更有颠覆意味,也是法国人拍的,叫《女儿国的杰基》(2014),讲的是在一个女性军事独裁国家里,成天被欺负的小受男杰基交上灰姑娘的好运。这里女尊男卑更严重,男人身披罩袍,拴着项圈,动不动就被强奸。片中有一个女首领 “选妃” 的场面,男妃们像狗一样手里哆嗦着颈绳,争先恐后祈求女主人牵走自己。羞辱指数五颗星。

    乱花渐欲迷人眼 // 电影《女儿国的杰基》

    这一类性转故事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爆笑喜剧。如果女人被这么对待,那就是 “悲惨世界”;反之,男人被这么折腾,就成了喜闻乐见的合家欢。这背后隐含的逻辑是,“男扮女装” 对男性来说是一种滑稽的失格。被迫 “性转” 的林之洋和达米安为什么会觉得屈辱、生不如死,因为他们清楚,谁处于权力的下位,谁就是潜在的性资源。
    更妙的是,三个故事里地位卑微的男主全都主动或被动地用 “美色”、“爱情” 占得上风:林之洋假装驯服,惹得女国王怜香惜玉;达米安凭借不同寻常的吻技(误)成功引起女霸总的注意;杰基凭姿色被女首领相中,一跃成为 “第一夫人”。一如后宫戏和总裁文,“性” 是为数不多能接近、获得与颠覆权力的途径。假如它是弱者的唯一武器,说明这个世界的权力结构有严重不均。但在这些故事的语境里,我们会觉得这合情合理,因为 “一个女人通过性拥有权力” 早就被内化甚至美化了。
    今年大热的美剧《Why Women Kill》有一句为人津津乐道的台词:“性是女性获得权力的方式,这没什么好羞耻的。” 是的,这不羞耻,但值得引以为荣吗?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两千多年前有一部古希腊喜剧讲的是雅典妇女因为不满战争,拒绝与丈夫们同床,结果他们因此一直处于勃起状态,只好乖乖听老婆的话跟敌人讲和了。这剧放在现代肯定也是大受欢迎,但若是把它解读成 “girl power” 可就是十足十的讽刺了。

    芒刺在背,五味杂陈 // 美剧《Why Women Kill》

    总之,想象女人当老大的初级阶段就是上演《动物农场》真人版,报复的快感有如重生爽文 —— 但,以眼还眼终究还是落了下乘,引领人类飞升的永恒女性不会止步于此。
    她们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她的理想国,有温柔的暴政 

    假如一道闪电同时劈中上帝与亚当,二位当场同归于尽,那么夏娃会怎么做?
    首先,她会立刻解除 “生育诅咒”,不受怀胎分娩之苦;之后,她与蛇言归于好,冰释前嫌;最后,她转身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我敢打赌,如果让女人重写这个故事,十有八九都是这个思路。你看古往今来的女性理想国,其实就是各种版本的 “快乐夏娃之家”:1,解决生育问题;2,解决战争问题;3,解决环境问题。
    1,生育:对于 “性别乌托邦” 来说,单性繁殖是常规操作(《她的国(herland)》),试管受精与集约化抚养已不遥远(《铁幕性史》),“生育机器人” 也不难想象会加入下拉菜单(《莫克和瑞蒂》里的哥加帕索普星球),比较凶残的还有为了 “播种” 囚禁男性(亚马逊人)。比来比去,我最属意的还是《西游记》女儿国里的子母河:“吃水之后,便觉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那迎阳馆照胎水边照去。若照得有了双影,便就降生孩儿。” 自助取饮,阳光B超,犹如液化了的女娲化身为绵延的盖亚,又诗意,又环保。

    《铁幕性史》这颗影史遗珠是时候拥有姓名了!这部1984年拍的波兰老片儿 cult 味十足,讽刺老辣,又轻佻又邪恶,结局有大反转

    2,和平:众所周知,女人不爱打架。再一推演,女儿国没有战争。他们在形而下的泥里打滚,我们是和平鸽的化身,不是一个境界。不仅如此,小动物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在小说《她的国》里,连猫都不捕杀小鸟了!当然,我也要指出,“和平” 跟 “武德充沛” 并不冲突,比如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的乡亲们骁勇善战,但不会对外挑衅。有容乃大,强者心态。
    3,自然:也许是史前母系氏族的篝火留了残影,但凡女人的地盘往往附赠一曲田园的讴歌。在修辞系统里,“女/母” 代表原始、自然、土地、前现代、未祛魅,自带好生之德、本初之美。为什么神奇女侠要 “学习” 适应城市?为什么《她的国》要发展 “可持续农业”?为什么《风之谷》的娜乌西卡不是男仔?甚至是为什么贾宝玉的姐妹要住在一个风光旖旎的园林?

    一个视觉的例子:山户结希有一部剪辑如神、哲思纷繁的短片叫《离散的花儿们》,三个即将出生的女孩共舞于一个美轮美奂的花园。花、草、树、雨与女孩的肉体、母亲的子宫、临盆的瞬间相融为一 // 电影《21世纪女子》

    只是关上伊甸园的门的夏娃,吃了禁果,混沌已开,觉出了自己与这自然的两相分别。于是三日后,她说:“要有……”
    没错,不再是亚当肋骨的夏娃,很可能变成一个女上帝。动画电影《女他》很精彩地展示了一个女版创世纪:男鞋的压迫统治被一只女鞋妈妈偶然地颠覆以后,她的女儿又成为剥削男鞋的独裁女王。注意比较它与《女儿国的杰基》之间的不同:后者虽然也是性别独裁,但依然是 “阳性气质” 压制 “阴性气质”;而《女他》花了很大力气渲染男鞋(工业/香烟)与女鞋(自然/樱桃)的天然差异,孰好孰坏似乎一目了然,但后来居上的 “女鞋霸权” 犹如裹上棉花的电棍与镶满鲜花的锁链,潺潺溪流与啾啾鸟鸣围绕着一条奴役流水线。这是对传统性别符号及其道德性的讽刺。
    “含情脉脉的暴政” 是对美化女性统治的狙击。归根结底,“人性” 这坨扶不上墙的 shit 天然欠缺德性(《如果你也觉得《女他》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那你就想得太简单了》)。天地不仁,男女皆为刍狗,只是奴役彼此的趣味有些许不同。
    还有一个萦绕于我脑际的画面是电影《健忘村》的结局。舒淇扮演的村花原本是被村长卖掉、用铁链拴着的底层妇女,后来被篡权的道士催眠成他老婆,当她终于觉醒,能够自己决定命运的时候,却选择洗脑全村成为下一个独裁者。神来之笔就在这里:村花当了村长,全村画风一变,充满正能量、治愈系、小清新,形势一片大好。看着被剥夺脑仁儿的愚众傻笑呵呵地干活,她开心地伸了个懒腰。
    这就像一座打着柔光、飘着香氛的集中营里放出的毒气,真是教人死得膈应。可 “圣母” 不好吗?干嘛一定得黑化了才能 ending?贡献了 “给罗辑找对象” 这种史诗级意识流杰克苏的《三体》,也不负众望地给出一个刻板印象里的圣母罪人程心:她心慈做坏事,有爱没脑子,白莲讨人厌,高洁世同嫌,最后太阳系因她而毁灭。听圣母的话,惨!
    结合以上,“夏娃的伊甸” 大致有三种大结局:第一,她充满智慧之光,与大自然其乐融融,实现天人大和谐;第二,她是个热心肠的老好人,在她的努力下,伊甸园变成了难民大本营;第三,她没能克服人性的缺陷,用一种暴政取代了另一种暴政 —— 写到这里,我预感到一个无比糟糕的转折就要呼之欲出了:另一个亚当从天而降,杀死夏娃,“重归秩序”。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美剧《权力的游戏》最后一集!
    那么,现实里的 “夏娃” 们,真的是这样吗?

    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 电影《女他》

     有 “老大哥”,但没有 “老大姐”  

    2016年被称为 “女性领袖” 元年,从默克尔、希拉里、朴槿惠、罗塞夫到昂山素季、阮氏金银、特蕾莎·梅,政坛女性闪现高光一刻。到了这一年12月末,报道标题变成了:“流年不利?2016世界女性领导人运势大盘点……” 至于其中几人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很熟悉,整体表现着实跌份儿。
    物以稀为贵,自然期待也更高。特别是人们普遍对女性领导人的 “道德性” 要求甚苛,老等着她们干出些拯救苍生的大善事,尤其是对于女性群体。可《天空的另一半》告诉我们,“女性领袖并没有对孕产妇死亡、女性教育或性贩卖投入特别的关注”,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出身良好的她们很难对底层人民生活感同身受。
    伊藤润二有部漫画叫《阿弥壳断层之怪》,讲的是大活人钻进去以后会慢慢畸变成壁穴上的形状  ——这很适合比喻那些受各方制肘的女领袖们。身处于成熟精密的现代政体、官僚体系以及精英阶层里,个体的性别角色究竟能发挥特殊作用还是仅仅作为招徕选票的甜味剂,恐怕要打个问号。

    这个就是“阿弥壳断层”,给多少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当然,排除站在顶峰的女 boss 们,女性参政绝对是有实打实的好影响,道理很简单,只有女性发出政治声音,她们的生存境遇才可能被优先对待。一个显著的例子是:美国妇女取得投票权后,孕产妇死亡率大幅降低。特别是在性别平等状况不佳的地区来说,女性掌握和分享政治权利很可能是 “性命攸关”的,因为有证据显示她们会更关心健康、医疗与下一代成长。有意思的是,也正因如此,这些问题经常被看作是 “妇女议题”,仿佛在 “人类事务” 的轻重缓急之外单独画了个圈。更直白地说,女性的政治诉求被有意识地与一个无性别属性的人(即男人)的隔离了。
    究其原因,还是人类的文化语境里缺乏一个普适、广泛的 “女性权力” 典型,就像人们默认 “国王”、“皇帝”、“元首”、“总统” 是 “阳性词汇” 一样。玛丽·比尔德指出:“我们关于一个 ‘有权力者’ 该是什么样子的心理和文化范本,仍然无可动摇地属于男性”,“对于一个强大的女人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文化没有提供任何范本 —— 除了她看上去颇像个男人。” 
    很不幸,9012年了,“像个男人” 依然是有抱负的女领袖最标准的参考答案。“去女性化” 是常见策略,因为她们要与男性掌权者的 “花瓶夫人” 拉开距离;不对 “女性议题” 表示 “偏向” 也很重要,不能显得自己囿于 “某一个性别”;还得比其他男性更攻,才能证明自己 “可堪重任”。总之,一个女人想当老大,她有无数个 “既不能……也不能……” 的雷区。
    正因为潜意识里那双眼睛属于 “老大哥”(而不是 “老大姐”),人们习惯用 “他” 的思维看待政治、看待权力,用 “他” 的凝视打量女领袖,也在以 “他” 为模版描绘 “领袖气质”。在这个男性编码的框架里,女性天然地以 “他者” 的身份参与游戏,她在这个体系里连一面镜子都找不到,永远无法确认 “我到底是谁” 简直再正常不过。
    那么,出口在哪里?崭新的 “权力” 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很遗憾,至今我还没看到什么有用的答案。不过,所幸这一切仅仅是开端 —— 女性首次拥有投票权距今不过区区100年,而此刻,“herstory” 的链条正在我们脚下徐徐展开,突破我们当下想象力的可能性理论上趋于无限。所以,别问太多,干就完事了。
    2019.10.30 | BY 赵四 |
      2019女性领导女权主义政治女性主义女性领导政治电影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文章
      0
      Loading 0
      我怎么就成了一位 “下流” 女孩?

      我怎么就成了一位 “下流” 女孩?

      下流女孩女性下流女孩女性主义
      文章
      0
      Loading 0
      长得漂亮,是不是就不需要女权主义了?

      长得漂亮,是不是就不需要女权主义了?

      2019女权主义身体政治女性主义女性凝视
      文章
      0
      Loading 0
      CHINESE MuseGirls:不是男性的缪斯,女孩就是自己的灵感女神

      CHINESE MuseGirls:不是男性的缪斯,女孩就是自己的灵感女神

      chinese musegirls女性主义女性凝视女音乐人音乐
      文章
      0
      Loading 0
      因为生病,我24岁就得决定这辈子要不要孩子

      因为生病,我24岁就得决定这辈子要不要孩子

      2019身不由己生育疾病
      文章
      0
      Loading 0
      作为女人,我们该如何生气?

      作为女人,我们该如何生气?

      metoo女权主义性别气质
      文章
      0
      Loading 0
      《Sheng女之家》,一出关于中国都市 “剩女” 终身大事的好戏

      《Sheng女之家》,一出关于中国都市 “剩女” 终身大事的好戏

      女性女权主义婚姻恋爱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9)3893-3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